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2020-12-17 書童嘮歷史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

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

當時,除了蒙古以外,整個歐亞大陸都都是處在分裂的狀態當中,於是當時很多的政權都開始走向了衰落。由於這些政權要平定貴族奪權和民眾的叛亂,導致他們壓根沒有時間也不會想到,蒙古高原上會出現統治三界之人。

就在這種情況下,蒙古人開始了進攻,以閃電般的速度,向西重創並吃掉了很多政權。後來,他們又開始了東進的道路,還從中學習到火藥和攻城用的重要器械等先進的軍事技術,這對成吉思汗的軍團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拖雷諸子在成吉思汗去世後,統領蒙古兵馬繼續南徵。與南

宋王朝達成秘密協議後,將金朝給吃掉了,由於華北地區沒有統一權威的壓制,導致當地成為很多軍閥混戰的戰場。然而當時的蒙古還是把草原放在第一位的,無心解決華北地區的政治局勢,看到對方進貢了以後,它又開始了西徵的道路,想解決東歐的南斯拉夫人和波斯高原的其他民族。

由此可見,蒙古人在起初的時候並沒有把稱霸中原作為首要目標,到成吉思汗的孫子成為主子了以後,才開始真正在治理中原,這也更能看出老天都在幫蒙古人,他們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於是,忽必烈靠著好運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但是,整個歐亞大陸的局勢在元朝滅亡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和蒙古人創業時的情況截然相反。在蒙古高原西部,同時出現了莫斯科公國,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這三個強大的政權。這三個帝國都在逐漸崛起,封鎖了蒙古向西擴展的道路走,蒙古人無奈之下,只得向東走。

向東也不行,當時朱元璋率領的明朝軍隊先消滅了競爭對手陳友諒和張士誠等人,然後將元順帝趕回了草原老家。本來蒙古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轉眼間就衰落成偏安草原一隅的實力。

當時蒙古內部開始處於分裂狀態中,元順皇帝去世後,他的後裔遭到當地其他軍事貴族的襲擊,由於沒有了眾望所歸的成吉思汗後人的指揮,局勢繼續失控,只有拳頭才能決定誰能稱霸高原了。因此,在激烈的戰鬥之後,草原上也基本分裂成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了,明成祖朱棣察覺到蒙古高原統一會對自己的政權造成威脅,於是主動出手,讓瓦剌和韃靼自相殘殺,使他們沒有聯合進攻中原的精力。

然而,在朱棣駕崩後,瓦剌還是暫時在蒙古高原上鶴立雞群了一段時間。他們的酋長還在土木堡之戰中將明英宗俘獲,並希望藉此攻擊北京,並想再創忽必烈時期的奇蹟。但是,由於明朝統一了長江南北的社會力量,於是這點就和金朝不同,他能夠全心應對外來之敵。主張保護京城的兵部尚書于謙從各地調來了很多強大的兵馬來救援北京,在和京城守軍的聯合下,瓦剌的陰謀也沒有得逞。

本來打北京也就是抱著嘗試的心理,一看稱霸中原沒戲了,他只能釋放英宗皇帝然後向西擴張,結果,由於這一戰遭到挫敗,導致酋長在部落聯盟的內部威望降低了。剛好受到嚴寒和缺乏物質資源的打擊,一些貴族藉此機會發動政變並先殺死他們,這進一步加劇了蒙古高原內的分裂趨勢。

在17世紀初,林丹汗這種人物又在漠南蒙古出現了。但是此時,由於他受到明朝和後金軍的夾擊,導致沒有了擴張的資本,最終他敗在皇太極手中。漠南蒙古的人馬被皇太極用八旗制度改編了,其貴族領袖又和滿洲貴族成為姻親,後金藉此機會,讓女真和蒙古的合作更進一步。從那時起,中原附近的蒙古人和後金的人馬成為了一條繩上的螞蚱,沒有獨立發展的機會。

