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與蕭條 家樂福敗走西安的最後一天

2020-12-19 贏商網

  
  「明天這裡就關門了,不對外營業了。」家樂福西安小寨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超市外部聯營店的銀飾店老闆表示,「我們也得今天就搬走,這裡要重新裝修」。

  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讓西安顯得壓抑。7月16日中午,記者來到家樂福西安小寨店,親身經歷了家樂福西安對外營業的最後一天。這也是家樂福在西安僅存的一家門店,然而現在這家店也要關門了。

  最後的紛亂與蕭條

  在家樂福賣場入口處,零星的幾位市民在進行最後的購買。促銷車上商品雜亂,多是些電熨鬥電飯煲等小型家用電器,很多已被拆出包裝盒,不分種類的混放著。地上到處是成堆空著的紙盒包裝。空曠的超市裡,寥寥幾個未統一著裝的超市工作人員,在進行著最後的銷售和貨物整理。

  三樓一位食品區的稱重員懶懶的告訴記者,這裡明天就關門了。問及沒有賣完的東西怎麼呢?回答說拉到別處去賣。另一位理貨員告知記者,大多數員工都已離職,盤點的工作有些交給從成都調過來的人員進行。

  記者也看到在酒類促銷貨架前,倒是有幾個購買者,標牌上寫著「紅酒七折,白酒八折」。記者就看到一位顧客就購買了五百多的一瓶進口紅酒。家樂福三樓收銀機臺約有35個,今天開放的只有一個,購買者也是寥寥,十分鐘內不過七八人。

  普通積分卡積分失效 儲值兌換現金直至28日

  在家樂福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雖然7月16日停止對外營業,但對於持有家樂福會員卡(儲值)的消費者,可在7月28日前在家樂福三層將卡內金額兌換為現金。但如果消費者持的是普通積分卡,超市不做處理。

  對於家樂福撤出西安的原因,超市行政部人員拒絕接受採訪,記者也一直試著聯繫家樂福上海總部,電話總是無人接聽。

  這已經不是家樂福在西安第一次關店了。2005年12月06日,家樂福西安北大街店正式開業,也標誌著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巨頭正式進駐西安。好景不長,一年後12月31日,這家門店就匆匆宣布停業。家樂福對外的說法是「搬遷」,表示北大街店將搬遷到小寨西路營業。

  「如果家樂福小寨店延續北大街的商品定位和經營思路,穿著舊鞋走著老路,那下一個家樂福店的搬遷地址會使哪裡呢?」 這是國內著名的連鎖零售專家王蓁2007年一篇分析家樂福北大街店搬遷原因結尾。小寨店的關閉不幸讓王蓁言中了,這次是將是退出而不再是所謂的「搬遷」。

  針對家樂福退出西安一事,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劉亞軍7月15日表示,相信家樂福不會退出整個西部,家樂福退出西安屬於個案,不能代表整個趨勢,也不能代表中國的投資環境出現惡化。商務部將鼓勵零售企業到西部和二線城市發展。

  兩月後新人入主 能否吸金拭目以待

  超市外部的聯營店,都已經基本搬空。幾家店鋪的老闆表示,兩個月之後,賣場會重新開業。「但到時候誰來接受就不知道了,可能是超市或者商場吧。」

  記者採訪了近年在西安市場發展迅速的人人樂商業集團一位的工作人員,對於是否會由人人樂接管此地,他表示不是很清楚。

  不知誰能來接手這個家樂福的傷心之地?這裡雖位於人氣急速增長的小寨商圈,但偏離商圈核心,坐落在邊緣地帶,與周圍大型商業配套設施較遠,且周圍缺乏有效購買人群,這也都是家樂福敗走西安的選址癥結。不知後來者能否化地勢的劣勢為優勢,重振周邊人氣。
  (環球網 記者 聶睿 攝影 任鑫恚)

