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真心真情幫扶暖心窩丨甕安縣猴場鎮大田壩村駐村...

2020-12-16 天眼新聞

我叫冷小梅,是貴州黔南甕安縣猴場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也是猴場鎮大田壩村駐村工作隊隊長。

自2017年開展駐村工作以來,我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組織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推薦和引導困難群眾到縣、鎮企業務工,把困難群眾納入村級公益性崗位,增加群眾收入。我深知要落實好政策,吃透政策是關鍵,我充分利用閒暇時間,深入研究、學習各項脫貧攻堅政策。  大田壩村距離縣城39公裡,距猴場鎮政府駐地19.8公裡;村地域面積18.84平方公裡,轄11個村民組,總戶數824戶,總人口3053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2戶,826人。  村民沈開榮、潘廷武是我包保的大田壩村納水組的建檔立卡戶。為了讓網格群眾早日脫貧,我時常深入他們家中,向他們宣傳黨的政策,還積極幫他申請到相關補助。  村民沈開榮家以前很貧窮,後面我們來了以後,給他家硬化了院壩,蓋房子,路也通到了家門口。現在他家現在養豬又有補助,也給他們發魚苗養魚,現在他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潘廷武家也一樣,在為他家進行了房子、溝、院壩的改造後,環境更加靚麗。

冷小梅(左)到群眾家走訪了解情況

我作為工作隊隊長,及時了解了我所包保的貧困戶家的情況以及整個大田壩村的情況,對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狀況、群眾脫貧願望、精準扶貧措施等進行全面掌握。  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向包保部門積極爭取幫扶資金30餘萬元幫助群眾發展產業,發展稻田養魚、南瓜種植等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在村支兩委和全體駐村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引導大田壩村村民發展產業,目前村裡種植南瓜480餘畝、稻田養魚有500餘畝,切實的增加群眾的收入。   這些年來,我從辦公室走到了田間地頭,走進了群眾家中,我把貧困戶的吃、住、穿等生活問題作為關注的重點,用真心、細心、耐心和關心,取得建檔立卡戶的信任,讓他們的心窩暖了起來。

通訊員 黃丹 宋娜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泰銘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徐然

