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一年多來,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新館選址一直受到悅西安網友的持續關注,昨日,這座國家頂級博物館、集萃三秦大地文化歷史的陝博選址終於官宣——與悅君此前爆料一致,陝博新館花落滻灞生態區。
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向媒體透露:經多番考察,陝歷博新館選址最終確定在位於滻灞生態區的西安世博園內。
滻灞生態區·世博園片區
陝博,從歷史中走來
坐落於大雁塔西北側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陝西「勸工陳列所」。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裡程。
位於南院門的原勸工陳列所(又稱亮寶樓)
1944年6月20日,陝西歷史上第一個博物館公章啟用,宣告陝西歷史博物館正式誕生,而當時的館址設在始建於宋的西安碑林孔廟內。1950年5月,更名為西北歷史文物陳列館。1952年11月,改館名為西北歷史博物館。1955年6月,改名為陝西省博物館,直到1985年最終定名陝西歷史博物館。
不同時期的陝歷博 製圖/悅西安
按照周總理的遺願,1983年,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址開始籌建,鑑於陝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項目被列入國家「七五」計劃重點建設名單,由國家和陝西省共同投資興建。
經過八年多的籌備與建設,1991年6月20日,陝西歷史博物館開館典禮在展廳前大院隆重舉行,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
1986年,陝歷博施工動員大會
由建築大師張錦秋先生設計的唐風博物館建築群,採用「中央殿堂、四隅崇樓」格局,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
館區佔地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1717950件(組)。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陝歷博全貌
28年風華正茂,陝歷博展陳不斷優化提升,內部也經歷了多次改造。然而,展陳面積成為了最尷尬的「硬傷」。無數精美文物常年沉睡在冰冷的庫房之中,成為陝西文保莫大的遺憾。
新館幾經選址,終於敲定
作為歷史文化大省,陝西文物的價值長期以來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持續增長的文化需求與博物館現狀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與此同時,關於陝博擴建、新館規劃的研究討論,近年來也從未停歇。特別是2018年起,陝西歷史博物館多次組團調研考察,在國際港務區奧體中心片區、灃東新城昆明池片區等地都表達過合作建設新館的意願。
2018年中,陝博調研灃東昆明池片區 圖/悅西安
今年3月14日,省三館辦徐軍前主任、陝西歷史博物館強躍館長、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周萍院長一行來到滻灞生態區調研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進展情況。
座談會上,強躍館長表示: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不止是陝西省的大事,也是國家、中央,乃至國際性事件。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將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綜合類、偏重歷史」的博物館。周萍院長建議,陝博新館項目的四至範圍和方位在規劃上要考慮軸線的貫通。
強躍館長一行調研滻灞世博園片區陝博新館選址
滻灞管委會表示,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選址滻灞,對滻灞發展意義重大。將堅定落實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與陝西歷史博物館充分溝通,全力配合項目建設工作,加快項目相關手續辦理,儘快確定建設方案,保障項目落地。
未來,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將通過優化設計,使新舊兩館有機結合,建成一個空間合理利用,內部結構功能區分明確,展陳內容精彩,參觀流線順暢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築。
陝歷博新館建設已進入前期階段
文化大IP齊聚,解碼世博園區
悅君了解到,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項目選址於滻灞生態區世博大道以南,東三環以東的西安世博園內,擬落戶園區北部的長安花谷區域。
陝歷博新館選址位置示意圖
西安世博園所在的廣運潭,歷史上曾是我國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曾在此舉辦了大規模水運博覽和商品交易會,展示唐代商貿的發達和水運的暢通,創世界博覽會之發端。
世博園距西安市中心約10公裡,是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會址。西安世園會閉幕後,這裡經過半年改造,於2012年4月28日免費對市民開放,更名「西安世博園」。
西安世博園導覽圖
園區總面積418公頃(6270畝),其中水域面積188公頃(2820畝)。以張錦秋先生設計的99米高地標建築「長安塔」最為醒目。
2012年10月3日,西安世博園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6年11月,地鐵3號線開通運營,在世博園西側設香湖灣站,為市民遊客來此度假遊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西安世博園·長安塔
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滻灞世博園片區也在經歷著升級和變革。此次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落址於此,將為園區、滻灞乃至西安城東區域增添重磅文化地標。
絲路國際會議中心(東區)
絲路國際會議中心(東區)位於西安世博園內西北角,包括圓桌會議中心、園林酒店等項目。建築整體古香古色,依水而建,呈現出中國傳統園林風格,今年建成後將成為大型國際會議領導人接待場所。
中華千古情項目
正在建設的「中華千古情」項目位於西安世博園內東區,佔地約100畝。將按照「周、秦、漢、唐」豐富的文化IP和中華文化發展脈絡,藝術再現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新時代的文化地標。
陝歷博新館落址世博園,這裡自然環境宜人,交通條件便利,周邊配套日臻國際化和現代化,將使全世界遊客刷新對西安的舊有印象,重新發現大水大綠、靈動自然的西安。
當然,項目選址在目前看來也存在一些劣勢,如距離市中心較遠,歷史文化底蘊相對缺失,難以勝任高強度的交通流量等,需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加快改造和完善。
通塬路跨灞河橋效果圖,該橋將緩解世博園片區的交通壓力
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關係到大西安東部文化交流軸線的打造,關係到陝歷博這一國家級博物館的發展。關於其設計方案、開工時間等具體信息,悅西安也將持續關注。
悅西安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 / 宋亞鋒 趙文娟
陝西大秦律師事務所
悅西安公眾號長期徵稿,稿酬50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