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是什麼?如何自救?

2021-02-13 健康生活小指南

眾所周知,8月8日在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以及8月9日在新疆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連續兩天發生六級以上地震災難,給上述兩個地區的人們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員傷亡以及巨大的財產損失。全球華人為之祈福!在悲痛之餘,龍巖萬達嘉華酒店請來酒店安全顧問,為大家普及有關地震方面及自安全自救、防範措施等知識,以減輕地震給我們帶來的損害。

地震是一種可怕的自然災害,它發生時場常常會使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等,嚴重的還會發生山崩、滑坡、海嘯等此生災害,甚至會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其實,地震發生時是有一些宏觀前兆的,我們只要掌握了這些前兆,就可以提前做好防禦措施。

那麼,地震前兆有哪些現象?下面為您解析地震發生前的5大異常現象。

  1、地震前兆有哪些現象:生物異常

  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地震生物異常現象表示為牛、馬、驢、騾 驚慌不安、不進廄、不進食、亂鬧亂叫、打群架、掙斷韁繩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等。

  2、地震前兆有哪些現象:水異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湧出等。人們總結了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無雨水質渾,天旱井水冒。」「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3、地震前兆有哪些現象:地光異常

  地光異常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光亮,其顏色多種多樣,可見到日常生活中罕見的混合色,如銀藍色、白紫色等,但以紅色與白色為主;其形態也各異,有帶狀、球狀、柱狀、瀰漫狀等。一般地光出現的範圍較大,多在震前幾小時到幾分鐘內出現,持續幾秒鐘。

  4、地震前兆有哪些現象:地氣異常

  地氣異常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霧氣,又稱地氣霧或地霧。這種霧氣,具有白、黑、黃等多種顏色,有時無色,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鐘內出現,常伴隨怪味,有時伴有聲響或帶有高溫。

  5、地震前兆有哪些現象:地聲異常

  地聲異常是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聲音。其聲有如炮響雷鳴,也有如重車行駛、大風鼓蕩等。當地震發生時,有縱波從震源輻射,沿地面傳播,使空氣振動發聲,由於縱波速度較大但勢弱,人們只聞其聲,而不覺地動,需橫波到後才有動的感覺。所以,震中區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內聲響,似地氣鼓蕩,如鼎內沸水膨漲"的記載。如果在震中區,3級地震往往可聽到地聲。地聲是地下巖石的結構、構造及其所含的液體、氣體運動變化的結果,有相當大部分地聲是臨震徵兆。

【地震級別】

地震由烈度表示,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離上地面及建築物、構築物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

3度,少數人有感;

4—5度,睡覺的人驚醒,吊燈擺動;

6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破壞;

7—8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

9—10度,橋梁、水壩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11—12度,毀滅性破壞!

【地震應急防範/自救】

**住平房的居民**

1.室外躲避。如室外空曠,應迅速跑到屋外躲避;

2.避開建築物。儘量避開高大建築物、立交橋;

3.遠離工廠。遠離高壓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

4.屋內躲避。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並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住在樓房的居民**

1.空間躲避。應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

2.角落躲避。可以躲在內牆根、牆角、堅固的家具旁等容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3.遠離危險。要遠離外牆、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關閉電源火源。

**其他場所**

1.學校、辦公室。正在教室上課、工作場所工作、公共場所活動時,應迅速包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檯和辦公家具下邊等地方躲避。

2.野外。正在野外活動時,應儘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方向跑。

3.沿海區域。正在海邊遊玩時,應迅速遠離海邊,以防地震引起海嘯。

4.駕車。駕車行駛時,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桿等,並儘快選擇空曠處立即停車。

**受傷處理辦法**

1.身體傷害。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做以下幾點:

a.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儘可能用溼毛巾等捂住口鼻,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

b.用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繫,不要大聲呼救,注意保存體力;

c.設法用磚石等支撐上方不穩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d.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e.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儘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2.心理素質。當遇到地震時切忌恐慌,要沉著冷靜,迅速採取正確行動。特別在高樓和人員密集場所,就地躲避最現實。我國有過地震並沒造成任何破壞,但驚慌失措的人們互相擁擠踩踏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的教訓。

a.不要跳樓;

b.要相互關愛;

c.人員密集場所不要擁擠;

