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拼音輸入法已經劣泛濫成災 ,五筆卻是奄奄一息!那麼為什麼會形成如此一面倒的狀況呢?是不是拼音輸入法就是非常優秀的輸入法,而五筆則是極其低劣的輸入法呢?如果說不是,可是現實情況在這擺著,歸根到底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用戶的自然選擇。用戶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簡單好用就成。現在輸入法的使用非常普遍,幾乎人人皆需,無人不會。其應用主體,也已經從工作需要的少數人群轉向了更多的是生活需要的大眾。而拼音輸入法也從一個不成熟的酸果仁,變成了一個甜多酸少的大蘋果了,不僅能夠適應日常生活需要,也基本可以勝任多數工作的需要,而五筆卻因為學習成本太高,除非專業工作需要,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學習的了。所謂學習一陣子,受益一輩子的說詞也沒有了號召力。好像一個體衰多病行將就木的老人,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容光!
那麼這種現狀是不是表明拼音輸入法就完美無缺,而五筆就一無是處了呢?當然 也不是。拼音輸入法在日常用字生活語句上的表現是較好的 ,而在涉及文化、文學、技術專業等詞彙方面就顯得有些懵懂、糊塗,甚至弱智、混球了。而五筆等形碼,由於具有音碼無可比擬的精準性,其優越性就體出來了。不過畢竟其應用場景相對音碼太過渺小,甚至讓人感覺五筆似乎成了雞肋,處於可有可無狀態。那麼形碼真的是可有可無、難學難記的痼疾也無可救藥了嗎?當然不是 !!!
形碼與音碼各有其長。音碼是易學能用。由於現在幾乎人人會拼音,音碼不用學可以順利上手,拼音輸入法的性能也已經達了到很高智能水平,同時拼音輸入也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這就好比免費的商品,不要也能用,何樂不為呢?形碼是精準好用但是難學。形碼無一例外都要認真學習付出努力,學會了就非常用受用,但是「價錢」不低,那麼就只有不怕花「錢」或者必須使用的人,才肯去「買」了。
因此,要改變形碼的被動局面,只有從大幅度降低形碼的學習難度和進一步優化形碼的精準度和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形碼的「性價比」,讓用戶能夠花費很短的時間和花費較小的精力就能學會特別精準高效的一個形碼輸入法,讓用戶感到很受用很低划算,如此形碼的復興就指日可待矣!
我所研發的形碼輸入法就是本著這樣的目的來的。請看:
1、字根數量與五筆相當,但是字根排列規律遠遠勝過五筆,學習難度遠遠小於五筆,完全符合漢字認知習慣和書寫順序、筆順規範。
2、不用五筆那樣要分三種字型,不用交叉識別碼;
不用鄭碼那樣分主碼副碼甚至第一主碼第二主碼;
不用倉頡碼那樣違反漢字結構原理,把漢字生硬切割;
不用二筆碼那樣違反漢字書寫節奏,破壞思維習慣;
不用像有的編碼那樣為了降低重碼要在輸入後面的字根後,再回頭取前面字根的二次編碼;
不用像有的編碼那樣特別規定要跳過某些字根或者規定某些字要取倒數第一第二個字根;
不用像有的編碼那樣把拼音的首字母或者韻母中的字母作為補碼來降低重碼……
3、GB2312字集,重碼只有不足200個,不到五筆的一半(五筆重碼510個)。如果使用簡碼避重的話,重碼僅只有15個。
4、可以輸入2碼、3碼詞,可以在字母區直接輸入標點符號。
總之簡單易學精準高效,這樣的輸入法你的心
還會拒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