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植物為名的
花園路——在鼓樓區安泰街道、延安中學
麥園路——在倉山區倉前街道,麥頂小學、煙臺山、倉山電影院、梅塢、觀音井、師大附中等等在此附近,曾名文革路。
梅亭路——在鼓樓區,向西可通洪山橋,向東可通梅峰賓館、左海公園西大門
桂香街——在鼓樓區東門塔頭街之東,可通康山、東嶽嶺。
桃枝嶺——在晉安區的嶺頭,可通鼓嶺,因嶺上叢生桃枝竹而得名。當地山歌唱道:「桃枝嶺上噴灌花,人工降雨譁啦啦。來年滿山綴柑桔,一片紅雲賽朝霞。」
花巷——在鼓樓區東街街道。宋朝時巷裡出了一位姓李的名人,官任漳郡守,鄉人以為「榮華」,因「華」與「花」通,故名花巷,曾名紅花巷。
桂枝坊——在鼓樓區安泰街道的河沿。唐朝時坊裡陳去疾晉京考試登第摘桂,而坊得名桂枝。
荔枝園——在今省立醫院後,原華僑大廈間,與旗汛口、仙塔街相通,古時有荔枝園而得名。
竹欖裡——在倉山區上渡街道,向西可通洋洽、嚴復公園,向東可通龍潭角。古時江沿長滿叢竹。
棗園裡——在鼓樓區華大街道。
茶亭——在臺江區茶亭街,古時有茶亭庵,庵裡和尚在門口設茶攤免費供出城入城過路行人。
菜園裡——在晉安區東門,過去這裡是一片蔬菜種植地,菜農把收割的蔬菜肩挑進東門入城賣給居民。曾名向陽巷。
水仙弄——在臺江區雙杭街道。
梧桐弄——在鼓樓區東街。
柳橋——在鼓樓區,西向可通福州大學、洪山橋。曾名向榮巷。
梅塢——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明朝時廣種梅花,十裡飄香。
桑樹兜——在鼓樓區水部街道。古時種植桑樹,供福州養蠶繅絲。曾名永紅巷。
茶園山——在鼓樓區楊橋中路,西通洪山橋、金牛山公園,東通東街口。上世紀曾在茶園山發現宋代古墓。
茶園路——在晉安區新店,過去這裡山麓闢有茶園而得名。
茶中路——在臺江區茶亭中段。
菖蒲街——在倉山區臨江街道,曾名菖蒲墩。
竹園裡——在倉山區倉前街道。
柳宅橫巷——在鼓樓區水部街道。
槐蔭裡——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曾名光明路。
竹樹弄——在鼓樓區安泰街道。
荔枝樹下——在臺江區蒼霞街道,曾名正義支路。
茶葉弄——在臺江區洋中街道,曾名東升二弄。
小花園——在臺江區新港街道,曾名幹勁裡。
竹排前——在臺江區瀛洲街道,曾名八間排。
菜園墩——在臺江區後洲街道,曾名迎新街。
梅花道——在倉山區臨江街道,曾名中洲巷。
桂香義井——在鼓樓區東門,曾名巖松弄。
花亭倉——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曾名紅星東路。
玉蘭谷——在倉山區建新鎮玉蘭村。
竹嶼——在晉安區竹嶼村,有鄧拓祖祠。
梅嶺——在晉安區宦溪。
楊樹壟——在馬尾區亭江牛項。
大樹下——在鼓樓區鼓屏路屏山公交車站對面,舊稱大木臭下。
茶榮裡——在臺江區茶亭,曾名紅橋弄
以動物為名的
渡雞口——在鼓樓區西門,曾名前進路。
賣雞弄——在鼓樓區安泰街道。
金雞山——在晉安區東門外,現闢有金雞山公園。
豬牙弄——在臺江區後洲街道,曾名新光三弄。
殺豬弄——在臺江區幫洲街道,曾名學軍一弄。
野貓弄——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曾名文革四弄。
馬口——在臺江區洋中街道,可通茶亭、洋中亭、延平路。
馬尾街——在馬尾區,曾名八一六街。
走馬山——在倉山區下渡,曾名東仁弄。
跑馬場——在倉山區,解放前系外國人賽馬的場所,解放後曾闢為人民體育場。
馬革道——在鼓樓區水部街道,曾名紅陽弄。
