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
生活垃圾分類的本質是推進城市環境品質的升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波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松山湖,是全市生活垃圾分類「3+3」中的全覆蓋試點園區。無論是居住人群結構、軟硬體設施等,相對於別的地方,在分類推行上都具備巨大的優勢。
截至目前,松山湖的相關工作推進得如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日前,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就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精細化管理等相關工作,暢談了「松山湖實踐」。
年前完成示範區打造目標
記者:松山湖作為全市生活垃圾分類「3+3」中的全覆蓋試點園區,目前推進得如何?
歐陽南江:目前松山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進入了年底掃尾衝刺階段,各項工作都在有序推進。居民小區作為首先重點突破的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公共機構和機關單位也大部分完成了垃圾分類的覆蓋,現在主要是在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相關舉措,通過組織培訓、現場檢查等方式,要求務必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要求完成相應的工作,確保年底前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目標。
記者: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松山湖結合自身的特點,主要通過哪些規劃性、抓手性思維開展該項工作?目前有哪些取得階段性成效的經驗?
歐陽南江:通過前期的調研、摸底,我們制定了《松山湖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第一年(今年)的工作目標就是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首先,我們集中力量推進示範點建設工作,在示範點建設過程中總結經驗,為生活垃圾分類的進一步推廣落實提供借鑑作用,以點帶面擴大覆蓋範圍,實現園區全覆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難點入手,先重點突破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這一最困難、任務最重的環節,並逐步實現學校、企業、醫院等不同區域的垃圾分類全覆蓋。同時,積極發揮黨建引領和政府引導作用,強化公共機構的示範帶頭作用,建立「管行業必須管垃圾分類」工作機制,形成園區統籌、部門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盡全力把這件事辦好。
至於經驗,我們認為,第一,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宣傳工作,爭取市民的理解與支持,調動市民參與的積極性,推動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第二,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比如: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設備、垃圾箱房的建設和管理等,直接影響到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看法和感受,從而影響分類的效果。當然,引導員的態度、責任心和專業性等,直接影響到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接受程度和分類的準確度,要提前做好對引導員的教育培訓,充分發揮引導員的現場監督指導作用,確保做到正確指導、準確分類。
記者:松山湖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主要遇到了哪些典型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值得全市高度重視和突破的一些問題?
歐陽南江:客觀而言,垃圾分類畢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大部分居民對我們的工作是比較支持的,但仍有小部分居民對垃圾分類不理解、嫌麻煩,要推動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需要給市民一個理解和接受的過程。同時,在垃圾箱房的設置方面,尤其是在居住小區垃圾箱房的設置上常常涉及「鄰避」問題,選址方面需要耗費較多時間徵求居民意見以達成共識。儘管我們多措並舉開展了形色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但仍有部分居民不夠重視,反覆出現市民投訴的情況,這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相關解釋工作。
精細化管理助力園區建設
記者:生活垃圾分類的本質是推進城市環境品質的升級,特別是改造升級城市生活垃圾收處生態。松山湖在圍繞本地乃至全市生活垃圾收處生態建設方面,今年以來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來還有哪些計劃?
歐陽南江:園區今年完成了對兩個生活垃圾轉運站的升級改造任務,把它們打造成「質量有保證、作業有監督、汙染有控制」的高水平生活垃圾轉運站,目前正在推動新的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工作。與此同時,東實公司建設的東莞市有機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中心的項目已基本確定,相關選址等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該項目的餐廚垃圾日處理規模約為600噸。我們還通過加大投入,高標準完成園區垃圾箱房的建設,為市民營造良好的垃圾分類環境和氛圍,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落地見效。
記者:我們特別關注到,松山湖除了生活垃圾分類走在全市前列,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同樣也走在全市前列。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園區黨委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布局中,有些什麼樣的重點部署?特別是今後有些什麼樣的遠景規劃?
歐陽南江:松山湖非常重視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在今年新一輪的城市綜合管理招標工作中,以5億多的財政保障投入到園區的綠化養護、環衛保潔、市政維修等城市管理工作中去,通過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保證松山湖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市容面貌,持續改善園區城市管理水平和人居環境質量。
松山湖正在積極推進中心區建設項目,從承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歷史使命和從全市建設發展的層面出發考慮,打造滿足園區多層次人才生活服務、與東莞市中心城區錯位發展的中心區。目前,園區啟動了松山湖中心區通湖禮廊示範段改造提升工程,將道路功能照明提升作為近期建設重點,把松湖煙雨、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等重要片區及節點作為城市照明建設的重點區域,並延伸至整個園區。今後,將繼續堅持園區環境品質優先、功能結構優化、精心經營城市的原則,以差異化特色魅力營造松山湖在大灣區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