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環球時報》記者在日本生活多年,在那裡度過中國春節的次數不少,而今年在日本過春節的經歷著實讓記者感到驚訝。
日本人古時也過農曆春節,但是自明治維新後,他們將公曆1月1日定為新年,農曆新年隨之被淡忘了。當然,在日本居住的中國人一直過春節。每年一到節日期間,日本三大中華街(分別位於橫濱、神戶和長崎)會舉行舞獅等活動,這才顯出那麼一些年味兒來。
今年情況大不一樣。2月4日農曆除夕18時30分,東京塔舉辦「賀中國農曆新年,東京塔紅光璀璨」的點燈儀式。大批圍觀的日本人與主辦方一起,在點燈前齊聲倒數。日本幾乎所有電視臺都進行了轉播,社交媒體也被披上「中國紅」的東京塔的照片覆蓋。這是東京塔第一次點亮紅色慶祝中國春節。
更罕見的是,在東京塔點燈儀式結束後,各電視臺播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祝賀新年的視頻。他用漢語打招呼說「大家過年好」,還用「百聞不如一見」來呼籲中日兩國民眾增進交往。
今年,日本各中華街的活動比往年熱鬧許多。神戶南京町的中華街舉行cosplay大遊行,楊貴妃、包拯、《西遊記》師徒四人等中國古典人物形象紛紛登場,吸引大批日本人觀看。在東京塔下,也舉行了充滿中國元素的燈會。
從2016年開始,日本Niconico視頻網站每年直播中國春晚,今年也不例外。除夕當晚有6萬多日本人在線觀看,其中最受歡迎的節目是成龍的歌曲演唱、小品《站臺》。《站臺》裡鐵路夫妻僅有兩三分鐘相聚時間,讓日本觀眾紛紛留言「淚目」「感動」。
2月初,日本社交媒體話題熱度最高的是春節,讓人感覺似乎日本人也在過節。年初四到《環球時報》記者家裡做客的一名日本記者說,日本對華輿論改善明顯。日本政府表達重視與中國關係的態度,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日本右翼也不像以前那樣活躍,隨意批評和醜化中國的媒體文章、出版物開始逐漸減少。「儘管很多日本人對國外的事情不感興趣,但他們也不喜歡整天聽到片面的聲音。」
一名日本大學教授告訴記者,日本人的對華心理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2010年日本經濟總量被中國超過後,日本人經歷了不相信、不接受、對中國進行批評詆毀等階段。直至今天,已經沒有多少日本人去說有關中國經濟的壞話了。中國每年有700萬人次赴日旅行,這給日本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讓日本社會意識到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