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
公元476年9月4日,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拉維烏斯·羅慕路·奧古斯都』被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威迫退位,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
由於羅馬帝國的在歐洲歷史上中的巨大影響力,所以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歐洲歷史從此進入中古時代。
『中古時代』這個名詞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約從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一千年來的歐洲歷史。中古時代的開始,標示著西羅馬帝國的衰落,而中古時代的結束,則指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重生)的開始。
【永恆之城--羅馬】
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羅馬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1453年)』三個階段。
【羅馬王國】
羅馬王政時代是在公元前753年到前509年羅馬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人們一般稱呼這個時期的羅馬為羅馬王國。這一時期的古羅馬是一個傳統的君主制國家。
但是歷史學家們對羅馬王國知之甚少,因為當時幾乎沒有任何書面記錄留存下來,今天能看到的資料主要基於傳說。
【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暴君『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高傲者塔克文),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
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貴族構成。
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意為『至尊、至高無上』。之後建立『元首制』。
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建立了羅馬帝國,羅馬共和時代宣告結束。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音「伏凜」)。
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