白馬路——從臺江區工業路紅旗飯店口向北至楊橋東路口。路西有白馬河。
馬鞍——在鼓樓區銅盤路西端馬鞍村。
馬廠街——在倉山區上渡,曾名文革支路。
象園路——在晉安區,與長樂路、國貨路、六一路、連江路相通。
鰲峰路——在臺江區瀛洲,有鰲峰大橋南北跨閩江,西通臺江、東通鼓山。
牛頭巷——在倉山區下渡,曾名先鋒中路。
牛眠山——在倉山上渡,曾名陽山三支路。
春牛亭——在鼓樓區東門,曾名三八弄。
麒麟弄——在鼓樓區南街街道。
鱟杓弄——在臺江區後洲街道。
猴弄——在倉山區下渡,曾名先鋒南路。
蝦蟲莫弄——在臺江區雙杭街道,曾名反修三弄。
鵝頭鳳嶺——在倉山區上渡街道,曾名嶺後路,白泉庵。
鵝仔支弄——在臺江區義洲街道,曾名向陽弄,南與白馬橋相通,西與寧化支路相通。
魚鉤弄——在臺江區洋中街道。曾名八一七南路八弄。
羊肉弄——在鼓樓區安泰街道。
鳥弄——在臺江區洋中街道,文化宮後門對面。從弄口到路面連開好幾家鳥店,出售白鴿、黃雀、鶯哥、麻雀、白老鼠等。
鷺嶺裡——在倉山區上渡,古時嶺上棲息許多白鷺鳥而得名。
虎節路——在鼓樓區華大街道,北可通西湖,南接三坊七巷、東街口。
降龍賽——在晉安區宦溪鄉降虎嶺上,是福州出城的北大門,有古驛道通連江、羅源,往北直通浙江溫州。
虎婆奶河沿——在鼓樓區楊橋東路雙拋橋對面,元帥路北向,河沿岸上因建有虎婆奶宮而得名。
虎扒——在晉安區牛項村。
虎哨——在晉安區日溪鄉汶石村。
虎 ——在馬尾區亭江鎮前洋村。
白鴿弄——在鼓樓區東街街道。
鯉魚廟——在臺江區新港街道,曾名紅日廟。
龍嶺頂、龍嶺腳——在臺江區雙杭街道,曾名戰鬥山。可與上杭街、延平路相通。
小龍秋、大龍秋——在鼓樓區南街街道。
攀龍道——在臺江區幫洲街道,曾名實踐二裡。
龍頭村——在晉安區新店北。
龍庭境——在鼓樓區水部。
龍腰——在鼓樓區北門屏山西北角。
白龍一弄二弄——在臺江區蒼霞街道,曾名閩江支路、白龍橋。
龍峰裡——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曾名紅星東路八弄,龍峰境。
龍山巷——在鼓樓區鼓東街道。
龍津一巷、二巷——在臺江區新港街道,曾名創新一弄、道士弄。
鳳山裡——在倉山區臨江街道,曾名金光裡、工農三弄。
風崗裡——在倉山區建新鎮三十六宅。
鳳到樓——在臺江區幫洲,曾名學用三弄。
鳳凰池——在鼓樓區西門外洪山鎮,東通西二環,西通洪山橋、金牛山公園。
鳳山——在晉安區新店。
鳳江、鳳冠——在倉山區建新鎮東方村。
鳳坂——在晉安區鼓山鎮。
鳳村——在倉山區蓋山鎮吳鳳村。
鳳尾——在鼓樓區洪山鎮鳳湖。
鳳洋——在馬尾區亭江鎮白眉。
鳳窩——在馬尾區琅岐島。
五鳳——在銅盤路,因有五鳳山而得名。西端山下有林則徐墓,橫碑刻有「五鳳來翔」。
老鼠山——在晉安區日溪鄉。
鴨母山——在晉安區日溪鄉。
象園——在晉安區國貨路,東通連江路,西通六一路,北連王莊。
象洋——在馬尾區亭江鎮。
象峰——在晉安區新店鎮。
象山——在鼓樓區左海公園後門象山隧道。
象山裡——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曾名巷下路。
獅頭山——在馬尾區琅岐島。
蛇嶺——在晉安區宦溪鄉。
貓頭山——在晉安區宦溪鄉。
猴柴上——在晉安區紅寮鄉。
雞冠山——在晉安區紅寮鄉。
金雞翼——在馬尾區。
烏龜山——在馬尾區。
雞籠山——在倉山區城門。
以金屬為名的
金山——在倉山區建新鎮,是新開闢的萬人商住區,設有金山公交車總站。
銀湘鋪——在臺江區八一七南路文化宮對面小巷。
銅盤路——在鼓樓區,東至三角井,西至馬鞍通三環路。
打鐵壋——在臺江區五一路南新港街道,曾名紅日路。
鬥街——在臺江區幫洲。
金壋街——在臺江區新港街道,曾名圖強街。
