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6大原因致堵 8大措施治堵
海秀東路逢節假日堵車現象也很嚴重。南國都市報記者陳衛東攝
每逢下午下班高峰期,海口龍昆南經常會出現堵車長龍,南國都市報記者陳衛東攝
11月14日,一場歷史罕見的大暴雨襲擊海口,導致海口瞬間成為「堵城」。海口交通擁堵僅僅是因為一場大暴雨嗎?答案是否定的!
11月23日,海口市政府專門召開「城市更新之交通優化組織」新聞發布會, 多部門深層次地分析了海口交通擁堵的原因,並提出了將通過提升路網科學規劃能力、加強城區道路建設的統籌安排、明確牽頭部門統籌修建信息、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嚴格審批新增道路、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大交通執勤調度、提高智慧城市建設八條舉措,全力破堵。
有多少車?
已超70萬輛
且每天以328輛的速度遞增
發布會一開始,海口市公安交警支隊支隊長李輝首先介紹, 當前海口市道路交通擁堵主要集中在上午7:30至9:30和下午17:00至19:30兩個上下班尖峰時段,擁堵路段以龍昆南北路、國興大道、濱海大道、海府路主要幹道和海秀快速路、濱海立交下匝道等。
「受近期出現的陰雨天氣影響,輕微交通事故明顯增加,部分路段紅綠燈喪失自動調節功能。」李輝說,下一步,海口交警將協調保險公司安排不少於15輛事故查勘車,高峰期間分別在市區主要道路待命,及時趕赴現場,加快事故處理工作效率,減小事故對交通高峰道路通行的影響。同時,也希望市民一旦發生小的交通事故,能夠遵循簡易快速處理理賠原則,「報警後,前面拍一張,後面拍一張,碰撞的部位拍一張,就可以離開現場了,之後的事交警會認定處理,以免因小事故造成大擁堵。」
李輝強調,近年來,海口市車輛保有量劇增,給海口交通帶來很大的壓力。據統計, 截至10月31日,海口市汽車保有量已超70萬輛,且每天以328輛的速度遞增,預計年底汽車保有量將達74萬輛。 「我們還是倡導大家能夠文明出行,多乘坐公共運輸。」李輝表示。
為何會堵?
六大原因導致海口交通擁堵
會議指出,造成海口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發展歷史欠帳較多、基礎設施配套滯後,具體有六大原因。
1
歷史欠帳較多大量道路老化
海口市現有市政道路共計305條,許多道路建成於上世紀80、90年代,如丘海大道、藍天路等道路路面有裂紋、破損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同時,市政管網等配套設施陳舊,比如11月14日的強降雨,造成市區形成多個積水點,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
2
道路建設滯後路網級配不合理
海口市道路屬於平面混合交通,路網密度不合理,主次幹道、支路級配比例與國家標準相比仍然存在不足,路網供給能力整體偏低,路網體系交通組織效率低,尤其是「毛細血管」的次級道路不足,導致車輛過分集中於主幹道上,造成交通擁堵。
3
市政建設缺乏統籌多頭管理
海口市城市市政項目的建設工作主要為舊路提升改造、城市水環境治理、新建道路工程等,分別由市政局、水務局、住建局、各區政府等部門負責,「多頭規劃、多頭組織、多頭建設、多頭管理」,造成市政項目缺乏統籌、難以協調、職責不清,造成路網建設時序缺乏科學安排。
4
椰海大道等多路段封閉施工
當前,海口市政工程施工項目多,阻礙了道路暢通,全市在建市政項目46個。由於地下管廊等項目建設,造成椰海大道、繞城高速、和平南路等多條路段同時封閉施工,加上施工路段的交通組織優化不夠合理,增加了迂迴車流,加大了周邊路段負荷,形成了新的交通擁堵節點。
5
隨著年底旺季到來外來車輛大量湧入
目前,高峰期每天從港口進入海口的車輛達到近萬臺,主幹道車流量超過了道路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城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商圈、學校集中的路段,交通擁堵的問題明顯加劇。
6
陰雨天機動車行駛速度下降
交通擁堵的原因還跟天氣有關。據介紹,受近期出現的陰雨天氣影響,各路段機動車行駛速度明顯下降。輕微交通事故明顯增加,部分路段紅綠燈喪失自動調節功能,無法發揮科技效應,高峰期綠燈通過路口的車流量僅為平時的三分之二。
「城市交通跟百姓民生密切相關。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衡量一個城市管理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新聞發布會上,海口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顧剛說,如何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如何統籌市政項目建設、如何推進城市更新一直以來都是海口市政府高度重視的命題。
顧剛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整合多方資源,繼續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加大城市海綿化改造,科學規劃道路建設,以「工程治堵、智慧治堵、依法治堵、服務治堵」為路徑,力爭從源頭上根治「城市病」。
如何破堵?
