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十大舉措支持「出口轉內銷」,但外貿企業「回流」還有這些...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史亞娟 中外管理雜誌

為更好地幫助外貿中小企業紓困,電商平臺究竟能提供哪些思路?除了電商賦能,外貿製造業轉內銷自救,更需要補足的短板是什麼?

文:本刊記者 史亞娟 責任編輯:李靖

6月23日,新華社《國務院發布十條舉措支持出口轉內銷》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

文章稱: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等方面推出十條舉措,力挺出口產品轉內銷。

如今,這是外銷受阻、內需萎縮背景下出臺的重要激勵政策。正如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張力所言:「全球疫情仍在惡化,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需求急劇萎縮。雖然一些國家和地區『帶疫解封』,但需求恢復仍需時日,中國外貿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時下,適逢「6·18」年中大促告捷,作為疫情時代的第一個電商購物節,這次「6·18」被順理成章地注入了促消費、釋放內需的期望。

那麼,在如今供應回流、內需萎縮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需要哪些新的思路紓困自救?亟需補足的短板又是什麼?《中外管理》專訪了一系列外貿企業經營者,以及麟璽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雪濤、調皮電商創始人馮華魁、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師葛甲,以饗讀者。

1

外貿、內銷一起做,更容易渡過眼下難關

「訂單流失是眼下最崩潰的事,單子接了,料也備了,加班加點地把貨趕出來,就怕客戶突然通知說不要了……以前都是客戶催我們交貨,現在上遊需求萎縮,不僅在手訂單被取消,想籤新訂單也不容易。」台州金珏網布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國浦對《中外管理》說。

蔡國浦只是深陷困境的中國外貿人的一個縮影。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中美貿易摩擦的雙重影響下,中國外貿企業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戰。

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期間,受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11.54萬億元人民幣,下降4.9%。其中,出口6.2萬億元,下降4.7%;進口5.34萬億元,下降5.2%。

「訂單減少、庫存出不去,我們一直在嘗試自救,什麼網紅帶貨、社群營銷、社交電商、拍抖音,甚至是擺地攤……我們都做了,總不能坐著等死吧?」蔡國浦向《中外管理》坦言。

海外訂單越來越少,外貿人紛紛把希望寄託於內銷之路:有人收效甚微卻依然苦苦堅持,有人小試牛刀後仍心系海外,也有一些貨不對路的「老外貿」,來不及調轉船頭就退出了市場。

蔡國浦所在的台州金珏網布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有著40年歷史的外貿企業,是宜家、惠普、範思哲、耐克等國際企業的穩定供貨商。但蔡國浦近期忙碌的焦點只有一個——去庫存。

「春節前後國外客戶還一直催我們交貨,當時國內疫情嚴重,訂單一直沒能按時交付,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正常生產了,海外疫情又爆發了,近期陸陸續續有海外客戶通知我們取消訂單或延期。」蔡國浦無奈表示。

不過,好在幾年前,蔡國浦就開始嘗試布局國內市場,算是彌補了海外市場的虧損。

「我們不是純做外貿的,也有部分國內客戶。」蔡國浦說:「所以,儘管外貿訂單被取消,但因為從5月份開始我們就加大了內貿供應,所以業績基本能和去年持平,略微還有一些上漲。」

蔡國浦表示:利用內銷去庫存是疫情下很多外貿企業的應急之策。「長期看,外貿、內貿兩條腿走路比較靠譜,因為外貿、內銷一起做,更容易渡過眼下難關。」

2

「一條腿」的外貿企業將最困難

但疫情下,以外貿訂單為主的中國企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也曾是一家口碑不錯的外貿老廠,過去,其生產的毛絨玩具、電動玩具只供應國際大牌。這次因最重要客戶美國品牌寶利「Fossil」全部停止下單,而沒能挺過疫情考驗,資金鍊斷裂後不得不宣布結業。

麟璽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雪濤表示:疫情對於外貿企業的影響是暫時的,在海外疫情嚴重的時期,外貿企業可以把精力更多放在國內,推動國內復工復產,開拓內銷市場的新通路。尤其要以產品的高品質為基礎,逐步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以產品和銷售兩條腿走路的方式養住企業、保存產能。此同時,要密切關注海外市場的變化,時機合適時,重啟海外銷售。

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師葛甲則認為:大部分國內外貿企業只是下遊代工廠而已,就是接訂單,按上遊需求批量生產就可以了。「外貿企業普遍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也沒有建立相應的銷售渠道,轉內銷談何容易?況且外貿轉內貿,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精力去重新布局,『極具成本意識』的外貿人,是不會輕易嘗試的。」

3

外貿企業轉內銷,也必須產業升級!

