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勤創中國沙漠藝術地:文化綠洲讓大漠不再荒蕪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連日來,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暨大地藝術節在甘肅武威民勤縣蘇武沙漠大景區啟幕。 馬愛彬 攝

中新網蘭州7月22日電 (馬愛彬)盛夏七月,以「人文·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暨大地藝術節在甘肅武威民勤縣蘇武沙漠大景區啟幕,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大師們精心創作的46件雕塑藝術精品矗立在浩翰沙漠中,展示出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成為引爆沙漠旅遊的新熱點。

圖為雕塑藝術精品矗立在浩翰沙漠中。 馬愛彬 攝

民勤地處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腹地,如同一把綠色的楔子阻擋著兩大沙漠合攏,一代又一代民勤民眾用雙手和智慧在浩翰沙漠創造了一個個奇蹟,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讓乾涸半個世紀的民勤重現碧波,展現出無限生機。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介紹說,民勤縣三面環沙,沙漠資源十分豐富。去年,首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成功舉辦,讓當地成為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更邀請到世界各地的大地藝術家實地創作,旨在開創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首個沙漠大地藝術集群地,打造全國首家沙漠雕塑主題公園,讓茫茫荒漠變成藝術之洲、生態之洲、文旅之洲,不斷提升「中國民勤沙漠藝術之都」美譽。

圖為遊客在沙漠雕塑公園遊覽留影。 馬愛彬 攝

「非常榮幸為這個獨特的沙漠雕塑公園做出貢獻。」西班牙著名雕塑家蘇索此次入展作品為《天之柱》。他表示,民勤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提供了機會,為他們開闢了相互合作和認知的新途徑。

「在沙漠之中建設雕塑,目前,這不僅在國內尚屬首創,在國際也是前所未有的壯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雕塑學會名譽會長曹春生說,民勤以其淳樸的民風和勤懇的作風,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及其雕塑作品,這些作品如沙漠中的一片「文化綠洲」,讓大漠不再荒蕪,讓行走不再寂寞。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任建新說,渾然天成的塞北風光和獨具魅力的大漠風情,加上世界絕無僅有的沙漠雕塑藝術,使得民勤成為發展沙漠藝術的最佳目的地。沙漠雕塑創作營對於民勤而言,亦足以成為增強活力,推動旅遊發展的有力抓手。

圖為遊客在沙漠雕塑公園遊覽留影。 馬愛彬 攝

據悉,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面向全球公開徵集雕塑作品設計方案,共徵集到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538位藝術家的2327件作品方案。經活動藝委會作品設計方案初選、網絡公開投票評選,最終選出符合沙漠環境和活動主題的作品方案46件,其中國內作品23件、國外作品23件。作品涵蓋中國、義大利、德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雕塑藝術作品累計達72件。(完)