d.聽從消防、警察指揮。

相關焦點

  • 是否存在有助於預報的地震前兆?
    2020-11-30 13:52:00   經過幾十年地震預報探索實踐,發現了很多地震前兆異常,其中部分前兆還通過了優秀地震前兆標準的檢驗,並分析總結了前兆異常的群體特徵。但用這些前兆異常,通過經驗性統計方法進行的地震預報成功率卻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 地震發生後如何自救和逃生
    地震是一種不可抗力自然災害,具有不可預見性;地震的直接災害主要是強烈的地震動使建築物遭受破壞、房屋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種損失約佔所有地震災害損失的95%;地震的次生災害一般是指強烈地震發生後,由震動的破壞後果而引起的一系列災害,例如火災、水災、海嘯、滑坡、泥石流和毒氣、細菌
  • [注意]3天9次到底是不是超級大地震前兆 看專家怎麼說
    ;不僅24號平安夜晚距離BC省哈迪港180公裡處發生的6.3級地震讓人有點慌張,次日白石海灘上驚現大量的銀色小魚(詳情請見溫哥華頭條文章[現場]成群海洋動物驚現大溫海灘,是特大地震的前兆嗎?)加拿大自然資源部一位地震學家John Cassidy表示,地震的頻發只是提醒人們注意活躍的地震區域和做好準備的重要性——準備一個地震應急包,制定一個計劃,知道地震發生時該做什麼。
  • 地震來了,我們該如何自救?
    近日河北唐山發貨所能5.0級地震,小編在北京也感受到幾秒鐘的震動。當下,在地震發生時如何求生成為人們所迫切關注的話題。據相關報導稱,有人發明了地震床,就是在地震發生時躲到鋼結構特製的床內,改床不僅有抗震抗壓的功能,窗內還備有可供1人飲用的水及食物。可床不能隨時帶在身邊,在辦公、商場等場所,我們應該如何自救。
  • 唐山大地震有前兆,汶川地震時候有沒有前兆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反對各種危言聳聽的言論,人們之所以會出現地震前有徵兆的錯覺是典型的歸因謬誤的原因,所謂的徵兆只不過是人們後來總結出來的,對完全沒有因果事情的牽強附會而已。在唐山大震前,京津唐渤張地區不少地震臺站和群測點,觀測到不同程度的前兆異常;5月開始,唐山和天津臺站的地下水位、地電阻率加速下降,此後各種各樣短期突發性異常逐漸增多,臨震前一兩天京津唐渤地區出現大量的明顯的地下水、動物習性異常,以及聲、光、電等宏觀異常現象。
  • 天文觀測中一種可能的地震前兆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大地震頻發。雖然現在還不能斷定全球是否進入了新的地震活躍期,但本世紀地震頻次的確比20世紀高了一些。因此,推進地震預測研究和試驗顯得更為迫切,關鍵的問題是篩選出更多有效的地震前兆,研究捕捉地震前兆異常的良好方法和手段。
  • 網傳太姥山燕子聚集為地震前兆? 地震臺:未檢測到地震活動
    原標題:網傳太姥山鎮燕子大規模「集會」 或為「地震前兆」? 近日,此條信息在福鼎當地微博、微信朋友圈被廣泛傳播,有人擔憂燕子突然大面積聚集的現象,或可能是「地震前兆」,一時當地群眾議論紛紛。   網傳:   燕子聚集地震前兆?   8月14日晚9時許,洪澇災害造成的「陰影」還未散去,福鼎當地突然又傳出一則信息稱,福鼎太姥山鎮突然飛來成千上萬隻燕子。
  • 臺灣花蓮6.5級地震如何自救,專家:躲在桌下抓緊桌腿!
    據了解,花蓮以東近海發生大地震之後的一個小時內,震中附近又發生了10多次餘震,為何餘震如此之多?當地的地下有什麼特殊構造嗎?來企鵝問答看看地震專家怎麼分析吧。用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的話說「『張衡一號』主要是用於地震前兆信息研究為未來建立地震監測體系進行前期技術儲備。」地震預警≠地震預報。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測或預報。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地震事件事先發出通告。地震預警則是指在地震發生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告知當地人們採取應急措施減少傷亡。
  •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地震逃生自救演練在鐵西區保工一校開展
    地震,誰都不能保證不會經歷,為加強小學生的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防震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技能。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同學們積極踴躍回答講師的提問同學們首先認真觀看了3個關於地震逃生的小視頻,了解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學習在地震來臨時迅速有效逃生並自救的方法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而上面我們也說了,從板塊構造來看,日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正好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太平洋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下方,這種地質劇烈變動的地區極易發生地震,所以這是日本出現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種地震出現原因也是如今主要解釋地震發生之後的一個「原理機制」。地震魚與日本地震有關嗎?
  • 維爾森安全體驗館:地震體驗館是什麼?
