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節氣,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冬節」、「賀冬」、「小年」等。
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
而在我國北方,每逢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關於「餃子」的故事
到了冬至這一天大家吃餃子,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餃子餡 看哪款是你的最愛
冬至大如年,歷來就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餃子在冬至美食中佔據了絕對霸主地位,從東北到中原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寒冷的冬日,來一份熱氣騰騰剛出鍋的餃子,蘸點香醋,輕輕咬破,汁水四溢,吃完再來一口原湯,渾身都舒坦了。
雖然全國各地餃子的造型都大同小異,但裡面的餡料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幾乎所有平時常見的食材都會被做成餃子的餡料,製作方法可以是煮、蒸、煎,蘸料的調製也分醋、蒜汁醬油、油辣子……總之北方人民對餃子愛得深沉。
第一名豬肉白菜或大蔥餡拔得頭籌,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可見白菜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很重要,白菜水分充足,搭配豬肉鮮嫩多汁,百吃不厭,咬上一口爆汁流油,想想都流口水;而豬肉大蔥滑嫩可口,肉香加蔥香非常經典。
第二名是韭菜雞蛋餡,鮮香無比,在餃子界裡可謂獨樹一幟,深受網友喜愛;
第三名是豬肉酸菜餡,東北人常會選擇這款,酸爽又美味。此外,羊肉胡蘿蔔餡、素三鮮餡也十分受寵。
一般北方多是吃餃子、喝羊肉湯,而南方多是吃湯圓,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和飲食。
北京:餛飩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過去北京有冬至吃餛飩的說法,餛飩象徵團圓的食物可謂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選。
廣東:吃湯圓
廣州人過冬至,許多家庭做湯圓、宰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的大餐。冬至吃湯圓是很多廣州人小時候的回憶。
「母親在冬至一般需要起早搓粉,每人都需吃幾個肉包或一碗糖心丸才出門。每到這時,我們才知道冬至又到了。」
梅州客家:羊肉
在冬至吃羊肉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這與天氣寒冷有關。客家吃的羊肉是燉的,這是甜口的,還有放姜去燜,那是鹹口的。
江南水鄉: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安徽合肥: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山東滕州:羊肉湯
山東滕州一帶,冬至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寧波:番薯湯果
番薯湯果是寧波人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臺灣:九層糕祭祖
在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
冬至各地飲食風俗也有不同,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嚮往都是一樣的。
冬至吃餃子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慄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慄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
餃子餡的美好寓意
芹菜餡,「芹」代表「勤」,意為勤密源源不斷,謂之勤財,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對勤勞、務實的祝福。
韭菜餡,「韭」代表「久」,意為對天長地久的祈福,但願人長久,健康、和睦、快樂、幸福。白菜餡,「白」代表「百」,意為對百樣之財的祈福,亦或是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願。
香菇餡,「菇」代表「鼓」,有飽鼓之意,表達了長輩對晚輩一種出人頭地的美好祝願,現代的意義更加深刻,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代指股票大盤勢。
油菜餡,「油」代表「有」,意為祝福你有財,更祝你有才。
酸菜餡,「酸」代表「算」,錢多到要算上一個晚上該是多有錢呢?表達了對選擇的祝福,我們常講「選擇大於努力」,願親戚朋友都能有個好的選擇,選擇好。
大棗餡,「棗」代表「招」,意為招財進寶,祝願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招氣十足。野菜餡,「野」即野外,意為綠色、健康的意外之財。
蔬菜餡,「蔬菜」即為素餡、菜餡,有接財納福之意,謂之財神到了。
甜餡,「甜」代表「添」,有增加、增添之意,更與天才諧音,有添財的祝福意味。
其實冬至吃什麼不重要,陪伴才是最美好、最重要的,祝大家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