你們北歐的高級料理都這麼性冷淡嗎?

2021-02-22 iWeekly周末畫報

哥本哈根看起來好好吃!

2005年,當新北歐料理被提出,便開啟了一場以哥本哈根為起點的全球美食風潮。本土、時令、自然、環保的北歐滋味,歷經10餘年發展和積澱,愈顯其迷人之處。這些「性冷淡風」的美食如何成為哥本哈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與自然融為一體

前往Mielcke & Hurtigkarl 餐廳之前,當地朋友特意關照我們要身著正裝,這在崇尚自由隨性的哥本哈根是非常少見的。也許你會在《米其林指南》上翻找它的名字,但是它並不在其列。儘管如此,朋友還特別強調了這家餐廳的主廚,是在丹麥國內比René  Redzepi(NOMA主廚)名氣更盛的人物。

Jakob Mielcke,就是這間餐廳的聯合創始人兼主廚。他是丹麥「Master Chef」真人秀的評委、主持人,連續三年Årets Gericke「最佳菜餚」的得獎者,曾經與著名廚師Pierre Gagnaire在倫敦和巴黎共事。(圖片提供:Mielcke & Hurtigkarl)


周末畫報 × Jakob Mielcke

Mielcke & Hurtigkarl餐廳主廚

Q:在我們今天品嘗到的菜餚中發現了許多亞洲元素?

A:是的,我去過亞洲很多次。越南可能有10次了,還有日本、泰國、寮國、柬埔寨等等。每次去旅行,我都會帶一些紀念品回來,例如日本的柚子。餐廳裡90%的食材來自我們自己的院子和哥本哈根的本地食材,另外10%是來自旅行。

Q:所以您的花園裡種植了許多蔬果?

A: 對,除了建築周圍的花圃和公園,我們在稍遠一點的地方也有種植園。我們儘可能多地種植一些會用到的食材,例如洋蔥、韭菜、新鮮香料,這些佔了全部蔬菜比例的60%,其他40%例如檸檬,我們會從相熟的農場裡獲得。我也會去叢林裡打獵,一些你們今天嘗到的食物就是我捕獵的戰利品。

Q:您剛才提到了打獵,所以當今流行的採摘廚藝也是您的理念之一?

A:我和René差不多同一時間回到丹麥,他把採摘做到了極致,而我所做的是儘可能多地去尋找和採集,例如蘑菇就是從門外樹上摘的。而且,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1月是我們的集中打獵季,餐廳每天都會有至少兩道當日狩獵獲得的菜餚,例如禽類、野鹿等。對我而言,在可持續的前提下將凌晨6點出現在叢林裡的動物帶回餐廳,悉心處理並烹調成美味,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

零負擔的星級午餐

如果把Studio at The Standard作為NOMA的第二選擇,似乎對它有些不公。餐廳於2013年開業,短短5個月就獲得「米其林」一星並維持至今。餐廳的聯合店主兼主廚,是曾經在一江之隔的NOMA工作了8年的Torsten Vildgaard,當這位致力於創意新菜的廚師想要獨立開店時,也收到了來自老東家的一系列支持。

Studio所在的這棟樓,名為The Standard,其擁有人Claus Meyer同時也是NOMA的合伙人。餐廳坐擁新港(Nyhavn)邊的絕佳景觀,明亮的環境、北歐風格的桌椅擺設和一覽無遺的開放式廚房,充滿著雀躍感。(圖片提供:Studio餐廳)


周末畫報 × Torsten Vildgaard

Studio餐廳主廚

Q:今天午餐很輕快。

A:是的,輕快和新鮮(light and fresh)是我們的概念。午餐從3道式開始,也有5道、7道甚至更豐富的套餐,因此在滿足味蕾的同時不給胃增加負擔,是很重要的。

Q:你的創意靈感是?

A:有的時候是風味,有的時候是食材,有的時候是烹飪技法,靈感可以來自多方面。當然我有很長的創作經歷做支撐,而且對於食材、味覺的組合也是比較大膽和好奇的。Studio餐廳的食物有很強的北歐基因,同時加上外來的元素,例如韓國的黑蒜,在不牽強的情況下,讓風味更好。

Tips

在Studio餐廳所在的樓內,還有兩家不錯的餐廳:被稱為哥本哈根最好的印度菜之一的Verandah和精緻版傳統丹麥菜Almanak,也值得一試。


國家議會中的現代丹麥料理

Tårnet(丹麥語:塔),是哥本哈根市中心最高的餐廳。坐落在恢宏的克裡斯欽堡宮的塔樓內,這裡同時也是丹麥國家議會的所在地。11米的超級挑高讓初入餐廳的人都不禁驚嘆;可以俯瞰堡宮後花園的落地窗邊有兩座巨型雕塑,提醒著人們正置身於哥本哈根的百年歷史中。

