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電影節中,金馬獎電影節的logo及海報,是十分出彩的,每年都會邀請業內最棒的設計師親自操刀,大膽創新,造型另類。
在著名導演李安的力邀之下,女演員鞏俐出任第55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李安認為,鞏俐不僅在華語影壇舉足輕重,也有豐富的國際經驗,是相當合適的人選。
2014年,鞏俐以《歸來》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但最終無緣獎項。臺媒報導稱,鞏俐曾通過經紀人發言指責金馬獎不專業也不公正,並直言,「這是我第一次來金馬獎,也是我最後一次來金馬獎」。
第54屆金馬獎由設計師方序中操刀打造。他以香港導演王家衛20年前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春光乍洩》為靈感,並由王家衛親自挑選。將《春光乍洩》中的瀑布畫面,投映於形態萬千的布幕上,方序中表示:瀑布代表著夢想的世界,兩者從小到大,建構出完整的電影感。
第53屆金馬獎 設計師 黃海。致敬楊德昌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男主角拿手電筒探照暗處的身影,也帶出「電影之光:回看來時,照亮前行」的期許。
第52屆金馬獎 設計師 張叔平。以簡約筆繪勾勒出一個俠女的形象,「52」是由兩個「一」與「0」所組成,經由一直一斜兩條等長的細線加以連結,構成視覺與創意的雙重驚喜,也融合了電影由「膠捲」步向「數位」的概念,充滿現代性,為「金馬52」帶來既復古又創新的樣貌。
第51屆金馬獎的海報。設計者:蕭青陽。在「5」字內,以飽滿圓融的東方回紋,來象徵過去半世紀所累積的電影藝術,已經豐收;並特別在「1」字的最頂端,變化成全新的尊貴馬頭令牌,象徵全新但更具權威性的金馬。蕭青陽說他想要以大氣勢來恭迎金馬獎的經典圖騰。
第50屆金馬獎的海報。設計者:聶永真。把張曼玉的影像做局部切割,黑紙作底、白色油墨印壓影像,就如播映室裡的切片瞬間與時間畫面,表達出沒有人能真的留住正在流動和消逝的一切,除了電影,讓瞬間化為永恆。用放映機投射成的「5」,同時暗喻馬的幾何抽象形,還看得到打板、導演筒及spotlight等多重意象。
以上海報,很多童靴都欣賞不來,都是很簡約的後現代工廠風,LOGO簡潔到寥寥幾筆的幾何線條。
第49屆金馬獎的海報。設計者:幾米。 這是他相隔十年再次為金馬創作主視覺,也是他首度公開用油畫表現的創作。金馬請他畫一張,他卻交了三幅。其中兩幅是一對盛裝打扮的辣馬與帥馬,幾米笑說他們也要參加金馬盛會才會打扮如此隆重。至於一幅小男孩與駿馬飛翔在海洋上的圖,則代表了光與影的追逐,身為宜蘭人的幾米還偷偷加了龜山島在裡面。
OK,終於有一幅,是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了。就是著名的插畫家「幾米」創作的海報。一簡單童趣、生機勃勃。在所有性冷淡風格的海報裡,脫穎而出。
第39屆(2002年)的金馬獎海報是也由臺灣知名的漫畫家幾米設計的,除了和電影節的主題貼合之外,幾米還為這屆金馬設計了兩套精美海報,且一併設計了馬克杯、明信片、筆記本、T恤等相關衍生產品。
期待55屆金馬獎的最新出爐的電影節海報。今年有鞏俐作為主席,不知道還會出現如2016年那屆,憑藉《七月與安生》周冬雨/馬思純獲得雙黃蛋最佳女主角的事情嗎?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美術資訊和畫畫教程,敬請關注:瓜瓜老師教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