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記者 尤暢 文/攝
陸地面積最小、總面積最大、人口最少……沒有哪一座城市在設立之初就會得到世界高度的關注,沒有哪一座城市雖然空間上離我們有些遙遠,卻讓公眾對它既好奇又充滿期待,唯有三沙。
也正因為此,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三沙市首任市委書記、市長肖傑也就成了各路記者「追逐」的對象,只要他出現在公共場所,他的身邊就少不了記者的身影。
幾經周折,昨天中午,本報記者終於在海南代表團下榻的遠望樓賓館堵到了正在接受央視採訪的肖傑,這位帶來7份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歡迎社會資本投資三沙,並透露「用不了多久」就可去三沙旅遊了。
三沙很快就會開放海上通道,空中通道也將儘快開放
肖傑有著被南海強烈的紫外線照得黝黑的臉龐和沉靜的微笑,每每見到記者,他總會在地圖上指出三沙市的所在位置,介紹三沙的美麗。
在三沙市,有著無數和馬爾地夫一樣的珊瑚環礁、珊瑚小島、珊瑚沙洲和水下礁盤,有著和馬爾地夫一樣的熱帶海洋,一樣的藍天,一樣碧綠的海水,一樣細軟的沙灘,一樣斑斕的魚群。
肖傑說,開發和發展三沙的旅遊是必然的,目前在各方面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在建市後的幾個月裡,三沙市已經馬不停蹄地在給基礎設施「補課」, 完善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中心、海水淡化廠、太陽能發電、碼頭改造等工程。
「用不了多少時間,三沙就會開放海上通道,而空中通道也將儘快開放,到時歡迎大家來三沙旅遊。」肖傑說。
三沙歡迎外來投資,環評將會非常嚴格
採訪肖傑,除了「三沙旅遊」是必問的問題之外,如何在這個中國最年輕的城市、最南端的地級市三沙市投資也是少不了的問題。
在去年的11月,三沙市工商局正式成立,今年1月,首批11家企業已經在三沙市工商局登記註冊,涉及通信、能源、物流等行業,都是比較大的企業。
除能源之外,在海洋漁業及旅遊方面,三沙市還有可能培育發展休閒漁業,並拓展外海和遠洋捕撈;同時,海上運動旅遊、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等也將被重點發展。
但由於三沙市陸地面積小,設點辦公經營對一些企業不具備實際條件,允許企業在三沙註冊,實際經營場所在其他地方。
肖傑說,目前投資三沙的政策、措施還在制定當中,但是企業註冊工作的思路已經有了,「可以註冊在三沙、交稅給三沙、品牌歸三沙,但生產經營的活動以及總部的建設可以放在全國各地。」
肖傑說,未來的三沙需要也歡迎更多的企業進入,來為三沙的資源開發和投資創造條件。
當然,並不是什麼企業都能夠進入三沙市的,要想去三沙市投資,嚴格的環評將會是一道最重要的門檻,不能破壞美麗的生態將會是重中之重。
首次參加兩會,他帶來了7份建議
肖傑除了三沙市首任市委書記、市長的頭銜外,還有一個身份全國人大代表,這次參加兩會,他一共帶來了7份建議,內容涉及政權建設、基礎設施、生態保護、資源開發、綜合執法等內容。
在目前的三沙市,800多位市民最迫切希望改善的是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民生問題,肖傑的大多數建議與此有關:建議國家將三沙的綜合財力補助和項目建設發展納入國家預算和計劃盤子;在三沙規劃建設海上綜合補給基地,建立有效的補給保障線;在海南島規劃建設三沙市戰略後方腹地,依託海南島作為三沙的總後方基地,解決海域面積大,陸地面積少的矛盾。
「三沙市的海域面積廣,陸域面積小,要在茫茫大海進行生態保護,必須要有固定的支點和工作平臺為依託,呵護三沙這片淨土,所以我建議國家設立三沙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環境監測站。」
肖傑說,除此之外,還有一份建議,希望國家有關部門選擇三沙特別是西沙群島作為海洋綜合執法管理的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