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今年大寒在什麼時候?冷嗎?

2020-12-07 老杜說俗語

導語: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今年大寒在什麼時候?冷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

這裡的「月中」指的是臘月的中旬,大家都知道,大寒一般是在每年陽曆的1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一般是處在農曆的臘月中,臘月就在農曆的十二月,老百姓又將這個臘月劃分為月頭、月中、月尾三個階段。所以「大寒在月中」的意思就是說,大寒的這一天,如果在農曆臘月的月頭,這就說明到明年春節的時候就會很冷。

雖然大寒在每年陽曆的時候是比較固定的,但是在陰曆的時間是不定的,如果大寒在臘月的月中的話,那麼到明年春節的只有10到20天的時間,而我們都知道大寒距離冬至是30天,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這樣到明年春節是40-50天的時間,剛好是四九期間,民間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四九的時候還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正好驗證了「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的說法,由此看來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這個說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地域性,地區所處的經緯度不同,冬天的冷暖程度也不一樣,而且因為溫室效應的原因,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幾年的冬天已經沒有前幾年冬天冷了,這也就可能導致過去的很多農事諺語在現代的氣候條件下不再適用。而2019年的大寒是在臘月二十,也就是在臘月的月尾,這也就說明了明年的春節期間並不會很冷。到正月十一就是立春了,已經是要冰雪消融,天氣回暖的時間了,這樣正月就更不會冷了。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今年春節的情況,驗證一下這句俗語是不是符合。

其實這句俗語和「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中,十隻牛欄九個空;冬在尾,凍死鬼」的俗語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冬在頭」的意思就是說,冬至這一天如果是在農曆十一月的月頭,就說明第二年的正月會很暖和,老百姓到了正月就可以把被子賣了去換耕牛了。這也是因為,冬至作為數九天的第一天,如果在十一月月頭的話,那麼到第二年正月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七九的天氣了,七九河開,冬雪消融,天氣回暖,這樣老百姓就不用蓋著厚厚的被子睡覺了,可以賣掉被子買耕牛了。但是,如果這一年的冬至剛好在農曆十一月的月中的話,那麼就預示著明年正月氣候會反常,農民們窮得要把牛賣了,牛欄也就空了。而冬至這天如果是在農曆十一月的月尾,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就還處在四九期間,「三九四九不出手」,天氣還是很冷的,老百性誇張地稱為把小鬼都要凍死了。

