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個普通人,也可以成為作家嗎?

2020-12-19 滴答成長頻道

這個問題,那個接受政府救濟的單親媽媽J·K·羅琳已經很完美的回答了,她創造出了那個成人、兒童都嚮往的世界,而在你心裡,「作家」一詞,如果不是特指那些名垂青史,轟動全球的頂級創作者,肯定你是可以成為的。

多蘿西婭·布蘭德在教授了一段時間的寫作課程後,寫了《成為作家》這本書,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講解了,即使只是普通人,甚至你已經年過半百,也仍然可以經過對自己的訓練,成為一個合格的作家,主要是你,到底想不想。

一、也不是完全沒有門檻,具備這3點,你就可以開始訓練自己成為作家,或者自媒體人了

1.確保你是個有想法的人,而不是行屍走肉

我的意思你一定懂,在這個壓力巨大的年代,我們不得不從事一些我們並不喜歡的工作,從早幹到晚,可能還要加班,有時候一周過去,周末起床,回顧一下一周的生活,覺得自己什麼問題都沒有認真考慮過,就像拉磨的小驢,一直很忙,但是沒有思考過,嗯,這就是「行屍走肉」了。如果你處於這種狀態,要先調整自己,才能考慮成為作家的事情。

所謂「有想法」,也大可不必像我們知道的那些大神一樣,專業精深、驚世駭俗,不必要求自己必須有很成體系的理論,驚天動地的創意,只要有一點點,一點點就可以。同樣的事情,有一點點和別人不同的想法,有一點點思考,就很好。人類的思想一直進步,離不開普通人這些小想法的聚沙成塔,有一點點與眾不同,我們就能為這個世界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只要具備著一點點思考,你就已經一步邁入了作家的門檻。

當然,其他自媒體人也是同理,大家都是在表達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希望能拋磚引玉,對大家有啟發,只是採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有人拍視頻,有人畫畫,有人錄音頻,有人開直播,有人寫作而已。

你可能會懷疑,我可能想法有的,我是個喜歡思考的人,但是我自己想得清楚的,不一定說得明白啊。這個沒關係,這只是技巧,凡是技巧,就可以學習,可以訓練,可以培養。歐美國家很多大學都有寫作學位,系統的教授如何成為作家,也有很多知名作家在大學直接任教,教寫作。我們可以看書、參加培訓、給自己設計專門的訓練,逐步達到近似於專業的水平。

2.確保你是個三觀正的人,不要引導人做不好的事情

每個視頻千萬的瀏覽量,每本書百萬的銷量,任何一種作品,只要被分享,都對人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要成為一個創作者,首先要評估自己的三觀,我們的沮喪、黑暗、貪婪,都將在我們的作品中被放大。

偉大的作品,給很多人提供了人生哲學、倫理觀、社會準則、物質標準,我們的作品,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看我們作品的那些人。每一次放棄自己的原則換來流量,每一次追熱點、從眾,我們都讓自己成為了垃圾流量的幫兇。是不是有資格成為一個作家,要先想好自己能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堅持。

3.確保你保留住了孩子般的天真

這個世界很美好,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小孩子看到麻雀飛上樹都很驚喜,他們恣意地哭,放肆地笑,他們用他們飽含熱情、滿富興趣的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如果我們還沒有被這個殘酷的社會磨去我們的天真,我們就已經具備了一個強有力的武器,也具有了成為作家最大的優勢。它提供我們持續的靈感,不枯竭的動力,和源源不斷的素材。

二、管理自己,訓練自己的寫作狀態,是入門必修

我們腦海中的作家,是靈感隨時而來的,全靠天賦,揮灑自如。這種固有印象,也一直阻礙著我們想成為作家的腳步。但恐怕這只是很少很少的那一部分,大部分作家,甚至村上春樹這些「大家」,都是生活非常規律,管理自己非常嚴格的。幾十年如一日的規律生活,並沒有影響作家的創意,反而給更多的創意和思想提供了足夠的發揮空間。

第一步訓練,每天早上寫起來。

儘量早起一個小時,起床就寫,即使你還在半睡半醒之間,也沒有關係。要在攝入任何其他信息之前就開始寫。不要看書,不要看手機,先寫起來。

可以寫昨天發生的事,你的反思,可以寫晚上做的夢,可以寫昨天路上看到的一個路人,都沒關係,主要是先寫起來。

不要在意你沒有文法、亂七八糟,不要在意不切實際,這些不是瞎寫,會有很大的用處。

1.你在培養你的寫作感覺,你在做的事情是:你無意識異常活躍的時候,流暢的寫作。堅持幾天之後,你會發現,寫的東西越來越有樣子,這就是一種訓練,讓我們的感覺、創意,統統變成文字。但是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訓練,所以不要在寫的時候來來回回重複的看,重複的修改,它的作用不在於此,你不是在利用早上沒睡醒的一小時寫一部巨作,而是在訓練自己流暢的表達無意識的想法。你會愛上寫作,你會覺得把這些寫下來,遠比他們錯綜複雜的在腦子裡,要舒服得多,寫作也不再是單調乏味i的事,這就是寫作的感覺。

