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進補番鴨售賣極為火爆 七八十隻鴨半天賣完

2020-12-21 騰訊大閩網

本報訊 (記者 廖閩瑋)昨日霜降,養生保健正當時,民間諺語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之大。我市素有霜降吃薑母鴨、柿子的習俗,昨日記者走訪發現,鴨、柿子的銷量猛增,足見市民對「霜降進補」的重視。

菜鴨母和番鴨銷售火爆

昨日,記者從夏商禽業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霜降來臨,白條禽、活禽銷量均有上漲。「全市夏商各商場、商店,平時每天出售的白條禽大概有4000多隻,活禽近萬隻。」夏商工作人員說,「霜降日,二者銷量都增長了20%左右,賣得最好的是菜鴨母和用來做薑母鴨的番鴨。」

江頭菜市場禽類攤點的攤主蔡先生說,番鴨售賣極為火爆,早上進了七八十隻,大半天就幾乎賣完了,下午3時許,就只剩最後半隻了。「今天好多人來買,有買菜鴨母回去煲湯、做鴨肉麵線的,但買番鴨做薑母鴨的更多。」

正在買鴨的市民徐小姐說,她去年來的廈門,聽說本地有霜降吃薑母鴨的習俗,因此來買上一隻鴨子,給自己進補。旁邊一位挑選鴨子的本地居民陳女士則表示,她也要買番鴨回去做薑母鴨。她說:「在廈門,霜降是要吃薑母鴨和柿子的,但我聽人說,柿子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所以還是薑母鴨比較好。」

無核柿和脆柿深受歡迎

雖有「柿子雖好不能貪多」的說法,但霜降吃柿子的傳統還是影響很深的。記者走訪中埔水果批發市場了解到,霜降日,無論是較硬的脆柿,還是較軟的無核柿,銷量均大幅上漲。

在中埔市場賣了20年水果的攤主楊先生說,他入行以來,年年霜降日,柿子銷量都會上漲。「我賣的脆柿,今天比昨天多賣了2000多斤,上漲了20%,共賣了上萬斤呢。」賣無核柿的商販葉先生也表示,無核柿的銷量上漲了近30%,他一天共賣出8000多斤。

昨天下午3時,批發市場裡已經沒有多少顧客,但楊先生與葉先生等賣柿子的攤主都不願收攤,而是開始準備次日的貨物,將一筐筐柿子裝箱擺放整齊。「明天一早,還會有不少人來買。」楊先生說。

入秋滋補菜色銷量倍增

也有市民認為,自己做薑母鴨太麻煩,不如去店裡吃。一些商家就抓住了這個商機。

味友鴨面線世貿店看準入秋時節,推出了一系列入秋滋補菜色。工作人員說:「我們在賣用散養的土雞、土鴨製作的封雞、鴨肉麵線,還有用野生黑山羊肉製作的封羊肉。」味友工作人員說,入秋以來,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打電話預訂,大多是打包回家給家人進補的。而昨日霜降,這些滋補菜色的銷量更是猛增一倍以上,昨天一天賣出雞鴨各百餘只、羊肉三大鍋,相當火爆。

【釋疑】

柿子為何

不宜多吃?

秋季上市的柿子,既好看,又好吃,營養也很豐富。據專家測定,在每100克柿子中,含有蛋白質0.7克、脂肪0.1克、糖11克,能產生48千卡熱量。此外,柿子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但是,柿子中也含有大量的果膠和膠酚,這兩種成分遇到胃酸後可凝結成塊,甚至會變成像石頭一樣的硬塊——胃柿石。因此,吃柿子時應去皮,每次不要吃得太多,一次吃1-2個即可。如果柿子吃多了,極容易引起胃柿石,未成熟的柿子就更不能吃了。另外,秋季忌空腹吃柿子,也忌與甘薯、螃蟹同食。(廈門網(微博))