相關焦點

  • 借沙漠做大文章 民勤將舉行大漠藝術匯等系列文旅活動
    5月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實習生姚孫雪兒)今日上午,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武威市民勤縣文化旅遊情況新聞發布會。武威市政府副市長王雁介紹,今年民勤將舉行「民勤大漠藝術匯」、舉辦第十八屆環青海湖公路自行車賽、沙漠馬拉松、千名企業家徒步穿越沙漠等大型賽事活動,豐富民勤旅遊新內涵,推動「全域旅遊、全景民勤」,打響「沙海綠洲·綠洲碧海」文化旅遊品牌,把民勤打造成全國獨一無二的沙漠旅遊金牌目的地。
  • 甘肅民勤綠洲調查:三大沙漠可能連成一片
    有專家論證,作為中國西北地區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的天然屏障,民勤綠洲日漸乾涸,可能會在近些年內消失。如果真如此樣,中國北方巴丹吉林、騰格里、庫姆塔格三大沙漠將連成一片。到那時,對於生活在北京這樣大城市的居民來說,沙塵暴可能就不再是一年幾次,而是要成為北方生活中的伴侶了。      而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如果民勤綠洲消失,將改變大氣環流的模式。
  • 民勤大漠將新增30件「沙雕作品」 全國獨一無二的沙漠雕塑博物館將...
    民勤大漠將新增30件「沙雕作品」全國獨一無二的沙漠雕塑博物館將在這裡建成沙雕作品每日甘肅網7月17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7月16日,來自武威市民勤縣消息:目前新的30件「沙雕作品」正在民勤沙漠雕塑博物館安裝完成,該館所擁有的「沙雕作品」將達到百件。
  • 甘肅有我國西部最大的沙雕主題公園,這裡的沙漠充滿了藝術範
    甘肅民勤,無疑屬於後者。甘肅民勤的始出名,是當地人的痛點,人們對它的印象多止步於一座被沙漠逐年吞噬的小城。民勤地處古絲綢之路要衝,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遊;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有「中國沙鄉」之稱,境內兩大沙漠面積佔國土面積的50%。沙漠的浩瀚雄渾、滄桑壯美在民勤盡顯。
  • 大漠詩意小鎮 等你來民勤摘星星
    仰望蒼穹、星辰如瀑,置身大漠,天人合一。  每當夜幕降臨,大地被浩瀚璀璨的星空籠罩,呈現出大漠夢幻仙境。距離武威市民勤縣城以東23公裡的蘇武沙漠大景區重點建設項目——摘星小鎮,更是呈現出大漠絢爛星空與高科技建築交相輝映的奇特美景。
  • 綠洲「保衛戰」讓甘肅民勤熱土生機勃勃
    綠洲保衛戰  這裡是甘肅民勤。  一塊神奇的綠洲,如同一把堅實的楔子,牢牢地塞進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之間。上世紀初,黑風裹挾著沙土從兩大沙漠腹地而來,一次次張牙舞爪地撲向民勤綠洲,良田被掩、房屋被埋、沙進人退。  民勤一旦失守,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將迅速合攏,並將河西走廊攔腰截斷。  民勤告急,綠洲告急!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場拯救民勤、保衛綠洲的持久戰全面打響。  民勤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是一部百折不撓的風沙抗爭史。
  • 人沙共融舞出沙漠的新色彩——2020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
    人沙共融舞出沙漠的新色彩——2020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即將開幕 2020-08-2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成立亞洲最大沙漠水利風景區 現美麗大漠奇觀
    (中新網)(記者 馮志軍) 甘肅民勤紅崖山水庫近日順利通過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規劃綱要及資源調查報告評審,掛牌成立沙漠水利風景區。紅崖山水庫將形成包括外河垂釣、龍口觀光、環山射獵及平湖夕照等景觀在內的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利風景區。
  • 民勤沙漠雕塑博物館成「雙節」旅遊熱門打卡地
    位於民勤縣蘇武沙漠大景區的沙漠雕塑博物館內人來人往、觀光車輛來回穿梭,熱鬧非凡。沙漠雕塑博物館已成為國慶、中秋旅遊熱門打卡地。為傳承防沙治沙文化,傳播綠色環保、人沙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全縣文化旅遊產業高度融合發展,民勤縣依託豐富的沙漠旅遊資源,通過連續舉辦沙漠雕塑囯際創作營活動,邀請囯內外藝術家開展高水準、高品質的雕塑創作,將浩瀚的大漠風光和高雅的雕塑藝術進行完美融合,在蘇武沙漠大景區建成全國首個沙漠雕塑博物館。
  • 央視「唱響新時代」放歌甘肅民勤 沙海綠洲綻放新顏迎遠客
    8月3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唱響新時代」主題節目在武威民勤東沙窩壓沙造林區進行現場錄製。 錄製現場,一邊是集民勤幾代人智慧建設的防沙固沙體系,一邊是展現大漠豪情的主題景觀廊道,把防風固沙跟生態景觀完美融合。
