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寶寶正不正常,關鍵看這些指標,出現「10種異常」也別慌

2020-12-20 天天話育兒

初為人母,面對剛出生的寶寶本身就顯得手足無措了,如果寶寶再出現一些「異常」表現,真的會很慌!那如何判斷新生兒正不正常呢?除了聽醫生說外,家長也可以自行觀察一下。

01新生寶寶身體各部位正常指標,對照看看

基本指標

①新生兒平均身長大約為50釐米,頭比較大,佔身長的1/4,頭圍大約為32~35釐米之間。

②新生兒呼吸每分鐘呼吸40~44次,餓的時候會哭,哭的時候呼吸會出現淺、快、不勻等表現。

③新生兒體重平均為3.2千克,不低於5斤,不高於8斤,說明寶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④脈搏比較快,大約平均120次/分,最快可達140次/分。

四個反射

新生寶寶的覓食反射、吸吮反射以及對光線、聲響的反應,也是評價新生寶寶健康與否的指標。當然,這些由醫護人員來操作判斷。

皮膚顏色

不難發現,剛出生的寶寶都粉粉嫩嫩的,健康新生兒皮膚都很嬌嫩,當來到這個世界上後,一旦建立正常呼吸,獲得保暖後就呈粉紅色。

囟門

囟門在民間又被稱為「命門」,它是反映新生兒健康狀態的一個「窗口」,囟門包括前囟和後囟。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囟門是平的,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囟門有明顯的凸起或是凹陷,應及時讓醫生看看。

胎髮、胎毛

有些寶寶生下來一頭烏黑的頭髮,這說明寶寶在子宮內生長發育較好。而胎毛是指身體部位的毛,有些寶寶在臉上很少看到胎毛,大部分寶寶在後背和額頭以及耳朵上布滿了黑黑的胎毛。

胎便

出生不久的寶寶會排洩胎便,這時的胎便是由羊水中的沉澱物積存形成,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最早的腸道分泌物。胎便看起來是黑黑的,其實是黑棕色或黑綠色,性狀黏稠,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內就會拉臭臭,如果一直沒有排出胎便,家長也應叫醫生來看看。

02出現「10種異常」也別慌

當然,如果新生兒出現以下幾種「異常」表現,家長也別慌,可以再等等看,因為可能屬於正常情況哦。

第一種:出生3-5天後出現水腫

剛出生的小寶寶可能代謝不太穩定,如果在出生3-5天後,出現手、腳、小腿等部位的水腫,家長別慌!正常新生兒都有一定程度的水腫,如果你家寶寶是早產兒可能水腫更明顯一些。一般隨著生理性體重下降,新生兒體內的多餘水分排除後,寶寶的水腫就會自然消失。

第二種:剛出生就長牙齒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剛出生的寶寶就長牙齒不吉利,甚至稱為「鬼牙」。年輕人要講究科學養育,迷信說法不靠譜,這種情況往往由於孕期媽媽補鈣過多引起,這種往往稱為馬牙。

馬牙雖然叫著牙,但它並不是真正的牙齒,這是只是新生兒局部組織增生,一般會在新生兒出生不久自行脫落。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乳牙,需要醫生判斷。

第三種:新生兒頭部有紅印

順產的寶寶都會經過產道擠壓,有些擠壓較嚴重時會出現紅印或水腫,往往第一胎頭位出生的寶寶多見。看起來寶寶非常醜,因為頭部長長的或怪怪的,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慌,一般這種情況可以在出生後2~3天就被吸收,個別需6~7天消退,無需處理。

第四種:大肚臍

剛出生的寶寶肚臍鼓出一個「大包」,特別是在寶寶哭的時候包更明顯,這種往往稱為臍san。遇到這種情況也不用著急抱孩子就醫,即便抱到醫院醫生也讓一歲之後再來看。因為多數小寶寶在1~2歲內能自愈。

第五種:少了一個「蛋蛋」

大部分男寶寶出生時兩個蛋蛋已經下降,但少數寶寶只出現一個「蛋蛋」,另一個消失不見了?這種稱為新生兒ying睪,遇到這種情況醫生也會讓家長1歲時帶孩子就醫。

第六種:青記

有一些小寶寶剛出生時身上就有很多青記,其實只是因為特殊色素沉著所致。大部分青記在2~3歲消退,個別小寶寶在7~8歲時自然消退

第七種:剛出生的「小黃人」

剛出生的寶寶看起來像個小黃人一樣,家長別慌!可能為生理性黃疸,新生寶寶的膽紅su代謝與成人不一樣,往往屬於生理現象,過幾天黃疸可以自然消退。當然,如果不能消退,要及時找醫生處理。

第八種:乳xian腫大

是胎兒在母親體內受到母血中高濃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響,使乳xian增生造成的。男女新生兒均可出現,2~3周自然消退,部分嬰兒乳房甚至可以分泌一些奶汁來。

