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黨政代表團學習考察的第二站是江蘇,江蘇有一個暱稱「蘇大強」,這個強指的就是「經濟強」。
以經濟總量為例,江蘇位居全國第二,全國各省區中人均第一,十三個市全部入圍中國百強。
蘇大強,何以強?有一點,正越來越引起觀察家和考察者的注意,那就是江蘇的「先進位造業集群」。
實體經濟乃強省之本、發展之基,已是共識。
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
這又讓我們想起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自力更生是我們奮鬥的基點。
從河南到江蘇,總書記對製造業的厚望不言而喻。
三個月前,由工信部組織的2020年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初賽結果揭曉,在入選「國家隊」的20個集群中,浙江新入選5席,江蘇新入選3席,累計入選9席,數量居全國第一。長三角強大的先進位造業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一次評比不能證明所有方面,但是,河南確實應該有更強烈的緊迫感。按照規劃,河南到2025年,要形成4個萬億級、6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和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這個目標,能不能如期實現?怎樣確保實現?和發達省域的差距如何逐漸縮小?這不僅僅是學習考察團成員,也是全省上下共同關心的大事。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河南黨政代表團一路走來,見賢思齊,攜手共贏,一定能寫好「先進位造業」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