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向深化改革要效能 ——陝西金控集團體制機制改革紀實

2020-12-10 艾瑞網

  陝金控工作會暨經營分析會。

  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持證人員情況

  陝金控出臺一系列用人管理監督制度文件。

  「13.9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5.4%!」

  「總資產280.48億元,年均增長率19.81%;淨資產101.78億元,年均增長率15.99%。」

  「在服務實體經濟、擴大投放的基礎上,三年來新增業務沒有發生一起風險!」

  這些數據來之不易,其背後,是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金控)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結果,凝聚陝金控員工的辛勤汗水,傳遞著陝金控精誠團結的精神風貌。

  自2011年成立起,陝金控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以立足陝西、服務大局為宗旨,圍繞構建金融生態圈的主線,堅持創新發展,為我省區域經濟健康發展貢獻了「金控力量」。

  三年前,為貫徹落實《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入實施國企國資改革攻堅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陝金控開始深入實施改革攻堅行動,提升綜合管控水平和現代化管理能力。

  三年為期,赴高質量發展之約。近年來,陝金控努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布局全面風控體系、推進現代化企業管理升級,邁出了堅實的改革步伐。如今,站在新起點上,陝金控將緊抓新時代發展機遇,進一步夯實專業人才隊伍,以體制機制改革的強大驅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陝西經濟發展貢獻突出力量。

  全力打造一支專業化鐵軍

  專業人才是金融企業的第一資源。近年來,陝金控高度重視專業人才隊伍的引進、培養,人才結構得到了顯著優化。自2018年起,陝金控秉承「以德為先、以才為用」的人才理念,面向市場大力引進具有金融從業經歷的高層次人才。同時,注重培養、用好各類人才,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優化配置。

  2018年以來,陝金控累計市場化招聘錄用102人,圍繞回歸金融主業、持牌經營為目標,集團本部前中臺部門錄用40餘人均具有持牌類金融機構經驗;在崗位晉升方面,建立有效激勵機制,近年來內部32人被提拔,82人在集團總部和所屬企業間進行輪崗,11人由於業績突出、工作能力強被放在了所屬企業「一把手」的位置上「挑大梁」。另外,按照幹部專業化、年輕化要求,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建立了優秀年輕幹部儲備庫,目前進入儲備庫的年輕人有31人。

  據了解,陝金控非常注重專業化人才隊伍培訓,近三年已累計培訓各類幹部員工2700餘人次;通過內部培訓和獎勵激勵政策,340人次取得金融從業資格證書,11人取得特許金融分析師職業資格,12人取得註冊會計師職業資格,15人取得法律資格證書,8名公司律師獲得司法廳批覆。

  圍繞「三項機制」,陝金控建立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從2018年開始,集團市場化改革刀刀砍在要害,有1名高管因履職能力不足被解聘,有6名中層被免職或調整序列,壓減不適應崗位要求的員工45名。同時,建立了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多維度、多層次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了聘任制、契約化管理機制、專業人才培訓制度;完善了薪酬和分配體系改革等,並對所屬企業進行檔位評估,根據經營績效認定檔位,調整企業高管和員工薪酬基數。

  如此大刀闊斧的市場化改革之下,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活力被有效激活,科學靈活、開放高效的人才發展機制逐步建立,「專業、專注」的人才隊伍成為陝金控的核心競爭力,成為陝金控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

  強力打造風險管控的鋼網

  陝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紅旗在2018年半年工作會議上提出:「風險防控是金融企業的生命線,也是陝金控實現戰略轉型的重要保障。集團上下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把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三年來,陝金控將風險防控作為重中之重,按照現代金融企業風控要求,結合金融業態,重塑風險體系,制定了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所屬企業授權管理辦法、重大項目與交易審查審批管理辦法、業務風險防範應急預案等30餘項風險管理制度,將風險嚴實、縝密地阻擋在外,確保各項業務安全「無恙」。