     
  一進門僅看到醒目的告示與通知,覆蓋了曾經的促銷海報。家樂福小寨店從6月28日起即進入「盤點」狀態,營業時間也隨之變更為每日中午11點至下午4點。
  
  7月16日為促銷最後一天的告示
  
  賣場裡燈光昏暗,曾經高懸的大幅廣告牌已經掉了下來,預示著最後的撤離。
  
  家樂福入口處,仍有一些市民在進行最後的購買,促銷車上商品散亂。
  
  空空的貨架和成堆拆下來的貨架零件
  
  通往三層的電梯,往常擺滿促銷品的扶梯旁貨架,空空如也。
  
  三層一掃而空的食品等貨架與高懸的促銷牌形成鮮明的對比。
  
  靠近收銀臺的貨架,用貨架圍出通道。
  
  35個收銀機臺,正常收銀的卻只有一個。
  
  一層的小店鋪都已搬空。一家尚未搬走在做最後甩賣的老闆表示,兩個月之後,賣場會重新開業。

相關焦點

  • 家樂福敗走日本
    經營策略不適應日本商業文化和消費習慣是主因  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公司10日宣布,將在日本的家樂福8個超市以約1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04日元)的價格全部出售給日本離子公司,並從日本全線撤退。家樂福4年前登陸日本時,決意要做日本零售市場的龍頭老大,但其勃勃雄心已被嚴峻的現實擊碎,最後以虧損約3億歐元的代價敗走日本。
  • 家樂福敗走多國
    自2010年7月至今,家樂福已經在中國地區關閉了4家門店,儘管總部給出的原因是「局部調整」、「整體中國戰略不會改變」,但時間的臨近很難讓人不將此與「價格欺詐門」聯繫起來  家樂福敗走多國  《環球》雜誌駐東京記者/馮武勇  駐首爾記者/姬新龍 權香蘭
  • 家樂福「敗走」與「水土不服」無關
    胡宇齊近日,家樂福中國擬將80%的股權售與蘇寧易購,成為又一家被本土新零售企業收購的知名外來商超品牌。消息一出,許多人才恍然發現:似乎已經很久沒看到這家老牌商超的大新聞了。家樂福,歐洲第一大零售商、大賣場模式的「鼻祖」。自1995年進入中國起,便以規模化的產品、舒適的購物環境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引領了行業潮流,開到哪火到哪。2006年,家樂福中國門店數突破100家,成為名副其實的零售霸主。而那段中國商品不甚豐富、商業環境尚不成熟的年代,也成為了眾多傳統零售企業的高光歲月。
  • 家樂福敗走中國,只能怪自己-虎嗅網
    收購完成後,「家樂福中國」這個實體的控股股東就變成了蘇寧,家樂福還留了20%的股份,成了小股東。這基本代表家樂福承認,「靠自己」在中國搞不下去了,不如讓蘇寧來管;留20%可能是覺得中國市場潛力很大,蘇寧要是搞大發了,家樂福作為小股東也有些利益。總體上來說,家樂福這個動作應該算是「敗走中國」。
  • 4年損失3億歐元 家樂福為何敗走日本?
    4年損失3億歐元 家樂福為何敗走日本?  家樂福在日本照搬歐美國家經驗,單純依靠薄利多銷的運營方式,而沒有根據日本不同的商業文化和消費習慣來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   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公司3月10日宣布, 將在日本的家樂福8個超市以約1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04日元)的價格全部出售給日本離子公司,並從日本全線撤退。
  • 從家樂福敗走韓國說開去
    近日,法國最大的國際化企業———家樂福發表《家樂福正式確認撤離韓國》聲明,承認經營失敗,將把32個賣場協商轉讓給韓國本土企業。先是敗走日本,接著又黯然撤走登陸10年的韓國,家樂福可謂在亞洲深陷困局。
  • 以「大」致勝的家樂福,緣何從中國零售之王到敗走中國市場?
    從橫空出世到敗走中國市場 1995年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北京三環邊上,如今老國展中心的南側,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特大型綜合超市——家樂福創益佳商城開業。在那個百姓購物還主要集中在小賣部、雜貨店、批發市場、百貨商店的時代,這家擁有上萬種產品,整齊劃一的商品陳列,一字排開的收銀臺,可以自選貨物賣場的出現,給國人帶來了非同一般的震撼。
  • 家樂福敗走中國啟示錄
    家樂福中國賣出去了。作價48億,許了蘇寧易購。提到家樂福,島友應該不陌生。大賣場模式的鼻祖,在中國有210家分店,為本土大賣場打了樣。只可惜在商業帝國中,一統天下少有,「牆頭變換大王旗」才是常態。如今,家樂福從曾經叱吒風雲的賽道黯然離場,背影稍顯落寞。不過落寞的何止一家。
  • 家樂福敗走中國?蘇寧是否買了個「燙手山芋」
    9月27日早上蘇寧發布公告,已經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自此,家樂福中國正式進入「蘇寧時代」。 這意味: 1、繼美國的亞馬遜、德國的麥德龍、日本的高島屋、韓國的樂天瑪特後,來自法國的零售巨頭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終於敗走。 2、從三個月前蘇寧發布擬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的公告後,蘇寧終於完成了這個吞併野心。
  • 家樂福長春最後一家門店將關門 要徹底退出長春市場?
    繼家樂福春城店、新民店陸續關閉之後,亞泰大街上的家樂福超市已是其在長春僅存的一家店,在聖誕節期間又傳來閉店的消息,讓人多少感覺有些悲涼。作為歐洲第一大超市巨頭的家樂福,為何敗走長春?關於家樂福超市要停業的消息,她間接進行了證實:「超市月底要停業,我們都忙著打包呢。」   對於超市為何要關店,她表示不清楚,只是聽從公司安排過來理貨。   新文化記者試圖採訪家樂福內部工作人員,但是他們對此均諱莫如深。只有一人提到,「不出意外,確實應該是家樂福的最後一家店。」再深入追問時,他就閉口不言了。   不過,超市員工依然正常工作,正常打卡下班。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閉店,如今又一零售巨頭「敗走」中國