餐廳於兩年前開始營業,料理的主人是著名的餐飲家Ramus Bo Bojesen,他所製作的精品有機Oialla巧克力,是NOMA甜點的御用食材。我們有幸在午餐時遇到了Bojesen先生,儒雅的他親切地向我們解釋餐廳的食物和理念。

按時段,餐廳供應午餐和晚餐兩種菜單。午餐由一系列開放式三明治組成,其中有一款名為「獸醫的午夜小食」:在自製的黑麥麵包上,鋪上雞肝醬、牛胸肉糜、牛肝菌汁、百裡香和脆洋蔥,在甜甜鹹鹹的口感中嘗得到地道的丹麥味道,卻又不會過於古板。同時為了搭配開放式三明治,餐廳提供了好幾款丹麥各地精選的Schnapps酒。


而晚餐菜單所展現的,則是濃鬱的現代感,Bojesen先生用「現代丹麥廚房」(modern Danish kitchen)來形容。無論是煙燻三文魚配海蟹油醋汁、麥草油及花菜,還是夏季限定的羊肉配甜豆、鮮蝦、羊肉汁、時蘿土豆……從新北歐料理撤回一步的現代丹麥料理,也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這座城市中。在海拔高度106米的餐廳吃完飯,你可以選擇登上觀景層,換一個視角欣賞哥本哈根的美。(攝影:David Kahr)

暖棚裡的花園菜

當我們習慣了將新北歐料理標籤化為「簡約」、「性冷淡」、「原生態」的時候,Väkst(丹麥語:成長)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今年5月,餐廳在Sankt步行街開業,頓時成為了Facebook、Instagram和各大美食雜誌的頭條寵兒。

這是一間具有北歐美,但又敢於打破北歐美的餐廳。它所具有的北歐美,是來自大自然、田野山海間的花草之美;它所打破的北歐美,是極簡、留白的冷峻設計之美。


說它是城市裡的綠洲,一點不假。從隱秘的入口走進餐廳,不大的空間被數不盡的綠色植物包圍,設計師RasmusFex(Genbyg工作室)用另一種手段表達著空間的延伸感。最中間的位置,也是通向地下室的樓梯,被打造成一座玻璃房,其中懸掛著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綠植,有一些香料,例如薄荷、羅勒、蒔蘿,雖然不會直接被用進菜裡,但也成為了視覺和味覺的呼應。綠色環保的概念不只局限於綠植的擺放,餐廳的桌椅都是由回收材料製作的;整面綠植牆的架子,也是由丹麥國家博物館棄用的檔案櫃改造而成。


在如此新鮮、明亮、溫暖的環境裡,菜單自然也是清新和治癒系的。主廚Jonas Christensen以蔬菜為主題打造的新北歐料理菜單,從開胃小菜開始就帶來了花園裡的味道:各色品種的蘿蔔,蘸著酸奶油,有些辣得過癮,有些則青草氣息濃鬱。

最讓人驚喜的是前菜「墨魚配新鮮大頭菜和青口醬汁」的形式和口感:墨魚被切成條狀,乍看之下像是烏龍麵,入口瞬間卻是意想不到的彈牙爽脆。混合了大黃冰淇淋和白巧克力的甜品,有著酸、甜、脆、綿的交融。主廚根據時令變化每6周左右更換菜單,可以在套餐和零點間自由切換,豐儉由人,休閒的環境也為高冷的新北歐料理添加了一絲陽光的溫暖。(圖片提供:Väkst)

