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遊新聞記者從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以下簡稱中百協)獲悉,該協會近期對零售企業(以百貨和購物中心、超市及奧萊業態為主)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受訪企業
2020年已過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後的中國零售企業,目前的經營情況如何?
調查顯示,在極為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今年上半年仍有1/3的企業實現盈利。但對於下半年,有3/4的企業表示情況不樂觀。
中百協此次抽樣調查了50家企業,覆蓋了一、二、三、四線各個層級城市的企業,也包括了大、中、小不同規模的企業。
根據中百協的調查,截至今年6月底,除個別企業的個別門店還沒有復工(可能面臨轉型、調整、閉店等情況),絕大部分企業已全部復工。
其中,除個別餐飲和兒童娛樂業態外,大部分商戶已恢復營業,實現商戶100%恢復營業的企業佔比為52%,超過一半。
上半年客流恢復情況
客流方面,截至6月底,仍有30%的企業客流恢復不到60%;客流恢復超過80%的企業佔比為46%,將近一半;僅2%企業客流超過去年同期。
上半年銷售恢復情況
銷售方面,今年6月,有近1/4的企業銷售恢復仍然不到60%,恢復超過80%的企業佔比超過一半,達到52%。當前銷售超過去年同期正常銷售額100%的企業,僅有2%。
上半年盈虧情況
中百協的調查顯示,在極為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今年上半年仍有34%的企業實現盈利,佔比為1/3。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盈利企業的利潤總額平均下降53%。
在被調查的企業中,今年上半年,18%的企業上半年有關店的情況發生,只有8%的企業上半年開設了新店。
調查還顯示,有76%的企業對下半年持不樂觀態度,佔比超過3/4。只有24%的企業認為下半年與往年持平或好於往年。
新聞多一點
重慶百貨業全面復工復產
來自重慶市商務委的統計顯示,截止3月20日,重慶各大商圈商場(除影院外),已復工復產的商貿企業、個體經營戶上萬家,復工率接近100%。
14日,上遊新聞記者在解放碑、觀音橋等商圈看到,商圈人流量雖不如節假日和周末,但仍然比今年3月份復工前要活躍不少,各大百貨賣場、購物中心、超市早已經復工復產,有的在做年中慶促銷、有的在做家電以舊換新、零元購5G、汽車換代購新補貼等活動,一片繁忙的景象。
為了刺激消費,4月30日,重慶推出「愛尚重慶·約惠夏天」2020年重慶惠民消費季正式活動,通過「三大行動十項活動」等一系列惠民促銷活動,促進消費回暖。
來自各地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十大消費城市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情況,重慶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增速排全國第四,僅次於上海、北京和廣州。
解放碑商圈
重百大樓、遠東百貨、新世紀百貨等
16個購物中心和百貨商超已全面復工;
觀音橋商圈
「五大」主力百貨和「六大」購物中心已恢復運營
復工企業(含個體工商戶)6440家;
楊家坪商圈
萬象城、西城天街、中迪廣場、新世紀瑞成商都、重慶百貨等
復工企業263家;
三峽廣場商圈
新世紀百貨、王府井百貨、重百沙坪商場等
復工企業1239戶;
南坪商圈
全區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含持續營業)復工復產253家
其中長嘉匯購物公園、東原1891等
大型商業綜合體有10個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