鑄鑼巷——在臺江區洋中街道,曾名先鋒三弄。
鑄鐤環——在臺江區學軍路,解放前是鑄造鐵鍋的地方。
打鐵裡——在鼓樓區東街街道,曾名打鐵弄。
金鋒裡——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曾名中越六弄,東越東路四弄。
分金弄——在臺江區茶亭,曾名紅立四弄。
打銀弄——在鼓樓區東街。
銀店弄——在臺江區茶亭,曾名紅輝三弄。
鐵線弄——在臺江區洋中街道,曾名更生一弄。
洗銀營——在鼓樓區南街街道,與三坊七巷通。
金鬥浦——在臺江區幫洲街道,曾名大興二路。
金源巷——在臺江區雙杭街道,曾名興元二弄。
鐵坑山——在臺江區。
鐵扒山——在馬尾區。
以名人為名的
狀元街——有兩條,一條在倉山區建新鎮洪塘鄉,因明朝時鄉中翁正春高中狀元而得稱,街旁現存狀元府故居。另一條在五一南路,清朝時路東側村中的王仁湛高中狀元而得名。
乃裳路——在臺江區幫洲街道,前身是萬侯街,緊靠洪武道,是閩清會館所在地,系愛國華僑黃乃裳講學之場所。民國三十六年5月13日,福州市參議會為紀念鄉賢,把萬侯街改名為乃裳路。
洪武道——在臺江區幫洲街道,是紀念明朝初洪武年間朱元璋派湯和領兵攻打福州元兵登岸之處。
肅威路——在鼓樓區鼓西路。民國十二年(1923年),薩鎮冰為福建省長,曾集資重建一條巷中中路。因薩鎮冰曾任海軍總長、海軍臨時總司令等職。1921年曾兼代國務總理,被授為將軍府肅威將軍,故此路被命名的蕭威路。路裡保存有古廟裴仙宮,是紀念北宋仁宗時代關心民眾疾苦的一位幕客周簡潔而建的。
元帥路——在鼓樓區雙拋橋對面,宋時為紀念唐朝一位在安史之亂中,堅貞不屈,英勇犧牲的樂師雷海青而建的一座元帥廟,後路便以廟而名。
聖君弄——在臺江區下杭路南側。弄裡明朝時建有一座紀念宋朝閩清縣為民除害治病的鄉賢張慈觀而建的聖君殿,故弄以廟而得名。
王莊——在晉安區,與福馬路、六一路相通。清初,明降將耿繼茂以靖南王身份進駐福州,他把當地田園、民房圈地拆遷作為兵營,故老百姓稱這地方為「耿王莊」,簡稱「王莊」。
祭酒嶺路——在鼓樓區西門外鳳凰池到長春鋪之間。相傳五代時,王延翰繼承王審知即位為閩王稱帝。他整天不理朝政,過著花天酒地的腐敗生活,於是他的兄長(任建州刺史)王延稟派人帶了一封信到福州,勸他不要為非作歹。王延翰看後大怒。決定毒死他哥哥派來的使者,當使者辭別王延翰要回閩北建甌時,王延翰便令國子祭酒(負責禮賓的官員)湛溫,前往西門外的一座高安山上備酒錢行,(古時福州送別官員、親人多在此下船遠行)準備把毒藥放在酒裡暗害使者。這時,湛溫心想,假如毒害了使者,不但兄弟之間結下仇恨,而且會發生全閩內戰,給人民帶來災難。於是他便決定將那杯毒酒自己喝下,放走使者。後來福州人民為紀念湛溫,便把高安山改為祭酒嶺。湛溫的墓就埋在山上,遺憾的是,解放後居民大量建房時墓被毀棄。
則徐大道——在倉山區白湖亭北,是福州的南大門,為紀念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命名,並在三叉路口開闢「則徐公園」,聳立一尊林則徐全身銅像。
|綜合編輯:閩清微生活(轉載須註明)
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訂閱與投稿
長按下方指紋識別處,識別二維碼,關注閩清微生活獲取最新信息
❶ 搜號碼:mqv888或搜公眾號「閩清微生活」
❷ 投稿信箱:178302620@qq.com
➌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783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