切忌擠壓,以免感染。

第九種:假「大姨媽」

部分女嬰於生後5~7天,陰道流出少許血性分泌物,俗稱「假月經」,是雌激素中斷所致。可持續約1周左右。

第十種: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生後初期,由於體內水分丟失較多,導致體重逐漸下降,約第5~6天降到最低點(但不超過出生體重的9%),一般於7~10天後恢復到出生體重,所以短暫的體重下降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太著急,只要正常餵養,過幾天就胖回去了。

03寫在最後

剛出生的寶寶「又小又軟」,對於這麼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大家都比較好奇,左看看右看看很正常,了解相關新生兒身體指標,當你看到「異常」也不會慌。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相關焦點

  • 兒科主任:寶寶這幾種不正常表現,可能是腦癱,家長別忽視了!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每個剛出生的寶寶都是家庭中的寶,孩子剛出生,父母都沉浸在幸福的時光裡,但是寶寶的生長發育是不容忽視的,可能有些孩子剛出生就有腦癱的症狀,很多父母沒有及早的發現和察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孩子腦癱有幾種不正常的表現,家長們都知道嗎?
  • 剛出生的寶寶出現這5種表現,很可能是患了腦癱,父母別再大意了
    每個媽媽都希望能夠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現在的醫療技術也逐漸進步,這大大降低了新生兒畸形、遺傳病、腦癱的機率,但是還是會有很多原因都會導致新生兒腦癱,如早產、胎兒出生時窒息、顱內出血等等,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如果出現了下面這5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患有腦癱,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大意了。
  • 寶寶100天內,出現這9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別害怕!
    寶寶剛出生時,身體又軟又小,如果是新手爸媽,面對這麼個「小東西」肯定會特別慌亂。尤其是對育兒知識一知半解的父母,更是慌亂加慌亂,她們每天都會觀察寶寶是否有「異常」現象。寶寶出生後,生長發育特別快,尤其是100天內的寶寶,幾乎一天一個樣。同時,伴隨著生長發育,也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對於沒有經驗的父母來說,就會非常緊張。
  • 剛出生、15天、28天,三個節點新生兒健康指標評測方法!
    正常的便便是什麼樣?運動能力是怎樣發育的?這些和寶寶緊密相關的健康問題,是新手爸媽非常緊張和關注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寶貝健康發育的具體指標,讓新手爸媽做到心中有數。一、寶寶剛出生寶媽提問:我家寶寶剛出生3天,剛出生時醫生稱過體重,量過身長,但對於其他一些細節,比如頭圍、胸圍我也很想了解,如果做新生兒各項指標評測,不知道我的寶寶是否達標?
  • 1歲內寶寶4項重要指標,出現3種折磨人表現,說明寶寶生長迅猛
    ④胸圍:反映了嬰兒胸廓以及胸背肌肉發育的指標,出生時比頭圍略小,當寶寶1歲時胸圍值基本等於頭圍值,之後就會開始超過頭圍值。以上幾個發育指標中,媽媽往往最關心的就是寶寶身高,因為身高的改變往往在生活中最容易被發現。
  • 1歲內寶寶4項重要指標,出現3種折磨人表現,說明寶寶生長迅猛
    ④胸圍:反映了嬰兒胸廓以及胸背肌肉發育的指標,出生時比頭圍略小,當寶寶1歲時胸圍值基本等於頭圍值,之後就會開始超過頭圍值。以上幾個發育指標中,媽媽往往最關心的就是寶寶身高,因為身高的改變往往在生活中最容易被發現。
  • 「臭臉寶寶」出生照火了,剛出生就怒瞪醫生,網友:萌翻了
    寶寶剛出生時,脫離了熟悉的子宮環境,忽然接觸到陌生的外部環境,可能會有不同的表情。但剛出生的寶寶就有豐富的表情,可能會嚇壞父母。 為什麼寶寶剛出生時不哭?
  • 寶寶剛出生,首先要做好這些事
    ☆產後7天內的乳汁都是初乳,粘稠偏黃,營養價值非常高 2、產後前3天媽媽沒奶很正常 產後前3天,媽媽的乳房都會比較鬆軟,寶寶吸吮乳頭後不會看到乳汁滴落,甚至自己用手擠奶也不一定有乳汁出來,這都是正常的。媽媽們要讓寶寶多吸吮,乳汁就會慢慢變多。
  • 看望剛出生的寶寶,這幾種禮物最好別送,不但尷尬還會顯得無知
    ,選了好幾天才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禮物帶了過去,回家才發覺原來送禮物尤其是看望剛出生的寶寶,帶什麼過去也是一門學問啊,看剛出生的寶寶時,禮物如果送錯了,在親密的朋友也會顯得尷尬和無知。看望剛出生的寶寶,這幾種禮物最好別送,會顯得尷尬和無知1.
  • 孕期胎位正不正,就看寶寶的手腳放在哪裡,在家也能知道
    不知道有沒有孕媽在生完寶寶後,看到自己的寶寶時會很嫌棄,恨不能讓他們再回爐重造一下,因為剛出生的嬰兒是真的很醜。很多媽媽們都以為自己的寶寶生出來能像電視劇裡的寶寶一樣有大大的眼睛、細嫩的皮膚,所以相當於她們被「欺騙」了。電視裡的寶寶都是已經出生了幾個月的,身體形態都已經改變了,並不是剛出生的。