2.這些早上寫的文字累積下來,會幫你判斷你的寫作方向,這個後面說。

3.以後這些文字,都將為你提供大量的寫作素材。

第二步訓練,每天固定寫作時間。

這一關,對寫作入門來說,是比較難過的。

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計劃一天的工作安排的時候,準備上15分鐘,作為專門的寫作時間。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到了這個時間,無論你有什麼事情,必須開始寫作。要達到這個要求,首先你要對自己有足夠的把握,儘管15分鐘很短,但是要確保無人打擾、無事影響,還是要做點功課的。

前期,在時間安排上,會花一點心思。後期,人本能地會出現抵抗心態。「到點了,又該寫了,寫什麼啊」,「每天都寫,有點枯燥啊」,這些聲音都會出現,訓練自己,讓自己的無意識養成習慣,放棄抵抗,順其自然,之後就會隨性而至,下筆如有神。

之後,還要過幾天就改一下這個固定時間,比如這周你是每天下午四點到四點一刻,下周改成中午十二點半到十二點四十五,也是為了訓練自己,在任何一個你自己想要寫的時間點,都能快速進入寫作狀態,讓無意識流淌出來,完成作品。

這本書裡還講了具體寫作技巧的學習,明天再和大家交流心得,今天寫不動了。

相關焦點

  • 我只是個普通人,也可以成為作家嗎?(接上篇)
    多蘿西婭·布蘭德的《成為作家》裡,除了昨天分享的那些,她最著重講解的:只要我們自己想,都可以成為作家,其實還教授了很多具體的寫作技巧。看了之後收穫頗豐,希望大家也不吝賜教,交流起來。假裝是一個你的學生,或者你的粉絲,把自己的作品都拿給你看,諮詢你「我應該往哪方面發展呢」。你會發現,如果把夢境描寫得特別生動,可能她適合虛構類小說,把昨天和自己聊天的大媽說話神態、動機,闡述得特別清楚,恐怕適合寫非虛構類。如果有個很完整的故事,或者完整的對話(早上預定的寫作時間並不長),可能短篇小說寫起來得心應手。
  • 《成為作家》:作家是可以培養的,你也可以成為作家
    多蘿西婭·布蘭德是美國一位備受尊敬的作家,曾在紐約做編輯,後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成為作家》一書在1934年出版後,風行世界文學界80餘年,是長盛不衰的經典。看懂了這本書,你做好這三步就可以成為一個作家。
  • 《成為作家》:克服寫作的4種困難,普通人也可以寫作
    前兩天剛看完《成為作家》,這本書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僅提供了很多練習寫作的方法,還為寫作初期會遇到的4種困難提供了解決之道,最重要的是它為有寫作夢想的普通人點燃了希望。作為新手作者,在寫作這條路上通常會遇到4種困難。
  • 談教育:可以讓孩子成為普通人,但要成為一個不一般的普通人
    結果,她演講中的一句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牽動了很多人的神經,成了人們關注的重心,甚至引起了爭議。 很多人不相信她的家庭是以這個理念在培育孩子,也不認為她的孩子會成為「普通人」。
  • 我那麼努力,不過是想成為一個普通人
    舊時聞之,心頭一凜,熱血沸騰。    少年不知事,想做科學家,太空人,甚至美國總統,看到生老病死,又想懸壺濟世,以為那樣便可平世間疾苦;目睹黑暗事件,覺得可以做個清官,以撫天下蒼生。    時常有志,卻無長志。    後來慢慢長大了,漸覺何為人生。
  • 身為普通人,她如何成為作家,成為八月長安
    此時寫作對她來說一度只是愛好和消遣,不曾被列入人生清單,也從來稱不上夢想。她曾經選擇了所有普通人都會走上的道路:為了前途而選擇並不喜歡的經管專業,為了穩定而不願從壓抑的工作中辭職。她認真工作、努力幹活,隱藏起寫作者的身份;同時堅持更新、寫完故事,對讀者負責。然而這些故事與它們的成功,使寫作這條岔路逐漸明朗。
  • 成為優秀作家:文曲星賜的6個錦囊
    上廁所的間隙,我想我該如何成為作家?抱歉,環境有點不雅!確實是在廁所裡想。 我寫作水平太差,文筆太糟糕,可是我太想成為作家。眼見網上水平高的人比比皆是,真羨慕他們寫得這麼好,可是我一點文採也沒有啊,鬱悶之極。沒想到靈感來了,或許是文曲星老人賜給我的六個錦囊,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故分享出來。
  • 我畢業於985/211高校,但我只是個普通人
    他們寒窗苦讀12載,成為了鳳毛麟角,最後卻在重要的就業關頭,只能不甘心地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從「小鎮做題家」到「985廢物引進計劃」:名校生的失敗與迷茫今年七月,「小鎮做題家」這個詞突然火了起來。它代指的是「出身小城鎮,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 普通人怎麼逆襲成為高手?成長型思維可以幫你
    那麼取得不凡成就的人,都是天賦異稟的嗎?英國作家馬修·薩伊德現在是《泰晤士報》知名專欄作家,英國廣播公司時事節目《新聞之夜》撰稿人,不過在成為作家之前他竟然是一位出色的桌球運動名將,雄踞英國乒壇榜首近十年,兩次代表英國參加奧運會,他靠自學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政治學、哲學與經濟學,在體育與寫作兩個完全不相關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這一切成就,和世人所關注的天賦,沒什麼關係。
