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2020-12-17 非言輝語

今天是2020年第86天,自古以來酒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到了現代社會,更是無酒不成事。酒這個東西,是有人愛有人恨。愛者有愛的理由,恨者有恨的原因。中國地域寬廣,因此酒桌文化博大精深。

酒桌上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情商、智商。勸人喝酒是門藝術,見過一個平時木訥寡言的人,勸酒時各種言辭,讓被勸者連飲數杯,欲罷不能,讓旁聽者動容,甘願陪飲。完全顛覆了平時我對他的印像,酒精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

酒喝多了,難免有失態的。失態不算可怕,就怕酒後失德,胡言亂語也就罷了,甚至做出出言不遜,傷及他人的事端。

酒桌文化聊下去,是一言難盡,萬丈紅塵三杯酒,有人喝酒是消遣,有人喝酒是為辦事,無酒不成席。因酒也會生出莫名事端,心寬者不以為意,心胸狹小的會記恨,真把酒場當戰場了。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晚清名臣曾國潘,有一次在上朝途中,和某官員的八抬大轎相遇了。對方一看是四抬轎子,便不以為意。借著沒有及時讓道的理由,轎夫二話不說,就將曾國潘從轎子裡揪了出來。

這個官員一看,居然是當朝一品,嚇得慌忙磕頭謝罪。曾國藩並沒有動怒,反而將他扶起,笑著道:「是本官的轎子擋了大人的道,不怪你,不怪你。」

寬容,是最高貴的報復。我本有可以狠狠責備你的實力,可我卻選擇了不計較。因為心有大善,所以一切糟心之事,都是小事。體諒他人,也是在大事化小,取悅自己。

一個人內心愈強大,便會愈善良、愈溫柔。當你溫柔了,世界也跟著柔軟了。

今天最美好!

相關焦點

  • 大惡之人,必有大善 請給惡人一個善良的機會
    如果加以引導也會是一個大善之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出現過很多惡人。然而惡人最多的年代莫過於亂世,而中國最長久的亂世莫過於三國時期。說起惡人三國裡面最惡的人莫過於曹操,仔細數一下曹操的人生經歷,幹過的惡事幾乎沒有小惡,全是大惡全是違背人性的惡。
  • 崔永元永遠不會缺少支持者:大善之人必有大義之舉!
    崔永元永遠不會缺少支持者:大善之人必有大義之舉!心直口快,說真話,幹實事兒,崔永元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現在這個戾氣還挺重的社會上,崔永元算號人物,他也快成公平與正義的象徵了。雖然崔永元放棄了這些就在眼前的各種榮華富貴,但是,有所失必有所得,他必將成為一個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崔永元是一個正直的人,正所謂: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而黃毅清等「人」,就算用的方法是正,也是: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
  •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
    民數記12章3節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數記〉是摩西寫的,摩西說他為人極其謙和,你認為呢?這事情是這樣引起的,摩西的大姐米利暗和哥哥亞倫一起來找他,不是找他吃飯,是找他理論, 抗爭。
  • 聽印光大師講因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聽印光大師講因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印光大師開示】因果二字,遍攝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罄無不盡。世間聖人,非不明示因果。以其專主經世,欲其可繼可傳。因只局在現生,及先代後代。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箕子之陳《洪範》也,末後方明:「向用五福,威用六極。」二者若不並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論,則上天之畀與,聖人之言論,明王之政令,諸多矛盾(如奸黨榮貴、忠藎誅戮、顏淵短命、盜蹠長壽等)。若知前後因果,則窮通得喪,皆我自取。縱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慚己德之未孚,不見人天之或失。樂天知命,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
  • 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俗話說:「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德,不僅藏著一個人的修養,更藏著一個人的福氣。 01 守信用的人,自得人心。 誠信是一種美德,更是對別人的一種道義。
  • 「大善之人,必有大惡」:經常做這五種「好事」,反而有損福報
    鄭老聽了這些說道:大善之人,必有大惡。太過善良的人,結局反而總是險惡的,總是不好的,甚至會有損福報。所以啊,千萬不要經常做這五種「好事」!
  • 古訓:小善如大惡,大善最無情
    呂公心中愧疚,當時只是覺得要寬容一點,但是沒想到卻是在縱容他,以至於讓他的性子越來越壞。如果當初跟他計較一下,把他扭送官府治理,對他有一點小小的懲罰,也許就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結局。一時的善心,卻葬送了這個人的性命。
  • 泰國佛牌之麻將愛好者必選的掩面必打佛
    必打(掩面佛)牌作為泰國正統佛牌,國內人對必打像是有一種獨特的偏愛,必打應該是每個牌商銷量最好的牌,沒有之一。必打牌似乎滿足了國人對於佛牌的幾大主要的需求。1,避開小人和禍難;2,求財,尤其是偏財。必打簡直是麻將愛好者的福音。
  • 佛說,寬容一個人,勝造七級浮屠!
    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我們要學會寬容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別是與自己有矛盾的人。一直覺得,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是一種修身之法,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自己,它可以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生活就會多一點空間。但同時,它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很多時候,道理是道理,行動是行動。
  • 焚書坑儒的啟示:人生路上,寬容一些,一切都將海闊天空
    3、寬容的度量。寬容不只是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要求,也是對一個社會的風氣的度量。對於普通人來說應該這樣,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更應如此。倘若秦始皇能留一道縫隙,不製造出焚書坑儒的慘劇,以始皇之魄力、李斯之文才、蒙恬之武略,也許秦王朝就是第一個盛唐。
  •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摩西是神大用的僕人,經上說:「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雅各是「與 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的以色列,而神卻對雅各說:「你這蟲雅各和你們以色列人,不要害怕!耶和華說:我必幫助你。你的救贖主就是以色列的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