  • 民勤沙漠雕塑博物館成為國慶、中秋旅遊熱門打卡地
    位於蘇武沙漠大景區的沙漠雕塑博物館內觀光車輛來回穿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沙漠雕塑博物館已成為國慶、中秋旅遊熱門打卡地。,民勤縣依託豐富的沙漠旅遊資源,通過連續舉辦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活動,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開展高水準、高品質的雕塑創作,將浩瀚的大漠風光與高雅的雕塑藝術進行完美融合,在蘇武沙漠大景區建成全國首個沙漠雕塑博物館。
  • 甘肅民勤綠洲調查:三大沙漠合謀北部中國(2)
    而記者在11月1日來到這裡的時候,青土湖除了殘痕斷垣、白茫茫的鹽鹼、芒硝,以及大批死去的植被外,唯一帶有點生機的恐怕就是那偶爾飛過的幾隻烏鴉和地上躥出的老鼠。   據張繼勇老人回憶,原先的村址現在已經成了廢墟,因為沙的侵襲,村莊曾向後移了兩三公裡,移到了現在的地方。而現在的煌輝村面臨的已不再是往後移的問題,而是整體的搬遷,搬到另外一個沒有風沙的地方去。
  • 中國•民勤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
    綜合考慮到民勤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整個主題公園額地標性意義,雕塑作品均以長期保存為目的,採用GRC、不鏽鋼、碳鋼板、鑄鐵、鑄鐵、石材、水泥等材質,充分展現雕塑的藝術魅力、沙漠的浩瀚壯觀以及民勤防沙治沙深厚文化蘊涵。一雕一景,一塑一色,將大漠長河打造成詩意棲居的文化旅遊勝地。
  • 最美大地藝術!《今日聚焦》聚焦民勤這一旅遊打卡地
    《今日聚焦》——沙漠雕塑燃激情 美麗鄉村畫詩意民勤縣地處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腹地,半個世紀以來,當地群眾堅持與風沙抗爭,孕育出了「沙海綠洲·綠洲碧海」生態奇蹟,這如同一把綠色的楔子阻擋著兩大沙漠合攏,千年流淌的石羊河哺育著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這裡有成片的沙棗林、
  • 全球首家沙漠雕塑藝術主題公園已成為武威文化旅遊的「新名片」
    9月5號,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在民勤縣蘇武大景區開幕,共有29個國家的102件雕塑作品在騰格里沙漠上精彩呈現。創作營以全新的文化符號和藝術風格,向世界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本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將以更高雅的藝術水準、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更深遠的學術交流為導向,以絲路精神為紐帶,以民心相通為目標,切實增強民勤、武威乃至甘肅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文化交流與溝通。
  • 民勤辦沙漠大地藝術論壇 探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理念
    圖為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南非等地著名大地藝術家考察蘇武沙漠大景區等適合實施大地藝術的區域。 馬愛彬 攝  中新網蘭州4月23日電 (馬愛彬)「2019年中國·民勤沙漠大地藝術國際論壇」在甘肅武威市民勤縣舉辦,旨在用藝術的方式對話自然。連日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南非等地著名大地藝術家考察了穿沙公路、蘇武沙漠大景區等適合實施大地藝術的區域,並論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目前,在國內針對沙漠環境開展的大地藝術活動或論壇尚屬首例。
  • 甘肅這座塞上故宮,沙漠環繞,當地人都很少去過
    駛離蘭州,開足馬力沿著蘇武大沙漠一路驅馳,大西北的風沙迎面而來,車窗外也逐漸開朗,從繁華都市到近郊鄉村直至狂野沙漠,最終我們與地平線相伴而行,去尋找沙漠裡的綠洲。>穿行甘肅武威西北大漠向北,沙漠「遇見」雕塑,廣袤蒼涼猶如畫一般的沙丘上
  • 全球首家沙漠雕塑藝術主題公園已成為武威文化旅遊的新名片
    民勤:以藝術之力 築絲路之夢9月5號,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在民勤縣蘇武大景區開幕,共有29個國家的102件雕塑作品在騰格里沙漠上精彩呈現。創作營以全新的文化符號和藝術風格,向世界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
  • 甘肅民勤:兩大沙漠「會師地」為環境減負
    新華網蘭州1月20日電(記者馬維坤)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交會處的甘肅省民勤縣,因水枯沙起,而被視為是「即將消失的綠洲」。然而,近年來,當地通過加大治水力度,為環境減負,促使不斷惡化的生態開始向良性轉變。  荒漠化土地佔全縣土地面積94%的民勤縣,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沙塵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