>

相關焦點

  • 食材分享|立秋進補,品嘗美味無窮的湖邊「青頭鴨」
    請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更多的美食[乾貨]不知不覺,已過立秋,常言道「秋冬進補,老鴨最好」。秋天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在芸芸食材中終於搜得一「寶」——湖邊「青頭鴨」。何為青頭鴨「青頭鴨」原是長江流域以北廣大地區常見的一種「潛鴨」,秋冬時節開始南遷,飛到天氣暖和的南方避冬。本來屬於野味類,近年經過馴養,便成為市民秋冬進補食材之一。「青頭鴨」一般生活於近海湖邊,常活動於叢林環繞的湖泊池塘江河等水面上,棲息於多水生植物和蘆葦的溼地。
  • 霜降將至,這肉別忘給家人吃,霜降吃它特滋補,順應節氣平安入冬
    在南方還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指的就是人們對霜降這天進補是非常重視的,這天市場上的鴨肉都特別緊俏,尤其是糧食養殖的老鴨,是煲湯的上等好食材,「鴨子好吃霜降補」,當年新鴨養到秋季,這個時候正是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的最佳狀。進補吃鴨肉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給身體囤積能量。
  • 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肉 鴨肉滋陰潤肺效果棒
    霜降節氣到了,這可是秋季的最後一節節氣,它的到來,說明已經進入深秋了。想要身體健康的話,必須要儘早做好進補的準備,那麼問題來了,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肉呢?小編提醒,鴨肉就很不錯,吃它能夠滋陰潤肺,正適合乾燥秋季食用。
  • 鴨中珍禽— 番鴨!
    >有一種鴨,它們從外觀看,似鴨非鴨,似鵝非鵝,體重比鴨大比鵝小;眼睛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瘤,羽毛顏色有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這種四不像的鴨就是鴨中珍禽——番鴨。筆者以下分別從番鴨的歷史、番鴨及番鴨絨的優點三個方面展開,讓大家對番鴨和番鴨絨,有更深一層了解。番鴨中有一個「番」字,"番" 在中文意思為從國外引進的,屬於泊來品。如番茄、番薯、番邦等。因此,我國稱之為番鴨,以表示這種鴨是泊來之鴨。番鴨最早發現在古印加時代的南美洲,是從一種飛翔的野鳥品種馴化而來。
  • 霜降吃什麼 霜降養生宜吃的食物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霜降節氣過後,天氣就是真正的變冷了,而不像之前一會人一會冷的了,一般霜降過後就應該注意保暖工作了,在飲食方面也應多注意,那麼霜降吃什麼?霜降養生宜吃的食物有哪些呢?來看看。  霜降吃什麼?
  • 番鴨是什麼鴨?番鴨有幾種?番鴨哪個品種好?
    番鴨到底是什麼鴨?番鴨又叫瘤頭鴨,洋鴨。在繁殖季節,公鴨能散發出濃烈的麝香氣味,所以又稱麝香鴨。番鴨是近幾年在農村興起的養殖項目,和一般家養鴨子同屬不同種,也叫做香鶉雁,麝香鴨,紅嘴雁。它具有體型大、生長迅速、耐粗飼、易肥育、肉質鮮美、產肝性能好等優點。番鴨按羽毛顏色可分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
  • 殺鴨進補 南安市民意外取出5顆「鴨寶」
    原標題:殺鴨進補 意外取出5顆「鴨寶」?專家:很可能是鴨子體內的囊腫或腫瘤本報記者 陳江濤馬寶、狗寶聽說過,都是罕見的中藥,但「鴨寶」您聽說過嗎?7日是立冬,南安美林街道西美村的黃女士殺鴨進補,沒想到在鴨子體內發現幾顆「異物」,很可能是罕見的「鴨寶」。這是真的嗎?鴨子體內取出「鴨寶」?黃女士介紹,這些「鴨寶」來自一隻約3.5公斤的公番鴨,鴨子是她母親養的,「和其他幾十隻鴨子養在一起,養了一年多也沒什麼異常」。
  • 有一種鴨叫懷溪番鴨
    而愛吃鴨的溫州食客,也一定熟知有一種鴨叫懷溪番鴨。懷溪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懷溪番鴨,他們喜歡選取當地放養的鴨子,加入黃酒以及嫩薑一起燉煮。出鍋時,鴨湯聞起來有著濃濃的酒味,鴨肉吃起來醇厚鮮美,且不帶一絲腥羶味。2014年,懷溪番鴨還被列入溫州「非遺」美食。
  • 霜降:霜降後降霜,稻穀打滿倉
    有人說,「霜降殺百草」,是指嚴霜之後百草枯萎,沒有一點生機;又有人說,「風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殊不知,「霜重色愈濃」,廣袤的原野色彩斑斕,橙黃橘綠,何等豔麗。 霜降,不是為了凍結一切,而是來自冬的問候。秋夕霜降,歲月靜好。
  • 八句俗語說霜降,禦寒早準備,進補有講究
    今天是霜降,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其實並不是表示「有霜降下」,「霜」只是說天氣冷了,晝夜溫差變化大。雖然霜和露水一樣,都是空氣中的水汽凝結而成,但古人認知有限,認為霜是從天上落下來的,所以稱為「霜降」。