  • 孕期這些指標正常,說明寶寶發育健康,孕媽就不需要太擔心了
    文|好孕姐孕期,每個準媽媽都在心懷期盼的等待自己的寶寶降臨人世,為了讓寶寶安全出生,孕媽會挺著大肚子每隔一段時間去醫院做一次檢查,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每次聽到醫生說寶寶很健康,就如同過了一道難關,感覺如釋重負。
  • 1歲半前的寶寶,出現這13種異常行為要警惕!
    寶寶發育的好不好,家長自己也可以從平時寶寶的言行舉止觀察出來,就像下面這13種行為,如果對應月齡的寶寶有下面這些行為,就說明寶寶可能發育有問題,家長需要警惕了!【3個月寶寶】3、運動發育落後寶貝在3個月時,頸部還軟綿無力,3個月以後俯臥不能抬頭,雙手總是握拳狀,還伴有其他運動發育落後的表現。不注意別人說話,不看周圍物品或對周圍聲音無反應,不敏感,見到親人不會笑,沒有什麼反應。
  • 1歲半前的寶寶,出現這13種異常行為要警惕!
    寶寶發育的好不好,家長自己也可以從平時寶寶的言行舉止觀察出來,就像下面這13種行為,如果對應月齡的寶寶有下面這些行為,就說明寶寶可能發育有問題,家長需要警惕了!【3個月寶寶】3、運動發育落後寶貝在3個月時,頸部還軟綿無力,3個月以後俯臥不能抬頭,雙手總是握拳狀,還伴有其他運動發育落後的表現。不注意別人說話,不看周圍物品或對周圍聲音無反應,不敏感,見到親人不會笑,沒有什麼反應。
  • 寶寶剛出生就會走路、遊泳?細數這些寶寶剛出生就會的本事!
    近期,一則「剛出生的寶寶就會行走」的視頻又在網絡上小躁動了一段時間。一時間,網上到處充斥著「真的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實乃驚為天人」,「此娃長大必成大事」之類的評論。但我們一看,這不過就是新生兒的一個正常反應而已,著實和「天人」沒半毛錢關係。在醫學上,我們把它稱之為,踏步反射。它也叫行下步反射。當寶寶被豎抱起,腳接觸到地面上時,他會做出邁步子的動作。
  • 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關鍵要看5個指標
    假如只是短暫的過度餵養(或是吃得過撐),那麼首先就是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容易出現腹瀉、吐奶等現象。另外,此時寶寶身上的血液會集中到消化道附近,導致心臟和大腦的供血量不足,進而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如果寶寶已經長期處於過度餵養狀態,本身已經出現了肥胖問題。
  • 如何判斷0~1歲寶寶這樣做是正常或異常?兒科醫師來解答!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正是爸媽們最手忙腳亂的時候,很多人因為不清楚孩子的成長進程,一發現寶寶有異常行為就開始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或有問題。本文列出0~1歲成長的4大關鍵期,深入剖析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發展以及可能出現的病態表現。還在疑惑寶寶這樣做是正常或異常?快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 出生2小時的寶寶,竟然心梗了
    當肺動脈壓力超過主動脈時,左向右分流明顯減少或停止,產生肺動脈血流逆向分流入降主動脈,患兒出現差異性發紺,左上肢有輕度紫青,右上肢正常,下半身青紫,呈現雙下肢重於雙上肢,左上肢重於右上肢,即差異性紫紺。然而,該患者剛出生2小時,即使存在動脈導管未閉也不太可能如此短時間就出現右向左分流。
  • 黃疸照藍光對寶寶有影響嗎?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會有黃疸
    一些寶寶出生不久,媽媽會發現寶寶膚色會越來越黃,且眼白也變黃了,導致新手爸爸媽媽們十分恐慌,立馬帶著寶寶上醫院,這才發現是黃疸導致,且有些寶寶還需要照藍光治療,那麼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照藍光對寶寶有影響嗎?
  • 母乳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5個指標來判斷,新手媽媽不用慌
    沒吃飽又擔心孩子會餓,營養不能補充到位,又怕吃多了孩子會不舒服。想要判斷母乳寶寶到底吃沒吃飽,這5個指標可以供寶媽們參考:第一個指標:寶寶的反應是否滿足寶寶飢餓肯定第一反應就是用哭鬧來提示媽媽自己需要吃東西了。
  • 寶寶一歲了還沒長牙,正常嗎?看完你就有答案了
    最近,吉林松原的一位剛出生的小寶寶竟然自帶2顆超萌小白牙,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好奇與討論。 下頜的乳中切牙是嬰兒口腔內最早萌出的牙齒,在4-17個月萌出都是正常的。乳牙的萌出將一直持續到2歲半左右,這段時間是乳牙從開始萌出至完全萌出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媽媽們尤其要重視維護寶寶的口腔健康。 在牙齒剛開始萌出階段,寶媽們可以在寶寶喝完奶後給寶寶餵一些清水,用紗布或者指套輕輕擦拭寶寶新長出的牙齒,以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