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在署名文章《關於「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中首次提出「文化茅臺」概念;2019年,經過多次修改打磨的《文化茅臺建設指導意見》和《文化茅臺建設實施方案》兩份重要文件獲得茅臺集團黨委審定通過。
從概念提出到方案出臺,「文化茅臺」建設雖然只經歷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但其長線作戰、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的實施風格已十分明顯。近兩年來,以酒為載體,以文化為核心,茅臺集團立足中國、行至全球,依託全方位、多元化的具象化舉措,正積極推進「文化茅臺」建設的落地。
跨界邀約啟動徵集廣泛吸納社會力量
「文化茅臺」是一項長期戰略性任務,它大有可為,但需要不斷探索、碰撞、實踐、完善。自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以來,茅臺集團便將「文化茅臺」建設納入戰略重點,堅持動員各方力量,匯集各方智慧,科學制定建設規劃,開放式推進建設進程。
日前,「茅獎作家茅臺行」2019文化茅臺論壇在茅臺會議中心舉行。九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就「文化茅臺」建設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給出了建設性意見,為「文化茅臺」建設注入了活力與能量。此外,以「我為『文化茅臺』建一言」為主題的茅臺集團徵文活動,以及茅臺集團「面向社會徵集企業文化歌曲」活動均在熱烈進行中,其評選結果預計今年年底正式公布。
無論是跨界邀請作家建言,還是面向社會徵集建言與企業文化歌曲,茅臺集團的系列活動都將充分吸納社會各界人士的優秀理念,助力茅臺集團探索「文化茅臺」建設新路徑,切實推進「文化茅臺」建設。
凝聚人心傳播茅臺打造「全球茅粉節」
自2017年將每年的9月30日定義為「全球茅粉節」以來,茅臺已連續三年與粉絲在赤水河畔、國內城市,乃至世界各地共度酒香四溢的年度狂歡。
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懷著對祖國母親的深情祝福,以「文化茅臺,最美八閩」為主題的首屆福建茅粉節、以「唱響祖國頌.茅臺絲路情」為主題的首屆陝西茅粉節相繼在海濱之城廈門、千年古都西安舉行。
活動現場,上千名茅臺粉絲舉杯祝福祖國、歌唱祖國,並圍繞茅臺酒展開了愉悅的交談,這進一步表明,「茅粉節」已成為茅臺愛好者加強溝通、增進友誼的重要平臺,已初步成為一張獨具茅臺特色的文化名片。與此同時,尊重「茅粉」、感恩「茅粉」,已成為「文化茅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茅臺在「文化茅臺」建設進程中,堅持以更能打動人心的消費體驗促進茅臺聲音傳播開來的重要體現。
投身公益持續行動提升茅臺文化內涵
對於茅臺來說,做公益是企業責任所在,亦是初心的引領,更是「文化茅臺」建設版圖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從資助寒門學子到結對幫扶貧困村,從關愛留守兒童到守護赤水河流域,小到需要幫助的個人,大至國家扶貧行動,以及全球關心的生態,多元化的公益之行不僅滋養了茅臺人,也提升了茅臺文化的內涵。
此前,「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2019脫貧攻堅公益計劃在青海舉行,茅臺向中國青基會捐款1億元;「『茅臺王子.明亮少年』貴州希望工程陪伴行動」也於茅臺王子酒(20周年紀念)新品發布當天正式啟動,首筆1186萬元善款被交予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公益之行與「文化茅臺」息息相關,「文化茅臺」與國家一體、社會一體、人民一體,涉及方方面面,致力於帶給社會美好。
冠名衛星邁向「智造」助推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由「製造」向「智造」轉變成為眾多中國企業的努力方向。茅臺,作為國內白酒行業中的領軍企業,自然也不例外。9月19日,由茅臺集團冠名的「飛天茅臺」號衛星正式發射成功,就此拉開了茅臺大數據應用的序幕。
「飛天茅臺」號衛星獲取的天空地面一體化動態監測數據,可從高粱種植監測、赤水河流域水源和土壤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監測等方面,為茅臺集團各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智慧的衛星大數據專業技術服務,從而助推茅臺在「文化茅臺」時代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布局海外走向全球塑造良好國際形象
立足中國,更要放眼全球。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響應者,早在2015年,茅臺集團就將沿線國家的市場推廣作為海外布局的重點,以持續推動茅臺在海外穩定向好發展,增強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
隨著「文化茅臺」建設的提出,茅臺集團更是加速推動品牌的跨文化傳播,於2018年新增12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累計覆蓋3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9年,時隔一年多,茅臺集團再度踏足非洲大地,在坦尚尼亞、肯亞和衣索比亞舉行了大型海外推介活動。同時,「文化茅臺.多彩貴州『一帶一路』行」海外推介活動首次走進南美,在智利與當地人民進行了深入的酒文化交流。毫無疑問,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以酒為媒,向全世界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是提升茅臺國際形象,推動「文化茅臺」建設的重要一環。
大力推動「文化茅臺」建設,這是茅臺行穩致遠,推動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系統性工程。依託系列具象化舉措,「文化茅臺」必將助力茅臺不斷超越自我、創新未來,在新時代迎來高質量發展。
來源: 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