八大舉措緩解海口交通擁堵
1
對「三橫七縱」交通組織進行規劃
海口將如何破堵,第一招就是提升路網科學規劃能力。
據介紹,針對海口路網規劃的短板,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請了中規院、北京設計院、上海設計院和廈門設計院等發達地區的專家一起對全市交通路網進行梳理,提出該市新一輪城市更新下的路網規劃方案。在借鑑發達地區經驗基礎上,對海口的「三橫七縱」,尤其是南北方向幹道及其他路網的交通組織進行了相應的規劃,強力提升海口的路網規劃。
2
堅決避免出現「旺季修路」「全城開挖」
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理念,加強城區道路建設的統籌安排。對於今後擬規劃新建、翻修的城市主幹道或關鍵道路,納入市委常委會「三重一大」集體決策事項,由市委常委會集體討論決定,堅決避免出現「旺季修路」「全城開挖」的現象,加強全市路網的規劃設計,建設縱橫通達的交通路網。
3
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
明確牽頭部門統籌修建信息。對當前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梳理,舉一反三,把市政局、住建局、各區分散的職能統籌起來,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明確由市住建局統籌全市相關路網的新建工作和信息,科學決策。對於需修建或者保養的道路,可能嚴重影響交通超過一周以上的,要作出專業的評估報告和制定完善可行的交通預案,報市委市政府審批。
4
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
「G15繞城高速一期已經開始建設,海秀快速路西向延伸路段正在做建設前期工作,力爭明年開工……」新聞發布會上,海口市副市長任清華通報了海口市城市道路建設情況。她表示,海口市今後將加快在建道路修建改造進度,要用新技術、新理念修路,全力以赴確保椰海大道與丘海大道交叉口、與獅子嶺互通交叉口在今年12月中旬前開通南北向通車,和平南路、大園路等市政施工路段爭取在本月底前完工,市民關注的火山口大道預計12月10日前修好,其他道路儘量壓縮工期。另外,在以後修路的過程中要研究國內外的新技術,利用新技術組織壓縮工期,加強並完善施工期間交通導視系統建設,同時做好對市民出行的溫馨提示服務。
5
「淡季修路、旺季不修路」
會議指出,海口將嚴格審批新增道路,堅持「淡季修路、旺季不修路」的原則,每年11月到來年3月份,儘量減少對原有主要幹道的修建工作,儘量減少旅遊旺季期間對市民遊客出行的影響。如因緊急情況確需修建的,須出具交通影響和壓力評估報告,同時制定完善可行的交通擁堵應急預案。
6
6力爭三年時間
完善道路排水管網設施
目前市屬管網、區屬管網老舊破損比較嚴重,雨汙系統存在明顯的缺陷。海口將力爭三年時間內,完善道路排水管網設施,確保全市市政管網能夠儘快補齊短板,做到水體聯通,讓整個城市能夠經得住雨水的考驗,減少城市道路「小雨積水、大雨內澇」的情況。
7
引導錯峰出行、加大秩序管控
為了破堵,海口還將制定錯峰通行方案,加大交通疏導員上崗密度,重點針對上下學、上下班等高峰期和陰雨天氣等特殊情況,科學合理引導市民錯峰出行、綠色出行。堅持全員出警、交警上路,按照「一路一長,一段一組,一點一策」制定方案,加大路面通行秩序管控,加強對重點路段、主要節點的交通疏導,最大限度緩解因亂致堵和交通事故處理不及時導致擁堵的問題。
8
力爭2-5年
全面建成智慧交通體系
提高天網工程的推進速度,強化「智慧治堵」,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力爭通過2-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智慧交通體系。加快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資源,進一步發揮好12345熱線的作用,及時發布信息,提高對信息把控,讓市民提前預知天氣變化、重大活動對某些路段的影響,第一時間了解實時的交通信息,儘可能合理規劃出行線路,提前錯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