17世紀末,準噶爾汗國這種獨立政權又開始在天山南部活躍起來,然而當時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受到侄子策阿拉布坦威脅,外部也收到清朝和沙俄的打擊。於是,只算迴光返照。最終因為內部貴族叛降乾隆,導致他們被清軍端了老窩然後被全部消滅了。於是就再也無法創造忽必烈時期的輝煌了。

因此,這樣比較以後,我們會看到就算蒙古的兵馬很厲害,但是在他們崛起之時,當時歐亞大陸上的其餘政權都衰落了,也是忽必烈能夠繼續開展老祖宗的擴張大業,然後稱霸歐亞大陸的一個重要因素。

歷史就是這麼巧,而這恰恰是它的魅力。

相關焦點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
  • 蒙古人徵戰四方,為何元朝不足百年就崩潰?專家:忽必烈做的好事
    1259年,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在戰爭中意外逝世,忽必烈得知後便日夜兼程馬地趕回了漠南,並單方面宣布自己繼承蒙古的汗位。忽必烈繼位後,蒙古人在他的帶領下一路徵戰,不僅佔據了中原大地,還不斷地開疆拓土,把西藏、滿洲、中西亞聯為一體,促進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 蒙古人彪悍勇猛,為何元朝不到百年就覆滅?專家:看忽必烈做了啥
    —— 培根 01 忽必烈對於人才行向來非常的愛惜,不僅收攏了幕府舊臣,還廣招賢士,他門下的謀士光是被載入史冊的就有六十多人。可以說他們為忽必烈徵戰四方、統一天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259年,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在戰爭中意外逝世,忽必烈得知後便日夜兼程馬地趕回了漠南,並單方面宣布自己繼承蒙古的汗位。
  • 元朝時期,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在地位上到底有什麼不同?
    在元朝的時候,蒙古貴族也和歷史上所有封建統治者一樣,入主中原建立王朝後,便破壞各族人民的團結,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力量,將全國不同的民族劃分為4個在法律地位、經濟負擔截然不同的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在元朝統治時期,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他們是統治民族。
  • 所向披靡的元朝,為何不到百年就走向滅亡?
    我們知道,元朝的奠基人是著名的成吉思汗,他率領蒙古鐵騎橫掃了大半個世界,讓戰火席捲到了中亞、東歐一帶,而建立在中原的元朝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在鼎盛時期,元朝北至貝加爾湖、南極南海,東起東海,西至天山,被《元史》形容為「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 元朝被朱元璋吊打的時候,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又為何不見蒙古的四大汗國不前來救援呢?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大汗,即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分封了最初的四大汗國,這些相對獨立的汗國和元朝統稱為蒙古帝國,蒙古人雖然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疆域遼闊的龐大帝國,貌似強大無比,但是境內地形複雜,交通落後,民族眾多,文化多樣。
  • 元朝滅亡後,蒙古族為何再難稱霸世界?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而蒙古族,因為創造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最後還攻佔中原建立元朝,軍隊一直打到了歐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筆光輝印記,到現在蒙古族的後代依然存在,而且數量龐大。 二、時機可遇不可求,忽必烈搭上時代的順風車 在元朝滅亡之後的六百多年中
  • 蒙古人徵戰四方,為何元朝不足百年就崩潰?專家:忽必烈做的好事
    而說到融合百家之眾長,集民族、宗教於一體的君王,就非元世祖忽必烈莫屬了。01忽必烈對於人才行向來非常的愛惜,不僅收攏了幕府舊臣,還廣招賢士,他門下的謀士光是被載入史冊的就有六十多人。可以說他們為忽必烈徵戰四方、統一天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259年,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在戰爭中意外逝世,忽必烈得知後便日夜兼程馬地趕回了漠南,並單方面宣布自己繼承蒙古的汗位。
  • 忽必烈與元朝