轉內銷儘管能在危機時刻助外貿企業一臂之力,但風險也是相伴相生的。

葛甲分析:國內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其實已經很高,回遷的外貿企業,必然面臨不亞於國際市場的競爭環境。如果只為了應對一時之需而轉向內銷,對國內市場並不真正熟悉,那這種轉內銷失敗的概率也是比較大的。

「由此看來,因為海外需求不足、訂單減少,就想著把一些過剩產能轉移到國內市場來消化,理論上行得通,但實際上,最終能被國內市場接納的低端產能比例不會很大。」葛甲認為,「服裝、鞋帽、紡織工藝等低端產能,在國內的需求,已經沒有辦法繼續擴張。比如一家生產墩布的外貿企業,品質再好,再怎麼在電商平臺上搞促銷,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有限的。」

但如果這家企業研發的是一款「智能拖布」,就可以帶動一部分需求了,因為這類產品在市場中是稀缺的,本身就具有很大不可替代性。

「所以,外貿轉內銷的唯一路徑,是進行工業製造升級和產品升級,電商只是一個銷售平臺,銷售平臺不能引導需求,也不能引導消費,它只是順應需求、順應消費的渠道而已。」葛甲表示,「升級就是調整生產和商業模式,比如你是做聖誕樹的,以前純手工生產,現在可以用機器取代,把原材料倒入磨具後,出來的就是成品;隨後,機器打包、物流車運往港口,產品直接就銷往了海外市場。因為生產流程實現了自動化和機器化,所以你的成本控制能力無疑是強的,在客戶那裡自然就有了比較優勢。」

流程製造環節可以升級,那市場相對飽和的工業製成品如何升級呢?

葛甲表示:服裝、玩具等低端產能一樣可以通過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來獲得高附加值。他介紹,廣東一帶的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工廠,由於以前常年為LV、愛馬仕、Burberry等知名品牌做代工,已經具備一定的優質生產工藝和設計能力,部分工廠的生產研發能力,甚至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具備研發能力的ODM,通常都會憑藉自己的設計能力,去奢侈品品牌那裡爭取訂單。比如LV要生產一種款式的服裝,ODM工廠就會拿著自己的設計方案去競標,競標成功了,LV就把訂單給它做。ODM早已擺脫代工身份,屬於傳統工業品市場相對稀缺的高端產能。」他說。

還有一種「偽ODM工廠」,長期從事利潤空間較小的生產、加工、組裝等工作,因為不具備任何研發能力,只能照著上遊需求批量生產,附加值較低。「這類純做代工的『ODM』,無法充分發揮工廠的產能,也最容易被市場淘汰……這就是一個行業兩類工廠的不同命運,對於產能回遷的外貿行業具有啟示。」葛甲強調道。

4

線上營銷成本,是最大攔路虎

為了清庫存、儘快回籠資金,線上平臺成為外貿企業轉內銷的主要渠道,但高企的營銷費用,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蔡國浦很早就布局轉內銷了,在阿里巴巴國際站、1688阿里巴巴採購批發網、拼多多等平臺上都開設了網店。只不過,如果沒有平臺推廣,網店的銷量天差地別。

「以淘寶為例,現在淘寶流量基本都傾斜給頭部商家,如果不是排名前5,壓根沒有客戶進你的店鋪買東西;抖音、快手的獲客成本更高,比如在抖音上充值100元,差不多有2-3名客戶成交,但引流的成本遠遠超過了賣產品的利潤。」蔡國浦說,「線上平臺推廣預算費用入不敷出,這點大家心裡都明白,無非想花錢刷點單量、賺點好評。」

溫州諾華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燕雙則嘗試在抖音上做推廣,初步溝通後,他發現抖音官方廣告推廣費用也很高,主要有兩種付費方式:一是以商品售價的15%作為佣金抽成。二是按播放量計費,基本上1個人1元錢。「推100個人,成本就要100元,但這些人裡面能有多少成交客戶?很難說。」

「找主播帶貨就更貴了,很多時候就是花錢賺個吆喝,沒有太大效果。」李燕雙後來反省:「我們是智能電工類產品工廠,要求購買者具有一定的DIY能力,而國人的動手能力普遍不強,所以社區平臺、直播帶貨這種線上銷售,對於我們這種專業且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資料銷售,並不適合。」

李燕雙表示:這樣算下來,我們不會再找抖音推廣了,我們的業務大多在海外,疫情中訂單受到了一些影響,但總體還好;今年已經陸續收回很多國內渠道的投資,適用於國內平臺的運營渠道一直沒有建立起來。

而蔡國浦今年則專門組建了一個網際網路營銷團隊,他打算從頭做起,先做自媒體,然後帶貨。蔡國浦也會鼓勵團隊定期原創一些主題短視頻,在抖音上與網友互動,不僅能維持熱度,有時也會帶動一些小銷量。「真正想長期做這個生意(內銷),就要自己慢慢摸索、不斷嘗試,關鍵要跟上潮流,哪怕失敗了,也為以後積累了寶貴經驗。」

5

外貿企業如何借力電商平臺做國內品牌?

