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陽江的印象停留在陽江豆豉和十八子菜刀上
完全不知道陽江也是以海鮮聞名的粵西旅遊名地
這次短暫到訪,領略了陽江和海陵島的風光
我們去的這家東平一號是陽江傳統的「漁排」店家
這家店直接面對漁港,二樓眺望遠處風景絕不輸網紅海灘
不同於其他沿海城市的海鮮酒家設置一排魚缸供客人挑選
東平一號甚至設置了大型水槽來保持大魚的鮮活,著實驚人
據說這種習慣最早起源於漁家在淺海劃出一片養殖池用於保持漁獲的鮮度
後來尋覓新鮮海貨的客人都聚集在這類「漁排」周圍,最終形成了東平一號這樣的酒家
吃飯先喝湯,這裡第一道上來的是一個海菜湯,呈現出詭異的紫色
海帶吃起來類似紫菜味道,但是口感又是硬硬的,一條一條仿佛龍鬚菜
湯有明顯的海水味,偏腥,個人並不好接受
豆豉蟶子,果然陽江就是豆豉,這盆菜一上來就是撲鼻的豆豉香味
入口豉香醇厚,爆炒後激發出豆豉的鮮味和發酵味,搭配辣椒一點點刺激性的辣,促進食慾
蟶子本身肉質緊實有嚼勁,完全沒有腥味,品質是很不錯的
合起來雖然整體豆豉味佔了主導,但嚼到後面還有蟶子的貝類香味,可以
叉燒,這裡的菜賣相是真的不敢恭維
不知道為什麼,叉燒幾乎全都是肥瘦分開的,肥的全肥,瘦的全瘦
醬汁甜味中等,醬油味和豉香味比較多,而且勾芡出了比較誇張的厚度,與珠三角區的叉燒區別比較大
豬肉本身肉香沉穩濃鬱,只不過單吃肥肉或者瘦肉都很難受,不得不自己挑著搭配肥瘦
總體感覺有點像上海吃到的叉燒,上海紅燒肉味,比較奇怪
蒸魚,看起來像某種鯛魚,並不確定
單吃背部的魚肉,口感比較柴,稍顯硬了
但是腹部的肉很有彈性,沒有任何腥味,淡淡的清甜和海水味讓我相信這應該就是一條鯛魚,非常新鮮
遺憾的是這家所做的調味就是蔥花油潑再加上蒸魚豉油,過於簡單,和自家蒸魚沒有任何區別
魚新鮮自然是好,要讓魚更好吃才是店家應該做的啊
就這,家裡也能做出來的一樣的味道,我個人是不滿意的
鱔魚苗,一條條看起來像是銀魚一樣,又或者說像是一盤炒麵
實際吃起來是炸肉乾、烤肉乾的口感,硬硬的脆脆的,有些油炸的香味,沒有油膩感
調味是胡椒和有些沙沙的鹽的顆粒,看著有蔥但基本沒什麼香味,挺一般的
從口感來說,很獨特很有意思,味道也就是鹽和胡椒的原味,比較下酒
蒸蝦,蝦劈成兩半去掉了蝦線,處理得比較乾淨利落
遺憾蝦味完全被蒜蓉掩蓋,無論是聞起來還是入口全是大蒜味
蝦本身的鮮味沒有,口感有彈性,有一點點甜味,僅此而已
扇貝,和蝦一樣,這也一如既往還是全都蒜蓉味,燒烤攤千篇一律蒜蓉粉絲調味料的味道
扇貝肉質Q彈,咬下去彈牙,有海鮮味,還不錯
但是這個調味真的玷汙了這顆新鮮扇貝
炒魷魚再次用到了豆豉和辣椒,依舊是強烈的豆豉香,豆子味超級重
不同的是,這道菜鹹得驚人,幾乎是三塊魷魚一碗飯的程度
魷魚非常彈性,脆脆的口感,但是全是鹽味,已經分辨不出魷魚本身的味道了
花蟹,依舊是八月上旬的蟹,肉質並不那麼飽滿
畢竟換殼季,稍有些空
蟹本身的蟹味相對比較重,特別是黃的部分,僅限於有黃的那幾隻
蟹肉口感紋理清晰,甜味明顯,完全不腥,東西是真的不錯
蝦醬炒飯,在街邊看到過賣蝦醬的大媽,陽江的蝦醬看起來和韓國的也挺像
實際吃起來,這蝦醬有非常重、非常濃鬱的甲殼類動物味道,蝦的發酵味、醬的鮮味和重口的感覺比韓國還要強,相當刺激
這家用豬肉和蔥爆炒出的香味與蝦醬抗衡,得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平衡點
炒飯的鍋巴香氣也還是比較到位的,只要接受了蝦醬的烈,還是蠻好吃的
總結
陽江這邊似乎習慣給每位上一碟蘸料,這加給的是蒜、醬油和香油
在海陵島上吃了,海鮮真的不錯,但做得過於一般,一般到完全不想寫文章
東平一號這家,進店就被超級豪華魚缸震撼,有逛水族館的味道了
料理手法雖然依舊不能讓我滿意,但在陽江大概算是用心的了
還是去海陵島看看海玩玩水吧,旅遊景點就不要多想了
地址:東平一號漁排
人均;約120元
廣東省還想去雷州半島
還有客家人的地盤沒去過
客家鹽焗雞
湛江生蠔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