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湖口一村民又捕獲紅色鱔魚!據說這種機率為千萬分之一

2021-02-27 湖口微來往
深夜十點夜聽湖口家鄉事☀  關注湖口微來往,一個有態度的平臺,一個10萬湖口人,深夜十點,陪你一起夜聽湖口家鄉事的平臺! 

在大自然的世界,

存在著很多稀奇古怪的動物。

很多就算去到當地也可能沒機會遇到,

這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特別長相,

有些令人喜愛,有些令人覺得毛骨悚然

    今天,馬影鎮一位村民告訴我們,他在捕黃鱔時,意外的得到一條橘紅色的黃鱔,和大多數青黃色黃鱔相比,這條黃鱔看起來有點瘮人,都不敢吃它了...

    無獨有偶,早在2016年6月,當時城山鎮一村民在樂港野外也抓了一條紅色的黃鱔,由於從來沒有見過這個顏色的鱔魚,因此,當這條鱔魚出現在他面前時,讓他覺得非常奇怪,村裡活了七八十年的老人都沒見過。

小編查閱網絡:

據鳳凰網2015年報導,據其分析,黃鱔變色原因較複雜,可能是受精、排卵或孵化過程中,受外界的刺激導致基因發生變異。此外,生存環境、飲食狀況也會對變色產生一定的影響。據相關資料表明,這種變色的情況比較罕見,發生機率為千萬分之一。同時提醒廣大市民,對於這種顏色鮮豔的鱔魚最好不要食用,建議放生或當觀賞魚飼養。

其實,很多湖口人

小時候一定做過這種事!

就是——抓!黃!鱔!


抓黃鱔也是一種特殊的娛樂方式,狡猾的黃鱔很難上鉤,即使好不容易上鉤了,一不小心就從手中滑走了,因此,想要抓到滿盆的黃鱔,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呢!




    湖口地區盛產黃鱔、泥鰍,一般為大家所熟知的捕捉方式是:釣黃鱔、照黃鱔。


    根據小編的童年回憶,經常有背著竹筒,自帶探照燈的專業抓黃鱔人士在田間地頭穿梭,這些「神秘人士」就是趁著夜間黃鱔出沒時,將它們一網打盡的。




    記得小時候,田間地頭多的是黃鱔、泥鰍,但那個年代黃鱔的食用價值還未被發現,所以黃鱔、泥鰍等多被餵給家裡的雞鴨。在小編眼裡,那滿滿的可都是食物啊!早年間由於生態環境好,汙染相對也較少,所以黃鱔的生長繁殖迅速,所以那時也是一抓一大把。


湖口除了釣黃鱔、照黃鱔,還有一種就是利用彎簏捕捉黃鱔、泥鰍。




大部分人看到此神器的第一反應應該都是:

這不就是一個普通的竹筒嗎?

你認識這個極賦古早味的老物件嗎?



    彎簏共分兩節,呈丁字形直彎,故稱彎簏。彎簏兩端開口,做有螺旋形進口,使魚類只能進去,不能出來,像小退簏一樣,另一截末端有封蓋,兩節連接處也裝有螺旋形進口,使魚類都集中在內。彎簏較小,口徑一般為8-10釐米。



天吶!

這不就是一個小小的迷宮嗎!

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彎簏是夜間誘捕黃鱔、泥鰍的漁具,使用較為簡單。


首先準備好誘捕食物,誘捕食物一般腥味較重,以蚯蚓為主。打開彎簏封蓋,放入誘捕物,封好封蓋,所有彎簏逐個放好誘捕物後,就可以在水田或淺水溝渠、湖邊安放彎簏,俗稱排彎簏


傍晚前排好彎簏。排彎簏時,把彎簏靠岸邊平放於水中,封蓋節向上斜翹,局部露出水面,保持內有空氣,以免彎簏內魚類死亡。


第二天早晨收彎簏,把彎簏打開封蓋,倒出魚類。當年有職業排彎簏人,以捕黃鱔、泥鰍為生。




    湖口本地使用彎簏捕捉黃鱔、泥鰍較早,從前的彎簏都為竹編製品,20世紀70年代後期,出現塑料包裝帶製成的彎簏,朽腐。90年代後期,竹編彎簏基本消失。目前,本地人排彎簏已很少。