當外貿企業被迫做起國內電商,在各個平臺開出線上店鋪時,面對的是一個個C端消費者。缺少「國內消費者洞察」,也在國內消費者心智中缺乏一定的品牌認知度,這是習慣了做to B生意的外貿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而僅靠其自身,往往很難跨過這一鴻溝,因此,和擁有豐富消費數據的電商平臺合作,就變得必要。

事實上,3月以來,京東、拼多多、阿里巴巴陸續出臺了支持外貿工廠轉內銷的政策,對外貿轉內銷企業提供技術、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幫助企業精準定位,直通消費者。「6·18」期間,為了更好地幫助遭遇「訂單荒」的外貿中小企業,阿里巴巴推出了「春雷計劃」,除了助力出海,還將通過數位化手段助其速擴展內銷批發市場。

那麼,外貿企業在借力電商平臺打造品牌的過程中,最應該注意什麼?

「品牌的打造是一件需要長久投入的事,外貿企業不要指望一兩年就把一個外貿商品做成品牌,這不現實。而打造品牌最關鍵的,是要提高溢價,切不可陷入電商平臺低溢價模式的陷阱。」調皮電商創始人馮華魁向《中外管理》提醒,「在『淘寶特價』、拼多多上調低定價,儘可能地去推動銷量,只是外貿轉內銷短期去庫存之舉,要打造品牌,就得逐漸把溢價拉起來,不然你的價格會被打得越來越低……最後消失,何談做品牌?」

所以,外貿企業在和平臺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

馮華魁解釋:如果你想要利潤,那就圍繞利潤這件事去控制投入產出比;如果你想要品牌,那就要在銷量或規模上hold住,因為追求銷量勢必拉低價格,今天奔著翻三倍,明天奔著翻五倍,可能翻著翻著就從平臺消失了。而且,推廣品牌不能盯著一個平臺做,要在多個平臺同時推廣,一個平臺是打造不出品牌的,以前火爆的「淘品牌」,現在留下的有幾個?

「在網際網路上做品牌,從來都是靠著過硬的產品品質,再加上平臺賦能。而平臺賦能,也只是數據和流量傾斜,但現在流量又是如此稀缺、如此昂貴。所以,還是建議外貿轉內銷的中小企業建立自己的營銷團隊,去細水長流地推廣自己的品牌。」馮華魁建議:「品牌建設有它的規律性,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口碑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品牌溢價不會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不要過於依賴平臺給的流量支持,或寄希望於地方政府的穿針引線,這些外力其實都不起主導作用。」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訂閱諮詢:國宏老師 010-88232893,微信:13611104780