  縱向,以「全流程、分段式、可穿透」風險管控模式為經線。明確投前、投中及投後的流程和工作標準,夯實管理責任;針對盡職調查、審查審批以及後期管理的每一個節點,明確具體的管控要求,最大限度避免流程中出現管理缺位、缺失和管理盲點,從而牢牢守住風險底線。

  橫向,以三級貫通的垂直化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為緯線,董事會下設「風險與審計委員會」;經營層設置「首席風險官」和「風險管理部」;在13家子公司率先派駐風控總監。通過垂直化的風險條線管理,在集團和子公司建立起信息反饋的「快速幹線」,確保風險偏好和管控要求落地。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了業務開展的整個過程,同時,貫穿了風險管控的全部層級。

  陝金控著力打造專業的風險管理隊伍,目前,集團風控條線共計63人,均具有金融機構風險審核經驗;率先在省屬國有企業設立了首席風險官,向各所屬企業派駐風控總監和財務總監,獲得了上級部門認可;在集團總部設立獨立法律事務機構和專職法律顧問,與外部律所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保證經濟合同、規章制度、重大決策法律審核100%;集團上下已經形成「專業抗風險」的文化氛圍,為集團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著力重塑現代化金融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20〕第4號),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

  近年來,陝金控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堅決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貫穿於企業改革攻堅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不動搖,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為加快突破集團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在董事會建設方面,陝金控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形成了董事會與經營層、集團總部與子公司之間的行權履責清單和工作溝通、督導機制,建立健全《董事會議事規則》《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經營層議事規則》《「三重一大」事項清單》,聘用外部董事,設立了董事會辦公室,在董事會下設戰略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風險與審計委員會,持續優化調整集團總部機構設置,促使企業治理更加科學,運行銜接更加流暢有效。

  在激發管理層經營活力方面,陝金控按照金融行業標準,進一步完善經營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將經營業績提升與領導人員薪酬增長充分掛鈎;修訂了《所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所屬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並實施集團公司《職業經理人管理暫行辦法》,持續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實施經理層成員市場化選聘,實行差異化薪酬,全面建立差異化薪酬分配製度。在投資決策層面,為保障科學決策,設立了投資決策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

  在職工民主管理方面,陝金控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監督制度,重大事項徵求職工代表意見,推進廠務公開,及時披露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相關信息,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陝金控借鑑金融同業信息科技發展趨勢和先進經驗,加快信息科技建設和數位化轉型,努力使信息科技水平達到省內領先、國內金控行業先進水平。

