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宅後院的殘牆斷瓦中,夾縫裡往往長出雜草,偶爾有一抹豔色,是獨自綻放的小野花。
全球最大的賭城,從來只展示給世人以繁華,奢靡,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形象。
眾人對各大娛樂場熟悉無比,可澳門最南端的路環島卻鮮有人知。
沉淪澳門十多年,我也一直沒去過路環,直到2018年初,我因為要探望一位朋友,初次踏上了路環的土地。
老葡京酒店門口,有個很大的公交站,我坐了26A路,到路環監獄下車。
公交車會經過氹仔,過了巴黎人酒店後,再往南看到很大一個水塘,石排灣水塘,便進入路環地界。
有一棟紅色的大樓格外顯眼,那便是十三第酒店了,當初號稱全澳門最奢華的酒店,如今已成了一個荒唐的笑話。
過了這個大樓,沿途的荒涼盡收眼底,有如內地小縣城的郊區。
澳門唯一的監獄便是路環監獄,崩牙駒當年也是關在這裡。
監獄並不大,門口遞交探監證,開了鐵門,進去後給個牌子掛脖子上,先把隨身物品寄存,有安檢程序的,不準攜帶雜物背包等。
送監的物品,僅限7桶方便麵,8顆水果,兩包透明的蘇打餅乾,無餡的麵包7片。
方便麵只能是海鮮或紅燒味,咖喱和辛辣味的會被拒絕帶入。水果是蘋果或梨或橙,榴槤肯定不行,葡萄也可以,反正上限是8顆。
探監的規矩很多,要先找到義工,讓他轉達服刑人員,把允許探監人的名字寫在申請上,再遞交照片資料申請,隔10天後領取探監證,而且每周限一次,僅1個小時,所以探監的人少,倒是不用排隊。
有時我也想,坐監也許不是壞事,人生到哪裡不是虛度呢?
監獄裡吃的好睡得好,沒事健健身,充實而又愉快,生活毫無壓力,又有什麼不好。
探完朋友後,我閒來無事,步行5分鐘,便去到路環市區。
路環市區灰常小,唯一的亮點是有家出名的餅店,叫安德魯,裡面的麵包咖啡不錯。
吃完麵包,沿著海邊走走,海對面是珠海的橫琴。
往北一點有個觀音廟,沒什麼看頭。
我往南走了,這裡的老街巷裡,雜貨鋪頭讓我有種穿越到民國時期的感覺。
穿過小巷子,有一片明黃色的教堂,聖方濟各聖堂,建於1938年,巴洛克風格,我也沒進去。
教堂前面的兩條長廊,和老金沙出來往星際方向的那個水療,簡直是一模一樣的建築。
再治海邊往南走是十月初五街,走幾步就看到譚公廟了。
聽說香港的筲箕灣也有個譚公廟,香火鼎盛。
澳門譚公廟的人卻是很少,也不要門票,譚公是誰我不知道,也不用拜他,反正就是到處瞎看看。
不過上面寫的開放時間是7:00一18:00,這可不像澳門的生活時間。
路環知名度最高的是黑沙灘,很多人慕名而來,想看看黑色的沙灘是什麼樣的,附近的竹灣酒店,因此而價格虛高還生意不錯。
對於澳門這兩個聞名景點,黑沙灘和大三巴,我點名推薦一下,不要去。
歲月的長河裡,記憶是永痕的烙印,旅遊本身也許是無趣的,有如童年,待時過境遷後,再尋回當時的感覺,才體會出人生滋味。
有時間的話,多出門玩玩走走也好。
此行可成追憶,只是當時惘然。
~~~~~~~~~~~~~~
澳門攻略之: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