    地震的晃動不是簡單的左右晃動,而是上下左右不定的晃動,給人一種不適感。並且地震除了前期幾分鐘的微弱震感可以快速逃生,剩下的時間就是急速的摧毀一切。從未見識過地震威力的人,無法想像它是多麼的可怕。認識地震、預防地震、開展震中自救,是人類面對的共同課題。
  • 日本專家:熊本地震或為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
    【日本專家:熊本地震或為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 】熊本地震從14日的前震,到16日的本震,一直接連不斷的震。日本著名私立大學立命館大學歷史都市防災研究所教授高橋學在媒體發文警告,熊本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
  • 日本多地地震系大地震「前兆」? 專家:沒有直接聯繫
    圖源:富士電視臺海外網2月14日電 近日,日本北海道、福島縣等多地接連發生地震,甚至網絡上也有人聲稱目擊到大地震「前兆」等言論,一時間引發了民眾擔憂。他指出,一般來說,地震震源較淺時,震動的傳播範圍較小,相反,震源較深時,震動會傳播到更廣的範圍。對於這次地震,一些日本人稱:「覺得會發生大地震,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纐纈一起表示:「我認為沒有直接的影響,此次福島地震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餘震」。
  • 日本多地地震系大地震「前兆」?專家:沒有直接聯繫
    來源:海外網圖源:富士電視臺海外網2月14日電近日,日本北海道、福島縣等多地接連發生地震,甚至網絡上也有人聲稱目擊到大地震「前兆」等言論,一時間引發了民眾擔憂。一名30多歲的日本女子在受訪時表示:「像3·11大地震的時候一樣,被嚇一跳」;還有一名20多歲的女子說:「在服裝店打工,看到服裝模特都搖晃得厲害,好可怕」。在地震發生後,日本網絡上有關「地震」和「搖晃」等搜索詞的熱度也迅速攀升。
  • 日本5.6級地震,地震來了如何逃生?請收好這份12秒自救指南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1月03日02時23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5.80度,東經141.30度)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延伸閱讀: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在地震突發來臨之際,地震預警自救的黃金時間也許只有短短十幾秒。地震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怎樣自救更科學?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
  • 「大地震前兆論」又來了?
    不過隨後不久,民眾猜測便升級為媒體大篇幅的大地震預測,乃至海外媒體也紛紛跟著轉載,「日本專家警告,大地震前兆!」相繼出現在大家視線裡。一時間盛傳的「大地震前兆」,基本都是源自同一出處,日本立命館大學環太平洋文明研究中心學者,高橋學教授的主張。高橋教授專攻災害學,多年來熱衷於各種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預測,在媒體前相當活躍。
  • 日本一城市反覆出現不明氣味 專家:或是大地震前兆
    8月25日,據媒體報導,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再次出現如「煤氣洩漏」一般的異味,這已經是近期出現的第三次類似事件,地震專家表示這或許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一名地震學家表示,這可能是大地震前兆,大地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通過地質漸變過程或持續數月,在此期間地殼板塊相互碰撞剝離,就有可能會產生不明氣味。據了解,地震前,在自然界發生的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我們稱之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大類。
  • 地震海嘯之後:手把手教你自救
    地震海嘯之後:手把手教你自救 海嘯往往由大海中心一個小波浪開始,一波接一波不停翻滾,在靠近海岸時,形成滔天巨浪。有些海浪可以高達幾十米,給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災害。因此居住在沿海地區、且海拔與海平面相平的居民,或者正在海岸邊度假的遊客,一定要了解最基本的海嘯預警及逃亡知識。
  • 7月已有8次6級以上地震!墨西哥突現約4米長地震魚,是地震前兆?
    墨西哥海灘出現什麼「怪魚」?當然,我們在說地震,肯定是與地震相關的,那就是被很多人稱的「地震魚」。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該地震魚長13英尺,也就是約4米。因為有時間在地震襲擊某個地區之前,會偶然出現它的蹤跡,所以很多人覺得「地震魚」的出現可能是即將發生地震的前兆。
  • 千島群島發生地震 VR地震體驗設備供應商科普介紹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25日10時49分,在千島群島(北緯48.93度,東經157.74度)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裡。地震了來了怎麼辦,相信很多人都是在視頻或者書本上學習如何應對,但是在幻影星VR主題樂園可以模擬地震體驗,在地震來時第一時間該怎麼做,如何自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