  蹄疾步穩,勇毅篤行,自「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改革拉開大幕,在新時代的召喚中,一個矢志不渝、守正創新的陝金控正充滿信心地走向未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司法部:繼續深化監獄體制和機制改革 樹立治本安全觀
    央廣網北京2月8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介紹司法行政改革方面的情況,解讀司法部《關於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司法行政改革作出的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提出健全完善司法行政執行體制,繼續深化監獄體制改革和機制改革
  • 【2019濟陽答卷】改革答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國資控股集團融引...
    報告中提到,2019年,濟陽區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國資控股集團融引資金突破60億元。據了解,2019年,濟陽區啟動實施開發區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推行「管委會+」運行模式,主責主業更加突出。著力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5個項目列入省PPP項目庫,國資控股集團融引資金突破60億元,鑫土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運營,城建投資集團、農業發展集團、產業投資公司完成組建。
  • 天府新區深化改革打造「新時代公園城市典範」,中國改革2020年度...
    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議指出,基層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要注重激發基層的改革創新活力,支持開展差別化創新。為助力新時代地方改革再出發,促進形成新發展階段地方改革新局面,12月10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主辦的「中國改革2020年度案例徵集」活動發布50個典型案例名單。
  • ...體制機制改革文件精神丨廣昌縣:深化督導改革增能效 助推蓮鄉...
    深化督導改革增能效助推蓮鄉教育譜新篇廣昌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2020年9月14日,江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教育督導「長牙齒」的要求,從教育督導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問責機制、督學聘用和管理機制
  • 創新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定遠模式」
    近年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務實推進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在理順管理體制、激活運行機制等方面堅持「打硬仗」、「破難題」,形成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小型水庫改革創新「定遠經驗」,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 李媛媛等: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文化體制改革對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石作用,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屬性,清醒把握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根本指引,對於我們在新時代進一步把文化體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斷築牢文化自信之基具有重大意義。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關成就
    2009年,在總結抗擊非典實踐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我國啟動了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明確提出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確立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民健康作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礎,強調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確定了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謀劃、全面推進。
  • 湖南審議通過《深化省屬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湖南審議通過《深化省屬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05 13:47 來源: 湖南日報11月4日上午,湖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召開第三次會議,貫徹落實省委深改組第五次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省省屬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工作。
  • 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深化導遊體制改革加強導遊隊伍建設的意見》
    日前,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深化導遊體制改革加強導遊隊伍建設的意見》,就積極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順應我國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建立法治化、市場化的導遊管理體制,提出具體要求。
  • 中國氣象局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強調 重點破解體制機制...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報導3月18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全面深化氣象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雅鳴主持召開領導小組2020年第一次會議,審議今年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工作要點,研討推進全面改革工作。劉雅鳴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根本遵循,自覺將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置於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之中,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解決制約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進一步謀劃好改革頂層設計和務實舉措,擔當盡責、形成合力,紮實有序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 著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丨代表委員議國是⑧
    圍繞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經濟體制改革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為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5年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討論並實施了105個重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確保了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 長春新區:以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
    4日,長春新區召開長春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暨加快高質量發展動員會。徐微 攝前言:緊抓歷史機遇期,將改革進行到底。這,是新時期的中國恆心!「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加快塑造「親」「清」型政企關係  優化營商環境  要儘快建立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體制,確保具有創業激情的企業家可以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所有領域。結合地方試點經驗,探索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力爭逐年精簡。將可以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競爭性業務和環節,儘快移至負面清單之外。
  • 全面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的決定
    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以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方面,具體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和時間表、路線圖,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
  • 長春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助企 引「改革活水」競相湧流
    一次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政府管理體制,明確各級管理權限;一次體制機制改革破解產業集聚發展問題,推動區域間實現良性互動;一次體制機制改革更適宜了企業化運營職能
  • 邢臺市民政局組織召開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社區治理的系列要求,紮實推動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工作,進一步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12月22日,邢臺市民政局組織召開了全市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推進會,市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和各縣(市
  • 泰安東平縣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側記
    今年以來,縣經濟開發區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聚焦經濟發展主責主業,推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取消編制管理,建立崗位績效薪酬體系,通過嚴格的考核,真正實現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升能降和「減負增效、瘦身健體、穩步推進」改革目標,唱響了一曲革新「主打歌」,進一步增強開發區功能優勢,改出了動力、改出了活力、改出了精氣神,宛如一個精美的新釉,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 姜堰經濟開發區深化改革創新、推進二次創業 致力體制機制再創新
    中國江蘇網訊 2019年,姜堰經濟開發區深化改革創新、推進二次創業,致力體制機制再創新、全區貢獻率再提升、江蘇省排名再進位「三大突破」。  高質量引領產業發展。圍繞產業鏈條實施精準招商,打好集中招商、集中推介、集中簽約組合拳,著力引進一批低能耗、無汙染、產業帶動強、發展後勁足、稅收貢獻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全年招引億元以上項目45個以上,在招引5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上取得新突破。  推進項目建設大提速。
  • 「國鐵集團」正式掛牌 鐵路體制改革再下一城
    《華夏時報》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7年以來,鐵路系統先後實施了鐵路局公司制改革、鐵路總公司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所屬非運輸企業公司制改革、鐵路局集團公司內設機構改革,為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體制機制保障。
  • 陝西科技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就新時代加快學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李志健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強化政治擔當,深刻認識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意義;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總結「十三五」期間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成績與不足;三是要明確發展定位,多措並舉、協同發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