    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在我國並不成熟的零售市場上瘋狂吸金。看到兩大巨頭的成功,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來到中國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如今,中國的傳統零售業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嚴酷的寒冬。隨著電商的崛起,各大傳統零售巨頭閉店的閉店,虧損的虧損,倒閉的倒閉,無一倖免遇難。
  • 付一夫:蘇寧刷屏的另一面:家樂福緣何敗走中國?
    日前,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最大股東,而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則降至20%。這是繼今年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後,蘇寧又一次對線下零售資源發起的猛攻。消息一出,立刻刷屏朋友圈,有人驚嘆,有人振奮,有人讚不絕口。
  • 家樂福、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外資企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國內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比如華潤萬家、家樂福、沃爾瑪等品牌。這些超市最近都面臨著「關門大吉」的局面。事實上,早在2014年,就有不少零售巨頭的業績開始走下坡路。在中國有著十年歷史的樂購,在2014年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並將其在中國的全部業務轉手給華潤萬家。樂購退出中國市場不過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隨後便有不少零售企業陸續開始傳出退出中國的消息。
  • 敗走中國一年多後 樂天瑪特活成了什麼樣?網友:真的沒想到
    在電商行業的衝擊下,不少商超都選擇了「賣身」或者敗走。要提及最早一個「敗走」中國的商超,樂天瑪特絕對要算一個。但樂天瑪特卻在一邊賺著中國人的錢,一邊還做著「傷害」中國的事情,最後樂天瑪特遭到了全國的抵制,最後樂天瑪特只能狼狽的「敗走」中國了。
  • 西安的最後一天
    在三秦大地轉了這麼多天,轉眼就到最後一天了。早上和東東起床後先去了灑金橋吃了一碗酸湯水餃,買了一些臘牛肉。回到酒店收拾好東西,退了房,把東西寄存到前臺。打算再出去轉轉,國慶期間,陝西一直都有雨,今天也不例外,看天氣不好我們都帶著傘。
  • 家樂福沃爾瑪相繼敗走韓國(圖)
    素以資金雄厚、國際化經營著稱的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超市連鎖企業紛紛撤出韓國,轉向中國、越南等其他國家。「打敗」這些「恐龍企業」的正是韓國「土生土長」的易買得、衣戀等自主品牌企業,而且這些企業還要在亞洲市場與家樂福等「巨頭」一爭高低。跨國企業的「稱雄神話」在韓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個潮流正在「蔓延」到更多領域。
  • 王蓁:解密家樂福西安北大街店關門之謎
    就在2007年即將到來之際,家樂福西安北大街店卻已於前一天即:2006年12月31日正式撤出了宏府廣場,這一撤出的決定標誌著法國家樂福超市在內陸馳騁十幾年後第一次受挫。雖然目前在家樂福的門店前還在迴避家樂福北大街店的受挫事實,對外只是稱「北大街門店已經移至西安南郊的小寨路門店」。但是這一藉口非常明顯的告知大家,家樂福的北大街店在經過一年的經營之後宣布失敗。
  • 300多億營收的家樂福中國,為何卻只值60億?
    時下快消品市場競爭白熱化,各大巨頭爭相布局「最後一公裡」。在O2O智慧零售的布局中,蘇寧易購圓夢快消品領域場景短板,48億元拿下家樂福中國80%股份。(折算下來,家樂福中國只值60億。)很難想像,一家自1995年進入中國,曾經橫掃中國大陸市場22個省份51個大中城市、擁有210家大型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年入300多億的家樂福中國,在多年的「賣身」傳聞中最終走下「神壇」,敗走中國市場。為什麼家樂福會敗走中國市場,一家年入300多億的企業為什麼只值60億,是蘇寧撿便宜了還是家樂福被迫無奈?
  • 又一日本巨頭「敗走中國」:裁員、閉店,它為何會在中國失利?
    於是出現了一個名詞,叫「敗走中國」。中國似乎正處於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處處皆對手,面面是朋友。外資企業敗走中國的實屬不少,經歷虧損、裁員,直至無奈離場。在本地乃至世界舞臺都熠熠生輝,到了中國卻「水土不服」,比如家樂福、亞馬遜,再例如三星、Oracle。
  • 家樂福大賣場內地首次受挫 西安北大街店關門
    近日,家樂福西安北大街店關門歇業,這是家樂福大賣場在中國內地的第一次受挫。  據知情人士透露,早在06年底,北大街店就貼出了關門歇業的告示,告示文字說明,北大街店已經遷往小寨西路,隨著北大街店的「遷徙」,旁邊的麥當勞也關門了。  而在小寨商圈,家樂福本來就有一家店在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