撰文:飯飯

相關焦點

  • 新北歐料理畫風突變,說好的性冷淡呢?
    本文包括:• 北歐料理 & 新北歐料理• 新北歐料理代表:Noma• 4家新北歐料理餐廳- 北歐料理 & 新北歐料理-在新北歐料理盛行之前,一提到北歐飲食,大家都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北歐飲食在烹製和口味上比不上其他國家,不過北歐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北歐飲食的食材都直接取自大自然而非是加工食品,也就是吃「野食」,這個特點給新北歐料理
  • 肯德基一家店「性冷淡」後大火
    當人們疲倦於高調奢華風, 餐廳可以走「性冷淡風」,看起來很普通但其實很有料,能在簡約之外給人一種高級感。 大牌能隨便裝,可是你行嗎?對於你家餐廳, 裝成「性冷淡」風,就意味著能討年輕顧客歡心嗎?未必。 從遠處看,店面設計以白色為主,走北歐的性冷淡風, 成為國內肯德基門店的一股清流。更有趣的是,白色為主色調也就算了,近看,裝飾透著一些粉色仙氣,跟一貫熱情紅火的肯德基店面調性大有出入。有網友稱這是「仙女騷」,好吧,足以引起你們注意和戲謔,也是人家達到目的了,不是嘛。肯德基為何要開這家「性冷淡風」餐廳?
  • 年輕人最愛的性冷淡風,到底是什麼?
    簡而不陋的性冷淡風,自「Normcore」一詞在《紐約時報》中出現開始便火速席捲全球,隨之性冷淡風裝修也成為了我國年輕群體最愛的裝修風格之一。但是,當問起大家性冷淡風到底是什麼的時候,有很多人習慣把性冷淡風與極簡等同起來,也有人會把北歐風格歸為性冷淡風。
  • 120平戶型,灰藍色的北歐風,比高級灰還高級的搭配
    120平戶型,灰藍色的北歐風,比高級灰還高級的搭配北歐風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設計風格,不管是多大的戶型,總能在北歐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色彩搭配,有原木和留白的極簡北歐,有文藝時尚的清新北歐,也有黑白灰的性冷淡北歐等等;當簡約北歐遇上灰藍色,結果會比高級灰還要有高級範
  • 盤點北歐必吃餐廳 領略北歐料理魅力
    Maaemo主廚Esben Holmboe Bang 這群廚師們都受過法式料理訓練,如新北歐料理宣言發起人Claus Meyer到法國生活後開始思考丹麥的飲食文化
  • 日系歐式裝修都過時了!「侘寂」風才高級!
    上次的文章寫到巨臀金卡戴珊和侃爺的房子的裝修風格是日本「侘寂」(cha ji)風,有網友就很好奇,聽說過裝修日系風、美式風、北歐風,這個「侘寂」風還是第一次見。「侘寂」風其實這種「侘寂」風裝修風格在國際上不僅不冷門,在國際上甚至是高級的代名詞,那什麼是「侘寂」呢?
  • 盤點北歐必吃餐廳 領略北歐料理魅力 | TastyTrip
    Maaemo主廚Esben Holmboe Bang這群廚師們都受過法式料理訓練,如新北歐料理宣言發起人Claus Meyer到法國生活後開始思考丹麥的飲食文化,他一開始是想將法國人的飲食觀念帶到丹麥,改變丹麥人的飲食習慣,後來逐漸意識到應該將北歐文化和烹飪習慣放在首位來思考,《新北歐料理宣言》(The New Nordic Cuisine
  • 看膩了MUJI性冷淡風?「鹽系」新潮流了解一下!
    提起家裝風格,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北歐系的大臥室、日式精緻性冷淡風、還是中式復古綠白牆?要說最受歡迎的還是性冷淡風!但是你把這些單品單獨拿出來放在自己家裡,就會覺得怎麼跟自己的房子這麼不搭調。性冷淡Normcore是由normal和hardcore組成的複合詞,normal譯為常規,hardcore譯為硬核,指將常規的東西無限接近於平淡,從而使他變得不常規,變得特別。
  • 「性冷淡」的手機殼才能hold住全場!圖三是強迫症的煩惱!
    現在「性冷淡」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風格的哦。什麼是「性冷淡」呢?我們當然不能用字面上的詞語來解釋。我們看到的「性冷淡」的照片它們的配色大部分都是用的冷色調,在色彩中,黑色,白色,灰色,被很多人吐槽是「性冷淡」色。其實總體來說,「性冷淡」風是屬於比較偏冷色,比較簡約風格。
  • 武漢現北歐性冷淡冰窖風格咖啡館 全城美女每天排隊來拍照打卡