  • 因只是普通人!
    高曉松和金星說過他們一輩子都不會買房,只因他們不是普通人。對於普通人來說,要認識到自己很普通是一件困難的事,年輕人心比天高,必要改變世界,誰小時候沒有成為一個科學家的夢想呢,待到中年時才發現,原來如芸芸眾生一般要經歷人生喜怒困苦,沒有那麼多江湖快意灑脫,沒有機遇才能實現夢想,終將是那不起眼的普通人,夢想變成了儘早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 清華教授說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是精英階層讓你認命嗎
    最近有一句話刷屏了,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發表了一個演講,其中提到她的一個朋友說「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然後劉教授說:萬一我女兒是個曠世奇才,我肯定也會偷著樂,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那個朋友是對的,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即使還沒有成為作家,也可以像作家一樣早起寫作
    那麼,這是不是說明在早起後我可以直接投入寫作了?故事很老套,當然不是了。剛開始早起階段,除了「我又早起了」的興奮外,我還要一直與睡神各種鬥爭。雖然沒有頭懸梁錐刺股,還是想了不少辦法。比如,我會在洗手間的鏡子前,對自己笑一笑。人有時候很奇怪,看著自己的笑容也能心情愉悅,振奮精神。
  • 傅首爾:我就是一個會說話的普通人
    距離《奇葩說》第六季收官已經過去三個多月,可傅首爾的行程依舊被塞得滿滿的。真人秀《婚前21天》還在進行中,她參加的另一檔綜藝也即將啟動,再加上做直播、跑通告……傅首爾如今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藝人,只不過她說自己是「專注於內容生產的藝人」。顯然,傅首爾已經從《奇葩說》「出圈」,成為娛樂圈中屈指可數的不靠顏值生存的女藝人之一。
  • 第二十四講:如果你不會寫小說,就不能成為作家了嗎?
    在一次線下寫作分享活動中,有一位書友問我:「我沒有寫小說的天分,平時喜歡寫書評、隨筆和論文,可以成為一名作家嗎?」我回答說當然可以,並不是你不會寫小說,就不能成為作家。我們常說的作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虛構類作家,如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等;一類是非虛構類作家,如隨筆作家、傳記作家、科普作家等。如果你跟那位書友一樣沒有閱讀小說的習慣,也沒有想過寫小說,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之路,同樣有成為一名作家的可能,比如非虛構類作家中的隨筆作家。
  • 普通人靠死工資,能成為有錢人嗎?應該怎麼做?
    不過,成為有錢人肯定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不然社會上到處都是有錢人了,而不會是貧富差距如此明顯。甚至有人曾說過,靠打工拿死工資的話,永遠成不了有錢人,這話,的確是讓人覺得有些扎心。那麼,普通人靠打工,真的沒有機會成為有錢人嗎?所謂的有錢人標準,又究竟該如何去判定呢?
  •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2020-12-11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山新的能力是個謎,妖精的本領?其實她只是個普通人
    《羅小黑戰記》中,山新這個角色不僅聲優是個梗,角色本身也是個謎。按照木頭大大對這個角色的設定,她應該是一個普通人,和小白一樣。但是,觀眾們不止一次猜測,山新是個和哥哥一樣的妖精!的確,山新的能力很值得讓人懷疑她不是個普通人!
  • 雜談如何成為優秀作家
    題目很誇張,其實我並不知道如何成為優秀作家,只是談談對文學的感想。談這個之前,推薦一下可以投稿的雜誌。《收穫》聲稱是來稿必復,不過一般不建議新人把《收穫》當成投稿陣地,因為這本雜誌是文學雜誌界的龍頭,一般如果沒背景或沒實力的作者,不要選擇。而且偶爾也不是來稿必復。
  • 如何從一個文筆差的人成為一個作家?
    如題,文筆賊差,捂著臉夢想成為作家 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四個字:不停地寫。 1.靠作品說話 張雨綺在節目裡說:人氣是人氣,作品是作品。沒有幾部好作品握在手裡,光靠人氣站在舞臺上,那也是會虛的。 我覺得這句話也是可以拿來可以說作家這個行業的。
  • 普通人可以跑完馬拉松嗎?
    在53歲零7個月那天,莎莉和丈夫攜手完成了2017年倫敦馬拉松,成績是4:58:00。莎莉用跑步的方式完成了「復仇」計劃,也徹底改變了自己生活,重拾起自尊和自信,和丈夫一起參加了多場馬拉松賽事,感情也開始變得更加深厚,莎莉也熱愛上了這項能夠放空自己和獲得快感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