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各個中小學都在準備開學了。我家孩子今天也到學校報到了,見到了新的老師和同學,小傢伙看起來還是很興奮的。
但是,在這幾天,我家娃卻經歷了一場提前到來的「厭學」。起因是孩子幼兒園放暑假後大部分時間都待家裡,尤其是暑假興趣班結束後,更是天天待家裡。
這孩子太調皮,在家上躥下跳的,惹得奶奶很煩。後來,孩子爸爸休假在家帶他幾天,也是被他折騰得煩不勝煩。
終於,眼看著孩子還有一周就要上學了,孩子爸爸和奶奶不住地感慨:「哎呀,終於要開學了,你趕緊上學去吧!」孩子爸爸更是用一種幸災樂禍的表情和孩子說:「哈哈,你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再過幾天就開學啦!!」
剛開始,孩子還沒有什麼感覺,依然沒心沒肝地四處「禍害」。但是,爸爸和奶奶說得多了,孩子開始琢磨:難道上學真的很不好玩嗎?
有一次,孩子還悄悄問過我:「媽媽,上一年級是不是很不好玩啊?」
我問他:「你為什麼這樣認為呢?」
孩子回答:「爸爸說的,他說我的好日子要結束了。」
聯想到平時孩子爸爸和孩子說話的口氣,我感覺問題有點嚴重了。我很鄭重地告訴孩子:「上學其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你會認識新的同學,會有新的老師,會學到新的知識。一年級會有很多好玩的課程,比如科學課、語文課、數學課、音樂課、體育課等等,這些都能讓你離你的夢想更近。」我家孩子喜歡軍人,夢想是開預警機,所以我總用這個激勵他。
這兩天,新聞裡也總是出現這樣的畫面,孩子背著書包垂頭喪氣,家長揚眉吐氣、興高採烈。其實,這難道不就是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引導嗎?家長如此開心,除了逃離管教孩子的辛苦外,自然還有獲得自由的欣喜。但是,家長在說這些話、做這些事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度過一個難得的假期,立刻就要進入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心裏面自然就有點難過。如果再遇到一個幸災樂禍的家長,豈不是更加討厭學習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能夠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學習態度好,可是我們卻忘記了,自己在面對孩子學習的時候,有沒有潛意識地給孩子一些負面的影響呢?這些話、這些表情、這些行為,有沒有帶給孩子一個錯覺,認為學習很辛苦?
對於剛剛從幼兒園畢業正準備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欣喜地想要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如果父母引導得好,孩子一定會覺得,上一年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哪怕是以一種開玩笑的表情說一些不恰當的話,都可能會讓孩子對未來產生一種不確定感,嚴重的還可能會產生恐懼或者厭煩。
而對於那些已經上學的孩子,雖然對學校生活很熟悉了,雖然學校裡有他的好朋友,好同學,好老師,但單調而枯燥的學習生活,肯定無法和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相比啊!如果父母這個時候再給孩子一盆冷水,估計孩子也要厭學了。
正確的做法是,對於幼升小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努力渲染上小學的有趣,讓孩子對小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平淡對待,讓孩子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假期的結束,並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