    據悉,咖啡館是設計師打造的北歐性冷淡冰窖風格,極具設計感,引得各色小姐姐前來打卡。武漢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家咖啡館,你會喜歡嗎?
  • MUJI全球首家酒店,這麼性冷淡讓我怎麼睡?
    嚴厲批評這種行為 既然你們這麼喜歡蹭,這次無印良品直接選擇了——開酒店! 圖片來自MUJI海報 無印良品這兩年在國內發展迅猛,憑藉著性冷淡的質樸風,迅速吸引一票死忠粉。 「繁複冗雜的審美都一邊去,回歸質樸才是最重要的!」
  • 你們都聽過神戶牛肉,但你們知道北歐牛皮麼?
    我老實回答說,「只是我嘴賤,而且向來有『一不保證出稿、二不保證好話』的醜話在先,PR妹紙們都不大喜歡我去參加活動哦。」「不會的不會的,Jeep最買你的帳了。(機智臉)」「啊,醬紫麼,那好嘛。」——吶,其實我就是這麼好說話,那些關於我多麼愛臭臉的傳說都是誤會啊誤會。於是就去往寧波東錢湖畔、獅子山下,耍了一天中期改款的大切諾基。
  • 撩人的北歐性冷淡!無印良品都服了...這個幾乎零差評的旅行收納包...
    你還在做那個凌亂的豬豬女孩嗎?我曾經有一次出行,走著走著,行李箱爆開了!開了!小內內、內褲,化妝瓶瓶罐罐之前都是被塞在箱子邊緣,它們,全部掉了出來!攤了一路,於是,我成功賺取了回頭率啊...當時只想棄箱而逃。必須要有收納意識了。不過,自己的化妝包、收納包,當然也要買個好看實用的,有一天,我看到這樣一款包,瞬間被種了草!用了1個月後,嗯,也決定安利給大家,真的很不錯。
  • 日式高級料理,都是什麼樣?
    在日本旅居多年的遊客,對於探尋那些好吃的高級料理,總是特別的得心應手。沒有特別花哨的裝飾,越是看起來特別不起眼的小店裡面,越是蘊藏著悠久的美食傳統和文化,製作出來的料理也更加高級,保留最正宗的味道。食之精細,每一口都是新鮮。有一種大海裡面的味道蘊藏其中,讓人品嘗的同時欲罷不能。用材講究,用餐具的細節也值得推敲,宛若一幅製作精美的畫卷。藝術的精美,在視覺上都成為了一種享受。
  • 日本高級料理,都是什麼樣子?
    提起日本高級料理,怎麼能夠少了日本高級料理師?提到了日本高級料理師傅,又怎麼能夠少了山本徵治的名字?近些年,隨著日本旅行的興起,也讓日本的美食一眾出現在了遊客的視野之中,一邊逛美景,一邊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也是旅途帶來的樂趣。
  • 這不就是你們嚮往的北歐的生活嗎?
    疫情期間,國內大部分城市的娛樂場所都關閉了,電影院關門,KTV關門,商場關閉,絕大多數的餐廳也關門,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有朋友抱怨說,這樣的日子太無聊了,有錢都沒地方消費。我說,你不是很嚮往北歐生活嗎,這不就是你一直嚮往的北歐生活嗎?
  • 時差島 | 高級的人去北歐,高級有錢又愛野的人去挪威
    連北歐人自己都驚訝:「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想要了解我們啊?」「在斯堪地那維亞之外,居然還有人對我們感興趣?我們都很乏味、呆板的。」它缺少歐洲南方的縱情不羈、熱辣風情,缺一些年輕人在更本能需求層次渴望的東西,—— 野性、冒險、放逐、生之快活。
  • 從哥本哈根的米其林餐廳讀懂北歐風格
    但其強勁的生命力哪怕在文化和地域相距萬裡的中國,都颳倒了一大片人,近年來,無論是家裝還是餐飲設計領域,北歐風格都非常盛行。在北歐風格中,「丹麥設計」似乎成了一個專有名詞,與牛頓定律、阿基米德原理一樣,有著不可懷疑的權威性。同時,丹麥不僅是斯堪地那維亞的美食之都——21家星級餐廳共獲得26顆米其林星。
  • 誰說北歐性冷淡?盤點5座北歐經典教堂,每一座都浪漫又溫暖
    在沒去芬蘭之前,我以為那裡的建築、設計、裝修都是走的性冷淡風,因為這些年,北歐性冷淡風成了國內設計師們的高端名詞,上周,去了芬蘭後,我詫異的發現,北歐才不冷淡,它處處有溫情,處處有小清新,還有很多熱烈的、活潑的景致,例如它的教堂。
  • 有聖誕老人的北歐,怎麼可能是冷淡的
    從對聖誕老人這一形象的維護,讓世界人看到了北歐人有溫度的一面,也從側面反映出,為什麼北歐的設計是這樣的。由於歷史原因以及北歐人民的思想追求,北歐風的室內軟裝設計常常會呈現一種,很現代、簡約的空間形式。因此,很多人會把北歐與「性冷淡」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