小時候玩過抓黃鱔的小夥伴

舉個爪

文章來源:湖口熱線

相關焦點

  • 漁民捕獲300萬分之一概率的藍色龍蝦(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名美國漁民在新罕布夏州與緬因州的交界海岸上捕獲了一隻罕見的藍色龍蝦,並將其捐贈給了海岸科學中心。據悉,藍色龍蝦出現的機率是300萬分之一。
  • 廣西老鄉捕獲「胳膊粗鱔魚」,稱捕了幾十年魚沒見過,鱔魚精?
    、鯰魚,泥鰍龍蝦、螃蟹等,偶爾也會捕獲黃鱔龜鱉。 ——乍一看去像是兩條大蛇,仔細一看更是目瞪口呆,這竟是兩條「胳膊粗」的大鱔魚,肚皮金黃、魚背卻是烏黑色,他捕魚釣魚幾十年,竟是從未見過這種「鱔魚王」!
  • 駐馬店村民殺雞得雞寶被指價值連城 百萬分之一機率
    駐馬店村民殺雞得雞寶被指價值連城 百萬分之一機率 雞是卵生。地球人都知道。 可是確山縣石滾河鄉辛莊村泊樹窪村村民張愛琴養的一隻母雞,卻直接懷胎孕育了一隻「小雞」。 千百年難解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終於有定論了?! 11月30日,記者得到這個消息,大為驚奇,儘管天色已黑,還是趕忙驅車前往。 經過一路顛簸,摸到辛莊張愛琴家,張愛琴家已圍滿了來看稀奇的村民。
  • 漁夫捕獲亮橙色稀有龍蝦 盤點世界各式各樣的龍蝦(組圖)
    美國一名漁夫同一海域再捕獲亮橙色稀有龍蝦美國緬因州的漁夫比爾 科珀史密斯(Bill Coppersmith)近日捕獲了一隻罕見的亮橙色龍蝦,這是他第二次在該水域捕獲稀有顏色的龍蝦。比爾表示,他是當地時間7月15日在緬因灣抓到的這隻龍蝦。
  • 美漁夫同一海域再捕獲亮橙色稀有龍蝦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聯社7月24日報導,美國緬因州的漁夫比爾•科珀史密斯(Bill Coppersmith)近日捕獲了一隻罕見的亮橙色龍蝦,這是他第二次在該水域捕獲稀有顏色的龍蝦。比爾表示,他是當地時間7月15日在緬因灣抓到的這隻龍蝦。
  • 河溪鎮村民山溝溝裡抓鱔魚,卻意外捕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0月13日,市民王先生在捕抓鱔魚時,意外捕獲一條1.5公斤的娃娃魚,準備適時放歸自然。據王先生介紹,這條娃娃魚是他12日晚間在河溪鎮何家壩一條山溝中意外捕獲的,當時他正在收捕鱔魚的籠子,撈起籠子才發現裡面有一條怪魚,仔細辨認後才發現是一條娃娃魚,因娃娃魚是保護動物。所以,他將娃娃魚帶回家中,將其放在水盆中,供大家參觀,並向鄰居宣傳野生動物的保護常識。希望大家抓到野生保護動物時不要殺不要吃,主動放歸自然。
  • 江蘇老鄉廢棄藕塘裡捕獲紅色「蛇形生物」,傳說裡的血鱔?
    近日,在江蘇鎮江(丹陽)一處廢棄藕塘裡,有老鄉在「捉螃蟹」時,意外捕獲一條罕見的紅色「蛇形生物」……據稱,這條「蛇形生物」是這位老鄉陳師傅前日早上去藕塘裡「起螃蟹籠」時發現的,它同幾隻螃蟹一起被困在紗籠裡,還很鮮活。
  • 美漁民捕獲罕見藍色龍蝦 概率僅為300萬分之1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9日報導,近日,一名美國漁民在新罕布夏州與緬因州的交界海岸上捕獲了一隻罕見的藍色龍蝦,並將其捐贈給了海岸科學中心。據悉,藍色龍蝦出現的機率是300萬分之一。當地時間7月17日,當地捕蝦人格雷格•沃德(Greg Ward)在兩州交界處的海岸上捕獲到了這隻藍色龍蝦。起初在檢查戰利品時,沃德認為自己捕獲的這隻藍色龍蝦患有白化病。
  • 漁民捕獲藍色龍蝦 出現概率200萬分之一
    漁民捕獲藍色龍蝦 出現概率200萬分之一
  • 山東漁民捕獲1.86米巨型「鱔魚王」(組圖)
    隨後,閆慶祿又用尺現場測量這條魚的長度。這條狼牙鱔從頭到尾長度有1.86米,重量達到了26斤,最粗的地方有38釐米。而周圍圍觀的群眾更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鱔魚。據了解,這條魚叫狼牙鱔,也叫「鱔魚」,屬於海鰻的一種,是一種暖水性底層魚類。
  • 麻州漁夫捕獲藍色龍蝦!機率200萬分之一!將捐獻波士頓水族館
    奇異的藍色龍蝦,在正常的紅色龍蝦之中超級醒目。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孕育出各式各樣的生物,尤其是神秘大海裡的驚喜奇遇,總讓人嘆為觀止,有一位幸運漁夫在職業生涯中,兩度捕獲出現機率僅有200萬分之一的超稀有藍色龍蝦,最後他決定捐給水族館展出。印象中的龍蝦都是鮮豔的橘紅色,但你知道也有藍色的龍蝦嗎?根據「DailyMail」報導,美國麻州的漁夫韋恩(WayneNickerson)某天出船時,在一堆捕獲的紅色龍蝦裡赫然發現了一隻亮閃閃的靛藍色龍蝦!
  • 煙臺漁民捕獲巨型「鱔魚王」 長1.86米重26斤
