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消息】在「推進『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上,中共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表示,三年以來,紹興市打出以「兩業經」「雙城計」「活力城」為主要內容的高質量發展組合拳,已取得成效。
通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城市能級突圍跨越,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生水平逐年提高,初步闖出了一條具有紹興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紹興在「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的排名由2017年的38位,穩步提升至2020年的31位。
馬衛光說,今年以來,紹興市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保持了穩中有進、鞏固提升的良好態勢,還成功獲批紹興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三大國家級開放平臺,被命名為「東亞文化之都」,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繼集成電路產業平臺之後,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平臺先後被列入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新引進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6個,其中50-100億元項目5個、100億元以上項目5個,可以說,交出了「兩戰雙贏」的高分答卷。這些都為紹興「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馬衛光對紹興未來五年的發展信心滿滿。他認為「十四五」將是紹興厚積薄發、提升跨越、大有可為的時期,只要我們鼓足幹勁、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在新發展階段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一要奮力有為率先走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智造強市之路,努力在綜合實力上爭先進位。實體經濟是紹興發展的根脈,只有堅持做優做強實體經濟,才能為紹興重返全國「30強」行列並持續爭先進位注入強大的內生動力。將集中力量建設「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持續提升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效,推動紹興向製造業強市邁進,力爭形成若干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實現提升產業鏈、穩定供應鏈與做強產業集群的同促共進。
二是奮力有為走出面向全國、走向全球的高效循環之路,努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當節點。充分發揮紹興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市場優勢和民營經濟優勢,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爭當浙江省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節點。
三是奮力有為走出人文為魂、生態塑韻的城市發展之路,努力在人民城市建設上爭做樣板。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突出用好人文資源、生態資源、公共服務資源「三種資源」,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之城。著力擦亮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東亞文化之都」兩張「金名片」,深入推進紹興文創大走廊和浙東運河文化帶、浙東唐詩之路文化帶、古越文明文化帶這「一廊三帶」建設,大力實施文化產業項目「百千計劃」,高標準推進蘭亭文化旅遊度假區、「古城項目群」等重大文化產業平臺和文旅項目建設,加快培育文商旅融合的千億級文化產業集群,打造「國際文化會客廳」、文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四是奮力有為力率先走出全域覆蓋、上下貫通的整體智治之路,努力在改革發展環境上爭創一流。將著力以數位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數位化轉型,深入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流程再造、業務協同,更高水平打造「掌上辦事之市」「掌上辦公之市」,運用數位化手段解決難點堵點重點問題,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著力構建以「楓橋經驗」為引領的「整體智治」體系,完善市縣鎮村四級組織架構和指揮體系,構建風險閉環管控的大平安機制,全力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確保全市政治安全、社會安定、百姓安寧。著力弘揚新時代紹興人文精神和「店小二」精神,積極倡導開放、大氣、包容、擔當的理念,全面提升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幹部服務企業、推動發展的能力水平,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保駕護航,大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讓廣大企業家在紹興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舒心發展。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