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9.4】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歷史進入中古時代

2021-01-11 雨田雜談
羅馬帝國

【史上今日】

公元476年9月4日,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拉維烏斯·羅慕路·奧古斯都』被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威迫退位,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

由於羅馬帝國的在歐洲歷史上中的巨大影響力,所以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歐洲歷史從此進入中古時代。

金幣上的奧古斯都,馬背上的奧多亞克

『中古時代』這個名詞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約從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一千年來的歐洲歷史。中古時代的開始,標示著西羅馬帝國的衰落,而中古時代的結束,則指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重生)的開始。

【永恆之城--羅馬】

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世界地圖上的義大利

義大利地圖上的羅馬

羅馬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

羅馬夜景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1453年)』三個階段。

【羅馬王國】

羅馬王政時代是在公元前753年到前509年羅馬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人們一般稱呼這個時期的羅馬為羅馬王國。這一時期的古羅馬是一個傳統的君主制國家。

但是歷史學家們對羅馬王國知之甚少,因為當時幾乎沒有任何書面記錄留存下來,今天能看到的資料主要基於傳說。

「母狼乳嬰」,羅馬城建立的美麗傳說

【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暴君『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高傲者塔克文),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

高傲者塔克文,羅馬王政時代第七任君主

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貴族構成。

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意為『至尊、至高無上』。之後建立『元首制』。

屋大維,羅馬帝國第一位元首

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建立了羅馬帝國,羅馬共和時代宣告結束。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音「伏凜」)。

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圖拉真,羅馬帝國皇帝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