原標題:《國務院十大舉措支持「出口轉內銷」,但外貿企業「回流」還有這些挑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出口轉內銷成大勢 外貿企業都在忙著「轉」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選擇。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政策、標準和渠道等方面積極突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取得積極成效。出口產品轉內銷在給外貿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外貿企業加速助力雙循環、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新措出臺支持皖企出口轉內銷 幫扶外貿企業渡難關
    日前,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強化財稅支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搭建出口轉內銷平臺、支持融入國內產業鏈、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外貿企業:寧夏出臺8條措施支持外貿出口產品轉內銷
    12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政策措施》,從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產銷融合發展、發揮投資帶動作用、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做好金融服務和支持、強化財稅政策支持等8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支持措施
  • 安徽出臺8條舉措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據安徽省商務廳消息,日前,安徽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出臺,將有利於安徽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有利於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原標題: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
  • 出口轉內銷迎來政策套餐
    4月以來,和許多外貿同行一樣,李莉開始關注國內的市場機會。「在國內幾個主流的電商平臺上都註冊了帳號,但情況也不理想。」今年以來,「出口轉內銷」成為外貿領域的熱詞,眾多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明顯提速。但對於習慣國外市場的外貿行業而言,轉向國內市場還有大量「功課」要做。如何調整產品結構、如何新建銷售網絡?不少人和李莉一樣,一切從頭開始,難度可想而知。
  • 新措出臺支持皖企出口轉內銷
    日前,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強化財稅支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搭建出口轉內銷平臺、支持融入國內產業鏈、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本報記者 趙覺珵 在不久前的「雙十一」中,一批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在今年的電商購物節中嶄露頭角,小到一支牙刷、一根原子筆,大到一臺料理機、一張床墊,源源不斷地從工廠發往全國各地。不少業內人士注意到,這些廠商原本是外貿企業,很多「爆款」產品也是「出口轉內銷」。
  • 今非昔比,外貿企業都在忙著「轉」
    ■ 本報記者 吳 力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選擇。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政策、標準和渠道等方面積極突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取得積極成效。
  • 出口轉內銷!焦作羊剪絨外貿企業溫暖千萬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 通訊員 李秋10月26日,由省商務廳主辦的「外貿精品惠中原羊剪絨溫暖千萬家」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系列活動在焦作市孟州啟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省外貿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舉辦本次出口產品轉內銷活動,既是做好「六穩」「六保」的重要支撐,也是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
  • 商務部召開網上專題發布會 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穩外貿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要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6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為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實施意見》的背景、工作原則和主要內容。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本報記者 趙覺珵在不久前的「雙十一」中,一批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在今年的電商購物節中嶄露頭角,小到一支牙刷、一根原子筆,大到一臺料理機、一張床墊,源源不斷地從工廠發往全國各地。不少業內人士注意到,這些廠商原本是外貿企業,很多「爆款」產品也是「出口轉內銷」。
  • 石家莊市外貿出口轉內銷展銷會開幕
    8月12日上午,由石家莊市商務局、石家莊市貿促會共同主辦的「石家莊市外貿出口轉內銷展銷會」在民族路步行街開幕。圍繞「外貿優品匯 繁華步行街」的主題,展銷會積極搭建平臺,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緩解當前困難,激活消費潛力。
  • ...外貿優品匯 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杭州站)活動周盛裝...
    當高品位步行街遇上高品質外貿優品,會碰撞出怎樣火花?今天上午,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 「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杭州站)活動周在杭州湖濱步行街啟動。作為倡議發起方之一,斑馬會員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致力於推進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工廠定製化模式,摒棄了傳統電商電商平臺過於複雜的運營體系和進入門檻,這使得外貿企業與電商平臺的合作難度大大降低,能夠有力推動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戰略轉型進程。」
  • 外貿企業要在「轉」字上下功夫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政府引導、落實企業主體、地方政府屬地責任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可謂直擊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要害」。對於「出口轉內銷」,廣大外貿企業並不陌生。回顧我國外貿發展歷程,鼓勵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並不鮮見,特別是在外貿出口遇冷的年份,這一舉措常常會被提及,當時很多企業的做法,大多是把外貿尾單轉移到國內市場銷售。然而,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外需市場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增添新的內涵。
  • 出口產品怎麼轉內銷?解釋來了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商務部等多部委6月30日表示,將從加快市場準入、拓寬支持渠道等方面,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簡化內銷產品認證程序 放寬內銷徵稅時限商務部調查顯示,當前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積極性上升,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是部分產品的國內外標準不同。
  • 阿里巴巴、順聯動力等12家企業共同發起「服務全國外貿企業轉內銷...
    為落實《國 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做好「六穩」和「六保」工作。7月25日,由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活動在杭啟動。阿里巴巴集團、順聯動力等電商企業重點參與支持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利用高品位步行街在品牌集聚、渠道融合、市場人氣等方面的優勢,打造優質外貿產品集中展示與銷售的平臺,拓寬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內銷渠道。
  • 阿里巴巴斑馬會員華潤萬家等聯合發起「服務全國外貿企業轉內銷...
    ,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杭州站)活動在杭州湖濱步行街啟動。   服務全國外貿企業轉內銷   阿里巴巴、斑馬會員、華潤萬家、沃爾瑪等12家電商、商超及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登臺共同發表"服務全國外貿企業轉內銷倡議"。
  • 出口轉內銷 「轉」出新機遇 - 安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的政策措施支持下,一些外貿企業開始著力出口轉內銷,嘗試「兩條腿走路」。從各地近期發布的數據來看,出口轉內銷成效正在顯現。但還有一些企業存在「想轉不敢轉」「想轉轉不了」的情況,背後原因來自多方面。
  • 石家莊市外貿出口轉內銷展銷會啟幕
    8月12日上午11點,石家莊市商務局、石家莊市貿促會共同主辦的民族路步行街「外貿優品匯,繁華步行街」出口轉內銷展銷會正式開啟。據悉,本屆展銷會為期5天,展區面積近2000平方米,參展外貿企業近百家,產品2000餘種,是河北省舉辦的首場出口轉內銷展銷活動,也是石家莊市民族路步行街列入商務部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試點以來,第一個大型內外貿結合的展銷會活動,旨在推動參展參會外貿企業、採購商家、消費者匯聚共識、融合商機、提振消費,協力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