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北陽明山上的蔣介石來臺後首座官邸——草山行館,佔地4275平方米,為上世紀20年代的日式建築,原本是為了接待日本皇太子裕仁所建。裕仁離臺後,一度被當成日籍名流聚會的溫泉別墅。日本在二戰投降後,草山行館隸屬於臺灣糖業株式會社招待所。
1949年12月,國民黨當局遷臺,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以草山行館為居所,這裡也成為臺灣第一個官邸。1950年5月,士林官邸修建完成後,蔣介石夫婦搬入士林官邸居住,這裡改名為「夏季避暑行館」,亦稱「草山老官邸」。
蔣介石1975年辭世後,草山行館逐漸被荒廢,臺北市文化局著手整修並於2003年開放民眾參觀。2007年4月7日凌晨,草山行館莫名起火,不到1小時的時間,整座建築被焚毀。事情過去後,臺北市政府投入了4000多萬元新臺幣,歷時3年多重建,近日開門迎賓。
為求重現當年草山行館建築本體的空間氛圍與歷史原貌,建築師親赴國民黨中央黨部調閱史料照片,以昔日蔣介石在行館的老照片作為呈現空間形貌的依據。在介壽堂,再現了蔣介石曾經穿過的軍服和結婚禮服,房間的電視機裡,播放的是電視紀錄片《世紀宋美齡》。這裡還展出70餘張珍貴的歷史照片。
草山行館不但擁有湖光山色,也富有人文、社會及歷史意涵,近年來已成為藝術家們喜愛的藝文中心,蔣家遺蹟也成為內地遊客來臺旅遊的熱門景點。
(《人民日報·海外版》1.12 王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