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金原 整理報導
在大自然裡徒步穿行,一路看原生態的風景,途中還能免費享用國家建設的基礎設施。這樣的旅行方式,是不是令人嚮往?
這樣的旅行方式,很快就能成為現實。
日前,國家林業局首發第一批 5 條國家森林步道:秦嶺國家森林步道、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和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而這些步道中,就有一條經過湖南。
第一批國家森林步道貫穿我國東北、華北、中部、華東和中南地區,總長度上萬公裡,是優秀的地理地標、生態地標和文化地標。
【什麼是國家步道】
或許有人會問,國家步道與人們常說的徒步路線有什麼區別?
國家步道,是指位於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跨度長,具有自然與風景、歷史與文化的國家代表性,跨越眾多名山大川、典型植被類型或生態類型的一系列線性通道網絡。它的設計、建設以及都由國家或國家部門負責。
針對13條國家森林步道的設想,不少專家做過分析,中國國家步道建設將會包括幾大特徵:
1、自然的荒野性。圍繞徒步者的自然荒野體驗,凸顯步道的自然性與生態性、優先穿越各類自然遺產地,同時避開敏感區域、保持步道原始風貌。
2、自然與文化交融。各條步道都把散落在各地的古道、古村落作為文化遺存加以保護,鑲嵌在步道沿線,讓荒野氣息與人文氣息並存。
3、最重要的是,國家步道會提供滿足徒步者最低限度需要的設施,並且面向普通百姓無償開放。
五條步道中,有一條途徑我們湖南省,那就是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
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穿越湖南、江西兩省,全長約1400公裡,途經10處國家森林公園、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羅霄山脈是湘、贛兩省的天然分界線,也是湘江和贛江的分水嶺。步道沿線群山巍峨、層巒疊嶂,千年鳥道也從此經過。井岡山則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幕阜山、武功山更是宗教聖地,幕阜山古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武功山佛教開山於唐,盛於唐,為湘贛著名道佛勝地。「茶鹽古道」是湘贛邊界的著名古道,建於300年前,是清代遺留的保存完好的「商業通道」。
/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串聯我省四處國家森林公園/
↓↓↓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
↓↓↓
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行走在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
不要錯過最具革命意義的井岡山
除了這條貫穿湖南的國家森林步道,還有四條步道也不容錯過。
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
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南端位於福建省梁野山,過江西上饒,經閩贛浙三省交界的仙霞古道和廿八都古鎮,向北延伸到浙江省九龍山,全長約1160公裡。途經9處國家森林公園、2處世界遺產、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3處國家地質公園。武夷山脈地勢高峻雄偉,丹霞地貌典型,許多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的狀元,武夷山大紅袍的樹齡已逾千年,極為名貴。武夷山是世界著名的理學名山,是客家文化聚集地。
行走在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
不要錯過最貴茶王大紅袍
↓
秦嶺國家森林步道
秦嶺國家森林步道東端位於河南南召,西端甘肅臨夏,全長2202km。途經12處國家森林公園、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公園、2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處國家地質公園、1處世界文化遺產。秦嶺陝西域內的地質斷裂帶是秦嶺國家森林步道東西貫通的基礎。秦嶺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有中華脊梁之稱。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中國南北方分界的地理地標。南北動植物薈萃,國寶大熊貓集中分布,是中國的生態地標。歷史文化與古蹟遺存燦若繁星,又是華夏文化地標。
行走在秦嶺國家森林步道
不要錯過最可愛的「秦嶺四寶」
↓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穿越我國華北地區,北端位於北京關溝古道,南端河南神農山,全長2200公裡。途經10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公園、10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地質公園、3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地。太行山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線,溫帶天然林廣泛分布。是華北民眾走向自然荒野的最近平臺。中太行和南太行山脊兩側地貌迥異,形成千峰聳立、萬壑溝深、絕壁獨特的太行景觀。穿越佛教聖地五臺山、八達嶺長城、抗日戰爭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等。
行走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
不要錯過最陡峭的懸崖峭壁
↓
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
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南起最高峰黃崗梁,北至我國最北端漠河,全長3045公裡。途經11處國家森林公園、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2處國家地質公園。大興安嶺是內蒙古高原和與松遼平原的分水嶺,黑龍江源頭。步道北段的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保存完好、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最北部仍處於原始狀態。中段擁有亞洲最完整、面積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觀、森林景色壯美。南段疏林優美,是第四紀冰川遺蹟的絕佳觀賞地。沿途森工文化、蒙古族文化和使鹿文化濃烈。
行走在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
不要錯過最壯美火山
【湘遊君小貼士】
這裡小編還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步道徒步的注意事項
【藉助登山杖】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戶外活動中,適當地利用裝備,有時候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徒步的時候如果能有兩根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
【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方向】安全第一是戶外輕鬆徒步的前提。在野外,如果不小心迷路了,可不是一件小事。為了避免迷路,除了跟經驗豐富的領隊、嚮導活動外。作為每一個參與者在徒步的時候,還需要多留心,清楚自己的位置與方向。如果隊伍中這樣細心的「識途老馬」有好多,一旦迷路也一般能回到來時的路上。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來走】不要逞強埋頭猛走,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個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學會休息的步法】對於走路,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在徒步的時候,應該用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方法走路,這樣的你的體力能夠得到科學有效的利用。
【徒步的時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義不是暴飲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計路可能都走不了了。這裡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頻度,徒步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損失大,為了補充體力,需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適當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氣比較熱,流汗多,可以在飲用水中適當加點鹽。
【在徒步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鐘需要休息10分鐘,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衡量加減。
[責編: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