  • 番鴨是什麼鴨?雛番鴨如何飼養管理,快來學學吧
    番鴨以為頭部的地方有一個像瘤子般的肉,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瘤頭鴨。這種鴨子跟平常的鴨子種類有一些不同,在我們國家養殖了300多年了。這種鴨子也是比較優質的品種,也較為有名。番鴨一般都是在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養殖的比較多。
  • 「番鴨」,你吃過嗎?
    這種似鵝非鵝的家禽就是番鴨。番鴨是外來品種,享受著與番薯、番茄、番豆一樣的冠名待遇,客家人稱為「番鴨」。番鴨公體型肥碩,大的有10多斤;番鴨嫲體型小,勻稱。黑毛、紅鼻、顏值高,是傳說中別人家的鴨子。在鄉鎮農貿市場的圩日,有正番、土番、白番、半番各種番鴨的叫賣,這是番鴨的雜交特性繁殖出這麼多的不同品種。
  • 街市搜策|秋季潤燥選好鴨!鑑別老嫩看4招,肉香勁道口感好!
    秋季進補怎能少了鴨肉? 檔主伍小姐在這裡經營了10年 鴨子肉質壯嫩肥美 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絕佳 公番鴨大概
  • 黑羽番鴨養殖技術要點,快來看看
    概述:黑羽番鴨又名麝香鴨,此鴨遍體黑色光澤羽毛,外形優美,氣度非凡,既具法式之浪漫又不乏東方之典雅,體重達六斤左右時還能飛翔三百至五百米遠,其肌肉發達緊實,肉味鮮美且具特殊香味,因極富野禽風味而倍受消費者歡迎,適合一年四季進補。
  • 關於番鴨的幾大問題-永強農業
    經常在跟人說到番鴨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這是什麼啊?沒聽過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與你說說番鴨的那些事兒。番鴨是什麼鴨?答:番鴨在我國又稱瘤頭鴨、洋鴨、麝香鴨、紅面鴨、香鶉雁、非洲雁、陽新屯鳥、騰鴨、加積鴨等,法國則稱蠻鴨(eanard de Barbarie),蘇聯還稱麝鴨(Myexyen,e yT)。家鴨和番鴨都同為鴨科,但不同屬。
  • 霜降|寒意肅氣至,保暖進補不宜遲
    10月23日或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10°時,今年霜降為10月23日。因為霜降時節的秋涼,易致風、寒、溼邪侵襲腰府,造成腰部經脈受阻、氣血不暢而發生腰痛。腿部膝關節更是容易受寒溼之邪侵襲的部位之一,老年人「老寒腿」的毛病就是由此而來。然後,在飲食養生方面,可開始適當進補。中醫學認為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文補,即「四季五補」。而諺語有云「補冬不如補霜降」,意味秋補比冬補更重要。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之十——霜降
    俗話說,「霜降殺百草」,就是說明經過霜降過後,嚴霜打過的植物,都已枯萎死亡。大地一片蕭索。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獸:進入此節氣,豺狼開始多捕捉獵物,以備過冬。多了的食物就堆在那裡,看起來像在陳列展示。二候草木黃落:秋天已經過去,草木枯萎變黃,樹葉紛紛飄落。
  • 霜降應該吃什麼?「補冬不如補霜降」
    霜降應該吃什麼?10月23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這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這是說霜降期間,天氣變得更冷,露水開始凝結成霜。這個時期,古人講究「補冬不如補霜降」,食肉進補、吃柿子就成了這個節氣的飲食習俗。霜降北方秋收掃尾霜降期間,一般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這個時期,乾冷空氣逐漸一統天下,全國各地氣溫逐漸下降。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每天上午,卷閘門一拉,七八個砂鍋往灶上一列,夫妻兩個就開始忙乎起來。老闆開始把鴨大卸八塊,老闆娘調味,配料。不一會,砂鍋在灶上氤氳嫋嫋,一份沁人心脾的香味緩緩溢出,彌散了半條街。(一)廈門是一個旅遊城市,遊人如織,大家往往會流連於當地的海鮮,或者一些名小吃:沙茶麵、花生湯、土筍凍……其實,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廈門其實是一個吃鴨的城市。廈門與鴨有關的美食,除了薑母鴨,還有冬鴨粉、番鴨面線、燻鴨、鴨肉粥等等,花樣繁多,琳琅滿目。
  • 「補冬不如補霜降」 霜降應該吃什麼你了解嗎?
    這個時期,古人講究「補冬不如補霜降」,食肉進補、吃柿子就成了這個節氣的飲食習俗。霜降北方秋收掃尾霜降期間,一般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這個時期,乾冷空氣逐漸一統天下,全國各地氣溫逐漸下降。氣溫的變化也在影響物候變化,這也是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鹹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