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動動小手,關注我哦,每日發布神話傳說解讀,精鬼神怪故事。
去年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火的小視頻,大概也就是兩分鐘左右,是一部電影的預告片。
電影中人類駕駛飛船在追蹤一頭體形巨大的類似於鯨的生物,我們中國的網友就把他叫做鯤,這個物種能在天空中飛行,並有鋒利的牙齒,能把人類的飛船一口咬碎。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鯤,而是西方一部電影的預告片,影片的名字叫《利維坦》,那個好像鯨魚一樣的在空中飛行的兇惡巨獸就叫利維坦。
利維坦並不是電影編劇新創造的名字,就是西方神話傳說的一種巨獸。
利維坦在希伯來語中是裂縫的意思,是基督教中典籍中的怪獸,基督教的典籍《約伯記》中說利維坦這種怪獸就是一條魚,擁有堅硬的鱗甲,鋒利的牙齒,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發展到後來是惡魔的一種象徵,是七宗罪裡面「嫉妒」的代表。
雖然之前就了解利維坦這種怪獸,但是真正感興趣的時候還是看了江南老賊寫的《龍族》,在第五部中描繪了在北冰洋的深海中藏匿著四大王座之一的龍王利維坦,是北歐神話中黑龍尼德霍格的手下,還是對手?老賊挖的坑我們還不知道,在書中是利維坦導致了格陵蘭島事件,讓很多屠龍勇士命喪冰原。他所到之處,氣溫處於絕對零度,是恐怖的可以控制冰雪的龍王。
西方怪獸利維坦,奧特曼都打不過,比我們的鯤如何?
希伯來神話中,利維坦還有「盤繞起來的東西」的意思。在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古老都市中都流傳著他的傳說,是一條身形巨大的,能將整個大地盤繞起來的海蛇。
但是更多的還是關於它巨鯨的描述,它暢泳於大海之時,波濤亦為之逆流。它口中噴著火焰,鼻子冒出煙霧,擁有銳利的牙齒,身體好像包裹著鎧甲般堅固。性格冷酷無情,暴戾好殺,它在海洋之中尋找獵物,令四周生物聞之色變。
傳說中,當世界末日到臨之時,利維坦、貝希摩斯和席茲這三頭怪物,將會成為奉獻給聖潔者的祭牲。
其中,利維坦就是本文中的巨大海怪;貝希摩斯則是陸地上最大的生物,一天能吞食一千座山峰,也就是很多網絡小說中熱衷描寫的比蒙巨獸;而席茲則是區別於陸地之王和海上之王以外的天空之王,是一種巨型鳥類,他的身體和從地面到天堂的高度一樣,展開雙翅可以遮蔽太陽。
利維坦原本只是上帝創造的一種巨型怪獸,並沒有明顯的善惡之分,但是到了《新約》以及後來的基督教文學作品中,它就搖身一變,被視為反抗神、要讓世界毀滅的惡魔了,而且實力極為強大,可以和撒旦相媲美。
利維坦這種生物和我們中國神話中的一種生物很像,那就是鯤,在《莊子·逍遙遊》裡面有對於鯤的詳細描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這種生活在北海的身長几千裡長的巨大的魚,就好像一個巨大的鯨魚,並且還可以幻化成大鵬鳥,那大鵬鳥的脊背有幾千裡之長,張開翅膀遮天蔽日,就好像是天邊的雲。
那個電影中《利維坦》的巨鯨,不僅是大魚的形狀,而且還能在天上飛,可以在雲中穿梭,所以很多網友叫利維坦為鯤。
除了神話中的利維坦之外,西方人還將其引申為別的內涵,比如英國政治家、哲學家霍布斯寫過一本著作就叫做《利維坦》,這本書用利維坦這種怪獸來形容如有生命般自我成長的權力實體,並且詳述了社會契約論。這本書對後來啟蒙運動時期的洛克、盧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書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列為領袖人物必讀名著之一,被列為政治書籍之首,在19世紀的歐洲,更是為各國元首所追捧,是王室教育的基礎教材,也是國王日常必讀書籍之一。
不知道有沒有人玩過一個遊戲名叫《鬼泣》,我這種爛操作都玩了好久,在《鬼泣3》中有一隻圍繞著通天塔飛行的巨型海怪,而它就是以利維坦為原型的,而小時候玩的《暗黑破壞神》中也有一件經典裝備,叫做海王利維亞桑—海妖的殼甲,而利維亞桑也就是利維坦了。
希望我們的神話故事和人物原型也可以更多地應用於遊戲、影視、書籍之中,發揮傳統文化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