    確實,儘管這位遊牧民的後代忽必烈可能徵服了中國,然而,他本人已經被中國文明所徵服。因此,他能夠認識到其政策的始終如一的目標:成為真正的「天子」,使蒙古帝國成為中國帝國。實現這一目標的路敞開了。宋朝一滅亡,他就成了具有15個世紀悠久歷史的帝國的合法君主。他的王朝,取名為元朝(1280-1368年),只希望追隨以往的22個中國王朝的步伐。
  • 元朝時期,漢人與蒙古人語言不通,難道靠手勢交流嗎?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是治理天下,不能全靠蒙古人,蒙古人也管不過來,必須要有漢人大臣的幫助。那麼問題來了,漢人和蒙古人語言不通,如何進行溝通,處理事務呢?首先,皇帝的漢語水平怎麼樣呢?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是一位漢語水平很高的皇帝。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強大如斯的元朝為何活不過百年?元朝迅速滅亡原因分析
    為何元朝實力如此強盛,卻延續不到百年呢?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並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隨後逐步消滅金朝、西夏、大理等國,1276年攻佔臨安,南宋覆亡。
  • 元朝時期,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在地位上到底有什麼不同?
    在元朝的時候,蒙古貴族也和歷史上所有封建統治者一樣,入主中原建立王朝後,便破壞各族人民的團結,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力量,將全國不同的民族劃分為4個在法律地位、經濟負擔截然不同的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在元朝統治時期,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他們是統治民族。
  •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之後幾十年時間裡,大蒙古國屢次對外侵略擴張。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他先後攻滅了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國。他去世之後,新可汗又進行了2次大規模西徵。
  • 忽必烈與元朝
    確實,儘管這位遊牧民的後代忽必烈可能徵服了中國,然而,他本人已經被中國文明所徵服。因此,他能夠認識到其政策的始終如一的目標:成為真正的「天子」,使蒙古帝國成為中國帝國。實現這一目標的路敞開了。宋朝一滅亡,他就成了具有15個世紀悠久歷史的帝國的合法君主。他的王朝,取名為元朝(1280-1368年),只希望追隨以往的22個中國王朝的步伐。
  • 元朝真不是中國的朝代嗎?為何世界上這麼多國家都不願承認?
    各民族的繁榮發展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迎來了今天的繁榮時代。 直到現在,元朝是否是中國朝代的問題一直在流傳。有人認為元朝屬於中國王朝,有人認為它不屬於中國王朝。
  • 元朝的四等人、初夜權和蒙古帝國: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建立元朝
    不能這麼理解。實際上,大元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地盤是今天的中國、外蒙古以及遠東地區。而蒙古人另外還建立了4個汗國,分別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元朝和這四個汗國一度敵對,甚至互相開戰。
  • 從紙幣看元朝的滅亡
    這是元朝末年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則民謠,其中就將元朝滅亡的原因歸納於開河和變鈔。開河即是開挖河道之意,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王朝都會開挖河道,這雖然會讓百姓增添徭役等負擔,但還不至於逼得百姓造反。只有當百姓們已經生存不下去的時候,才會揭竿起義。
  • 南宋滅亡後,數十萬降軍如何處置?忽必烈想到這樣一條毒計!
    因此,元朝在南宋滅亡前後,接收了一大批南宋降軍,其數量達數十萬之多。這些降軍降將都被編入元朝新附軍中。 於是,忽必烈想到這樣一個毒計,此計既能不落人口舌,又能消滅這些南宋殘餘軍事力量——那便是以戰殺之。 據歷史記載,忽必烈將元朝人種等級分為四級,南人為最低等級,而前宋降軍組成的新附漢軍(南軍)則在元軍中處於最底層的位置,每次元朝有戰事,首先派出徵戰的便是新附軍。
  • 忽必烈東徵日本始末|元朝|元軍_網易訂閱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蒙古帝國逐漸分裂,為了轉移內部矛盾焦點及擴張自己的統治區域,忽必烈在東方發動了一系列對外擴張戰爭,日本成為其首要目標之一,日本和元朝因此揭開了兩族政權和兩族關係的序幕。  元朝與日本的關係,以元朝兩次東徵開始,又以元朝徹底失敗而告終,因此元朝與日本的關係以軍事上的徵服和反徵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