穆罕默德二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君主

相關焦點

  • 歐洲中世紀的開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原因是因為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一事件標誌著上古時代的終結,古典文明的毀滅。日耳曼人,也就是拉丁人所稱的「蠻族」進入了歐洲腹地,他們的統治時代來臨了,歐洲開始進入了中世紀的千年文明發展歷程。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要追溯到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這場因為羅馬帝國奴隸制危機而引發的帝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內因,而日耳曼蠻族入侵則是外因,在內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羅馬帝國走向了衰亡。公元374年匈人入侵引起歐洲一連串的民族遷徙,拉開了「日耳曼民族大遷徙」的序幕。
  • 從全球史視野入手,重審「皮朗命題」在中古時代的適用性與新概念!
    比利時學者亨利·皮朗(1862—1935)和他的《穆罕默德與查理曼》英譯本序言:西羅馬帝國滅亡一直被傳統史學解釋認為是中古時代開始的標誌,但是自亨利·皮朗提出著名的"皮朗命題"以來,學界逐漸出現了從晚期古典到後古典轉型的新的史學視角。
  • 帝國的終結: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公元476年9月4日,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羅馬僱傭兵領袖奧多亞克逼迫退位,奧多亞克在軍隊的支持下自立為王。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是存在於公元395年到公元476年之間的國家。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後,位處西部的即為西羅馬帝國,而東部最後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帝國)。
  • 西羅馬帝國滅亡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羅馬人從臺伯河岸七丘之城起家,歷時1000多年,建立了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代表了古代西方文明的最高成就,乃世界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帝國之一。全盛時代,羅馬帝國佔地一千多萬平方公裡,人口近一億。公元2世紀末期至3世紀末期,羅馬爆發了軍事、經濟、政治等全面大危機,走向衰敗。
  • 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皇帝
    西羅馬帝國 霍諾裡烏斯 全名: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留 生卒年:公元384年~公元423年 父:狄奧多西一世 母:艾麗婭
  •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
  • 羅馬史綱:西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
    《羅馬史綱》第三單元學習 - 帝國時代  今日主題:西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  丨知識要點:  1、羅馬帝國「最後的羅馬人   4-5世紀的羅馬軍隊 已經完全成為一支大雜燴  要解燃眉之急,怎麼辦呢?沒有自由農,還有奴隸啊。斯提利科就下了狠招,徵召奴隸加入軍隊,參軍的奴隸馬上獲得自由身。
  • 戰爭史上,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拜佔庭人是如何反應的?
    首先,西羅馬帝國是什麼時候滅亡的?問題是典型的現代思維,意味著西羅馬帝國在某種的災難性事件。就像亞特蘭蒂斯事件是一個神話,羅馬帝國的「衰落」也是一個神話。換句話說,雖然西羅馬帝國確實消失了,但它並不是突然消失的。相反,它是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逐漸發生的。
  • 讀書筆記(克裡特文明到西羅馬帝國滅亡)
    而愛琴文明包括了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兩個時期,指公元前3500年至前1100年位於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各島、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以西這部分區域所出現的古代歐洲文明,因此也被稱為克裡特-邁錫尼文明。
  • 西羅馬帝國是怎樣滅亡的(上)
    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又被歷史學家稱為拜佔庭帝國,直到1453年才滅亡。西羅馬帝國的羅馬城,在她的最後百年中,經歷了兩次大浩劫,一次發生在410年,一次發生在455年。西羅馬帝國就好像一頭年事已高的猛獸,不管其年輕時如何勇猛,但是年紀大了以後總會有各種病痛和不適來犯。
  •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這五個敵人都很厲害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古代羅馬是建於臺伯河岸的一個小城邦,經過長期的對外徵服,逐漸發展成為以地中海為內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奴隸制帝國。古羅馬帝國創造出了璀璨的文明。一、羅馬帝國統治階級日益腐化墮落是其滅亡的最大內在敵人羅馬帝國統治階級日益腐化墮落,道德淪喪,導致爆發全面的社會危機,各種矛盾激化。
  •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觀念的形成
    ⑤      按照近代以來傳統的史學觀點,476年奧古斯都路斯的退位標誌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⑥不過在20世紀初就已有研究者對「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的觀點提出了質疑。魯濱遜在他的論文集《新史學》中探討了當時的研究者們在「西羅馬帝國」這一概念上的誤區。
  • 沉沙新知|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西羅馬中產階級的末日       羅馬從共和時代轉到帝國時代以後,經過大約200年的興盛階段。這200年的羅馬帝國之所以興盛,依靠的是自耕農經濟和城市工商業者的興旺。        在羅馬城市自治制度的基礎上,自耕農和城市工商業者成為羅馬的中產階級,他們是羅馬帝國的支柱。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3
    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3 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美佐利安(馬約裡安,457年 - 461
  • 橫跨亞非歐,地中海為內海的羅馬帝國,為何成殘缺的西羅馬帝國
    西方的神話歷史當中,地中海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希臘、波斯、印度、埃及等國有著重要意義。羅馬帝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地中海是它的內海,雄霸一方,橫行一時。可在令人費解的情況下,竟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本文就是要講,殘缺的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
  • 歐洲中世紀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歐洲的歷史劃分不像中國的朝代更替那樣清晰明了,但也大致劃分為三個時段:一是
  • 歐洲中世紀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嗎?
    歐洲的歷史劃分不像中國的朝代更替那樣清晰明了,但也大致劃分為三個時段:一是古典時期,希臘羅馬的歷史時期;第二階段是
  • 戰史今日:9月4日 西羅馬帝國滅亡
    476年9月4日,日爾曼人僱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作為傀儡的西羅馬皇帝羅慕洛,自立為王,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滅亡。西羅馬帝國原有的版圖在數十年間已被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東哥特人等瓜分佔領。
  • 消失的日耳曼人:滅亡羅馬帝國,跟德國人兩碼事,如何走向滅亡?
    而喜歡世界史以及關注桃花石雜談的朋友恐怕都知道,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帝國羅馬帝國其實就是亡於日耳曼蠻族的入侵。但恐怕許多朋友不知道的是,雖然德意志人的祖先也源自在羅馬帝國末期遷入羅馬境內的一些日耳曼蠻族部落,但他們跟滅亡了羅馬的日耳曼人卻是兩碼事。而當時促成羅馬人滅亡的主力日耳曼蠻族部落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其實都已經完全滅絕。那麼這裡面究竟有怎樣的歷史,不同的日耳曼人之間差異究竟何在呢?
  • 變化:後期帝國,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君主政治與帝國統治的加強從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統治起,羅馬進入後期帝國時代。這個時代,羅馬皇帝已不再稱為元首,而稱為「君主」(Dominus)。①到後期帝國時代,共和制國家機構的殘餘最後消失了。這個時代的政權形態稱「君主制,,(Dominatio,Dominate,多米那特)。君主制是帝國奴隸主專政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