小編有話說:俗語,是古時候人們通過對生活和勞作的觀察,發現自然的規律而產生的,在當時用來指導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是經過時間驗證的,並且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入新的知識,不斷接受新的驗證,從而不斷完善,成為指導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因此也有人說諺語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俗語的本質就是對人和自然的各種關係的思考,雖然可能和現在的天氣有一些出入,但是還有著一定的科學價值,所以我們在面對這些諺語的時候,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現實生活去感受諺語的魅力,這樣才能體現出諺語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老農預測來年天氣,準嗎
    農村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兇」,老農預測來年天氣,準嗎老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做人做事要懂得未雨綢繆。對於預測天氣,古人儘管沒有現代的科學技術,但他們卻可以通過世代相傳的經驗和智慧進行天氣預測。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時間:2021-01-14 23: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
  • 農諺「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時最冷?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今年大寒在何時?大寒冷不冷?
    俗語「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今年大寒在何時?大寒冷不冷?歲月無聲無息的從指間縫慢慢的流逝,不知不覺的就快到了大寒的節氣,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的一個節氣,大寒節氣過完就是春節和立春了,同時也代表著一年四季又一個新的輪迴。
  • 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啥時候最冷?過年時會冷嗎
    正是因為冬至節氣在農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是和未來的天氣有關係,比如「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那麼這個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會最冷呢?20年春節冷不冷呢?
  •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時間:2021-01-14 23: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小寒節氣已經過去有幾天了,而在2020年1月20日就要進入三九天了。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時間:2021-01-14 23: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意思很簡單:大寒節氣,詩人把臘酒斟滿酒杯,靠近火爐取火。無事莫開門將大寒的冷描寫的淋漓盡致。大寒是冬春交替的節氣,梅柳待陽春到來。大寒是1月20日,臘月初八,距大寒不過幾天時間。大寒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過了大寒就是春,新節氣輪迴會開始。在大寒節氣中,最適合進補,吃豬牛羊等大肉補身體。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
  • 大寒之後才是立春,今年的大寒是哪一天呢?春節期間會冷嗎?
    大寒之後才是立春,今年的大寒是哪一天呢?春節期間會冷嗎?寒冷的冬天仿佛延續了很長時間,很多人都直呼,冷的受不住了。確實如此,都說,進了九的天氣是最冷的,在1月9日已經迎來最冷的3九天氣。俗話說「熱在中伏,冷在三九」,三九天一到,也就表示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來臨了。那麼這種寒冷到底還要持續多長時間呢?中國有24節氣之分,每個節氣之間相隔15天。而小寒,大寒也是重要的24節氣之一。今年的小寒節氣是2019年1月5日,以此推算的話,我們的大寒節氣就趕在1月20日。正好是農曆十二月十五,也就是臘月十五這天。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大寒凍死在小寒家」,韓國俗語,大寒,小寒,哪個更冷?
    「大寒凍死在小寒家」,韓國俗語雖然,對於中國來說,小寒意味著最冷天氣的開始,但是,在許多地方,小寒並不是最冷的時候,反而是在大寒時節,氣溫降到最低值。小寒在二十四節氣中對應小暑,而大寒在二十四節氣中對應大暑,所以,有大寒、小寒之別。但是,由於中國國土資源廣闊,領土橫跨將近50個維度,所以,具體,大小寒,哪個更冷,不同地區,是不一樣的。
  • 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有道理嗎?今年大寒幹不幹?
    導語: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有道理嗎?今年大寒幹不幹?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要去質疑有關氣候的農村俗語,它比天氣預報還準確,天氣預報能預測是冷冬還是暖冬嗎?某些人說「過了冬天就知道是冷冬還是暖冬了」,呵呵呵呵。有關氣候預測的農村俗語人們長期農業生產實踐的經驗總結,經過長時間反覆驗證才總結出來的。「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俗語: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一籌」
    隨著時間飛快的流逝,一年24個節氣只剩下大寒和小寒兩個節氣了,兩個節氣過完也就代表著漫長寒冷的冬天結束,在農村人們也進入了繁忙的春耕時節。有些在農村會看天氣的老農民說了句俗語「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一籌」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今年大寒是哪天?大寒之後還冷嗎?
    大寒作為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了,過完大寒就是立春了,這也表示又進入下一個輪迴了。那2019年大寒是哪一天?「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啥意思?大寒後還冷嗎?有的人可能會疑惑,每年大寒的時候都是在一月份的時候,怎麼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呢?這是因為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陰曆來指定的,在陽曆一般都是在1月20日左右。
  • 俗語「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過年會冷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過年會冷嗎?今天是2020年1月6日,農曆是臘月十二。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節氣。小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23個,等下一個節氣也就是大寒過完,就該到春節了。二十四節氣跟農曆一樣,都產生於古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大寒過了,冷空氣卻「躲起來」了,今年是「暖冬」?春節會冷嗎?
    然而這本該寒冷的大寒,在今年卻有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與以往截然相反。在大寒這一天,在冷空氣應該要到來的時刻,卻像個頑皮的小孩,不知溜到了何處,與大家玩了個「躲貓貓」,始終沒有出現。天氣的不敢常理出牌讓不少網友都表示非常的疑惑,並紛紛表示:今天是暖冬?那再過段時間的到來的春節還會冷嗎?今天就來說說這奇妙的天氣,感興趣的朋友還請接著往下看。
  • 2020大寒節氣是什麼時候 今年大寒是幾月幾號2020年
    導讀:2020大寒節氣是什麼時候,今年大寒是幾月幾號2020年呢?大寒在每年1月19日至21日之間,2020年的大寒則在1月20日,剛好是在數九寒天之間,其寒冷程度可以想像,那麼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嗎?想知道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