編審 王璐瑤 肖慧

相關焦點

  • ...故事」我認了包保戶的母親作「乾媽」丨甕安縣猴場鎮大田壩村駐...
    我叫皮華松,是貴州黔南州甕安縣猴場鎮大田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2018年1月來到大田壩村以來,我每日走村入戶,與包保網格的村民們拉家常、話發展,在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是在這裡,我認了一個「乾媽」。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扶貧「三部曲」丨甕安縣猴場鎮青池村網格員...
    我叫付星毓,2019年5月,來到猴場鎮青池村,開始了我的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一路走來的扶貧工作,感慨萬千,總結起來就是扶貧中的「三部曲」。當我走到他家院壩時,他拄著拐杖正在屋簷下坐著,我上前微笑著和他打招呼。我本以為這會是一次愉快而輕鬆的談話,沒想到他的臉一下就拉下來了,說道:「你們這些網格員做的事情一點也不公平,村裡某某家有壯勞力,兒子又在當兵,好手好腳,還被評上貧困戶,我看你們是瞎了眼睛,被豬油蒙了心。」他說得毫不客氣,我卻連他說的是誰都不了解,一時間,我手足無措、無言以對。
  • 【我的扶貧故事】真情幫扶暖民心丨平壩區青峰村第一書記 邵國軍
    【我的扶貧故事】真情幫扶暖民心丨平壩區青峰村第一書記 邵國軍 2020-12-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 | 通渭扶貧的金川人——《真心幫扶暖人心》
    紀錄片 | 通渭扶貧的金川人——《真心幫扶暖人心》 2020-12-09 2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丨猴場鎮大田壩村:藍靛花開幸福來
    視頻丨猴場鎮大田壩村:藍靛花開幸福來 2020-11-2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土」經驗,效果還不錯丨甕安縣建中鎮白沙村...
    我叫孫健,是黔南州甕安縣行政審批局綜合保障科工作人員,也是甕安縣建中鎮白沙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員。  自從下沉以來,我深感責任重大,每時每刻都在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各級精準扶貧相關安排。
  • 「我的扶貧故事」傾力幫扶,回饋家鄉丨貴州省農科院植保所科技特派...
    我是貴州省農科院植保所農藥殘留研究室主任郭婷婷,2016年,為積極響應號召,我回到家鄉黔南州甕安縣,成為了一名省級科技特派員。甕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二十年前我從這裡走出去,現在也該回報家鄉了。初回家鄉,我便走訪了甕安縣的大部分鄉鎮,並根據各個鄉鎮的實際情況,推薦了適合的新品種和種植技術,另外,我利用自己的專家資源開展巡診服務,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
  • 以真心扶貧 用真情答卷——記南召縣雲陽鎮獅子墳村駐村工作隊員靳...
    臭水坑華麗轉身為文化廣場,「全縣重點貧困村」順利摘帽……這些都離不開南召縣委老幹部局駐雲陽鎮獅子墳村工作隊的支持和付出,離不開工作隊員靳鈞崴的努力和堅守。靳鈞崴,南召縣委老幹部局辦公室主任,全省優秀老幹部工作者,2015年被派至喬端鎮姬家莊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2017年3月被調整至雲陽鎮獅子墳村駐村工作隊,曾任工作隊長,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優秀駐村扶貧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換真情 付出終有報丨湄潭縣復興鎮新金龍村第...
    我叫蘇凡竣,是貴州理工學院派駐到湄潭縣復興鎮新金龍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新金龍村位於大山深處,建檔立卡貧困戶161戶554人,貧困發生率達23.8%,2016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為0元。  2017年7月,我帶著學校的重託奔赴到了脫貧攻堅「第一線」,至今已經是第四個年頭。  這四年裡,我協同著村裡的幹部和工作人員將一系列幫扶政策精準落地,2019年底新金龍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94%,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實現了高質量脫貧出列。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的「酸甜苦辣」|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
    我叫陳瓊,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幹部。  2019年7月我到雙樂村,駐村一年多來,我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辛酸與無悔、艱辛與幸福、付出與擔當,也品嘗到了扶貧幹部的「酸、甜、苦、辣」。自從下沉幫扶以來,大力宣傳國家政策,消除了他們曾經總是埋怨的情緒,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民羅光友長期和侄兒子居住,覺得住的不稱心,我建議他到河鎮鄉養老院居住,現在過的很幸福,每天都笑呵呵的,他說「現在的居住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每天散散步,回來就有飯吃,有水果吃,國家的政策好啊。」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2020-12-01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九年扶貧路,一路見真情丨雷山縣郞德鎮楊柳村駐村...
    「我是個老扶貧了,九年扶貧路,真是一路見真情。」我叫楊華周,曾任雷山縣方祥鄉副鄉長,現任雷山縣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同時也兼任雷山縣郎德鎮楊柳村駐村第一書記。作為在方祥鄉工作20年的基層幹部,我深感責任重大,但從未氣餒、從不妥協,經過與當地幹群努力、步步為贏,全鄉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5月,我表現突出,得到組織信任、群眾支持,當選為方祥鄉副鄉長,具體分管農林水和扶貧工作。從那一年起,就與扶貧工作有了不解之緣。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
  • 甕安縣猴場鎮金竹村:4萬斤蘋果桃直銷廣州
    據甕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自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以來,甕安縣特優農產品源源不斷運往廣州市場,走上羊城市民的餐桌。當前,正值蘋果桃成熟的季節,猴場鎮4萬斤又大又甜的蘋果桃將直接發往廣州。這些天,在猴場鎮金竹村明珍家庭農場裡,村民們正忙找採摘蘋果桃裝車運往廣州,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我們家裡面的農活做完啦,就來幫助他們果園場裝箱,他們果園場的蘋果桃又香又甜又脆,我們幫他們裝箱八十元一天,還不錯。」猴場鎮金竹村水井灣村民賀忠群說。
  • 石首駐村工作隊員阮超:真情實幹的扶貧路
    石首駐村工作隊員阮超:真情實幹的扶貧路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0日電 (黃聰)2017年5月,阮超主動請纓前往大垸鎮箢子口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箢子口村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260戶11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52人。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叫我「王妹」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街上村網格...
    「只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付出真心就會有收穫。」這是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信的道理。我叫王大麗,是劍河縣仰阿莎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2019年8月,我來到了仰阿莎街道街上村擔任脫貧攻堅網格員、幫扶幹部。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對困難群眾有深厚的感情,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對幫扶工作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對於我的幫扶戶,我都積極溝通交流,在各方面幫助他們,讓他們逐漸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 「我的扶貧故事」我用真情聚民心丨金沙縣龍山村駐村幹部何林
    我叫何林,2019年從畢節市金沙縣職教中心被抽調到馬路鄉脫貧攻堅突擊分隊參加馬路鄉龍山村駐村幫扶。龍山村是一個散落在山間的小山村,四面高山擁繞,懸崖峭壁縱橫。2014年,龍山村被評為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高達32.19%。
  • 撐起「扶貧」豔陽天——記湖南衡陽縣交警大隊駐村扶貧工作隊
    紮根農村,滿面風塵,心裡裝的全都是鄉親;不舍晝夜,日夜兼程,只為那裡早日改變貧困的面貌……在湖南省衡陽縣,有這樣一群駐村扶貧幹部:他們腳踩泥土,心澱真情,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卻以「用真心、帶真情、真扶貧」的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偉大事業奉獻著熱力;他們想村民之想,急群眾所急,為鄉親們謀取著「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惠」,在平凡崗位上點燃了鄉村振興的星火
  • 「我的扶貧故事」以「心換心」 用真情暖民心 ▏臺江縣南省村第一...
    我叫李曉麗,是臺江縣教育和科技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現任臺江縣萃文街道南省村的第一書記。2019年是臺江縣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在全縣脫貧攻堅的重要衝刺階段,2019年3月,我主動申請到南省村做脫貧攻堅工作。剛開始局領導考慮我是女同志,沒有第一時間應允,但在我反覆的堅持下,最終同意了我的申請。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我是一名扶貧幹部而自豪丨天柱縣鳳城街道雷...
    我曾經身患癌症,感謝上天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趟在病床上對自己許下了這樣的承諾。我叫楊麗娜,是天柱縣鳳城街道派駐雷寨村的一名普通的同步小康駐村幹部。當我病好回到單位後,我聽說縣裡要選派同步小康駐村幹部下村開展幫扶,就主動請纓要求下到基層一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我身體的原因,剛開始領導不同意我駐村,後來在我軟磨硬泡下,領導終於同意了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