    煙臺漁民捕獲1.86米巨型鱔魚 重26斤煙臺漁民捕獲1.86米巨型鱔魚 重26斤市民直呼罕見12月20日早上6點半左右,出海打漁的煙臺漁民閆慶祿捕撈到一條超級大的狼牙鱔,長1.86米、重達26斤,吸引了市民的圍觀。
  • 英國祖孫三人同一天出生 機率只有6.6萬分之一
    據英國《太陽報》11月5日報導,在英國默西塞德郡伯肯黑德市,一戶人家的祖孫三人擁有同一個生日,這種機率只有6.6萬分之一。  Amy生產當天,一家人原本打算出去吃飯,為她慶祝38歲生日,沒想到她的預產期提前了,在當天上午10點01分生下了Jaxon。Amy從未想過自己以後會和兒子一起過生日。儘管分娩了12個小時,十分辛苦,但對於Amy來說,Jaxon就是今年最棒的生日禮物。(中國青年網編譯報導)
  • 蚌埠一荷塘開出四頭並蒂蓮 生成機率僅二十萬分之一(圖)
    位於曹老集鎮的一處荷花塘最近就開出了這樣的並蒂蓮。8月12日上午,荷塘的主人蔡良運在挑選荷花育種時,在其園內發現了一株千瓣蓮開出了花,由於花朵太沉,花徑已被墜歪在地上。他上前仔細一看,原來一株上開出了4朵花。「千瓣並蒂蓮是花中珍品,其生成的機率僅二十萬分之一。」蔡良運說。
  • 故黃河裡釣條紅色「鱔魚」 專家:最好不要食用
    紅色鱔魚。「真是開眼了,活了半輩子了,第一次見這種紅色的鱔魚。」昨日,家住順河街附近的單師傅在故黃河裡釣魚時意外釣到一條紅色的像蛇一樣的生物。因為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於是就把它捉了回來。帶回家後,鄰居們都圍過來觀看,最後一致認為這是一條紅色的鱔魚。這條鱔魚長約50釐米,滿身都是紅色,顏色非常鮮豔,看起來很是漂亮而且在水盆中不停地遊動,非常活潑。單師傅說,從來沒有見過這個顏色的鱔魚,因此,當這條鱔魚出現在他面前時,把他嚇了一跳,開始還以為是條蛇。拿回家後鄰居們都跑過來看熱鬧。
  • 使用特定道具進化的三種寶可夢,最後一種只有百分之一的機率
    還有三種需要使用自身特定的道具才能完成進化的寶可夢,現在就來看看吧第一種、啃果蟲——豐蜜龍and蘋裹龍啃果蟲,蘋果居寶可夢,是一種生活在蘋果中的小蟲子,只在蘋果上露出了藏在裡面的青蟲的眼睛和尾巴,當寄居的蘋果被吃完就會進化,進化的方向根據蘋果的口味決定,對啃果蟲使用道具「甜甜蘋果」使其進化為「
  • NS寶可夢刷閃常識,熟練掌握這3個竅門,閃光精靈機率翻20倍!
    因為一系列連帶關係,讓這款以培養精靈最終PVP的遊戲變得異常簡單和便捷,可玩性降低後,只能通過收集要素來增加遊戲可玩性,這也是為什麼這款遊戲的閃光精靈機率會這麼高的原因,但是即便玩家擁有所有的刷閃道具,仍然只有1/273的機率。玩家為收集一個閃光精靈動輒花費幾天都是正常的。那麼有沒有什麼刷閃的常識或者小竅門,讓大家的刷閃之路變得輕鬆一些呢?
  • 口袋妖怪Go:超夢(Mewtwo)的捕獲機率被下調,但卻更好抓到了
    值得一說的是,對其捕獲機率的改動是有一定道理的,作為一名EX Raid的Boss,Mewtwo的捕獲機率在這之前是9%。雖然比現在更容易捕獲到Mewtwo,但是EX Raid的進入條件比較高比較難。現在作為「Pokemon Go」普通Raid的Boss,它的捕獲機率被降低到了2%,但在普通常規的Raid可以遇見它,相比以前捕獲次數增加了。
  • 又一所全國一流建設高校為湖口中學授牌!
    又一所全國一流建設高校為湖口中學授牌「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近幾年來,湖口中學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一年一個臺階。學校用心,百姓舒心,領導放心,因而美名遠揚。你看,又有一所全國一流建設高校——長沙理工大學前來為湖口中學授牌。12月11日,長沙理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在湖口中學堅明樓三樓會議室舉行。長沙理工大學電器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夏向陽教授一行,湖口中學校長殷秀生,副校長梅伯深,校務委員、政教處主任楊書勇及辦公室主任王建中等出席了授牌儀式。
  • 從甘蔗到紅糖 江西湖口村民展示傳統手藝
    【小康中國】從甘蔗到紅糖 江西湖口村民展示傳統手藝  每年入冬之後,在位於鄱陽湖畔的江西省湖口縣徐蘭峰舍村,村民們都要忙碌著收甘蔗、榨甘蔗、熬紅糖。  該村自古就有榨紅糖的歷史,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榨紅糖。村民徐會清自小看著父母辛勤製糖的身影,也習得了父母的製糖手藝,成為遠近聞名的製糖能手。他為了傳承這一傳統手藝,創辦紅糖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