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草長鶯飛,正是少年讀書時。
線上學習期間,相信三年級的學生們,會在網上搜索一本名字叫做《克雷洛夫寓言》的書。
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中快樂讀書吧裡。介紹了三本寓言故事書。《伊索寓言》和《中國古代寓言》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兩本書。
還有一本是《克雷洛夫寓言》。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們和我一樣,並不是十分了解它。
與你同讀《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從克雷洛夫的200多篇寓言中精選了60餘篇,編為六組。克雷洛夫的寓言,原文以詩體寫成。例如教材中第八課《池子與河流》,以詩的形式來講寓言故事。
在20世紀50年代作為兒童文學作品引入我國。在翻譯的過程中為方便兒童閱讀改編成散文體。
克雷洛夫寓言注重人物和情節,故事中注入情感,從而使寓言擺脫了簡單的說教,用情感去打動人,使故事更具魅力。
給孩子們推薦分享幾個經典的《克雷洛夫寓言》,家長們請收藏,講給孩子們聽。
一、狼和小羊
推薦理由:
八零後,九零後的家長們,應該有印象。《狼和小羊》出現在舊版人教語文二年級教材中。可是,那時候的我們學完課文之後,卻很少有人記得,《狼和小羊》選自《克雷洛夫寓言》只記得那隻無辜的小羊,不管在上遊喝水還是下遊喝水,總是有罪的。
這個故事和近幾年十分流行的小段子,有異曲同工之妙:恃強凌弱,不需要理由。
「誰讓你不戴帽子!打。」
「誰讓你戴帽子!打」。
狼和小羊大熱天裡,一隻小羊去河邊喝水。他的運氣可真是不太好,正好碰到一隻餓狼在那裡尋找自己的午餐。餓狼惡狠狠地盯著小羊盤,算著該從哪裡下嘴。可是在吃之前狼還想找一個吃小羊的理由。因為它想做一隻看起來比較講道理的狼。於是狼就大聲地喝斥道:「嘿,那隻小羊你好大的膽子,敢用你的髒鼻子來弄髒我的清水真是活的不耐煩了。我非要把你的腦袋咬下來不可!」小羊嚇得直哆嗦,戰戰兢兢地說:「可是狼大王您在上遊,我在下遊,我怎麼會弄髒你的水呢?」狼:你這麼說就是說我在撒謊了,你這個小混蛋!還沒有人敢這樣說我呢?是誰教你的,快從實招來。嗯,我想起來了,兩年前我走過這的時候好像就是你在這裡說的,嗯,這件事情我可忘不了。羊:大王,您可能搞錯了,我還不滿一歲呢。狼:那麼就是你的哥哥。羊:可我沒有哥哥啊,大王。狼:那就是你的朋友或者是父母反正都是羊類。我要把帳算在你的頭上。……
二、公雞和珍珠
推薦理由:
這個故事的原型出自《克雷洛夫寓言》。然而這個故事的「變形式」卻出現在很多心靈雞湯裡。
你是否有聽過這樣的話
「給公雞一把鑽石,不如給公雞一把小米。價值觀不同。或者,給人家東西,要給人家正真需要的東西。」
「地上放著寶石和麥子,公雞會選擇麥子。不識貨,目光短淺。」等等,一個簡短的故事,多角度,多層次的道理。趕快收藏起來吧!
公雞和珍珠公雞在草叢裡著實發現了一顆小珍珠。「這有什麼了不起」公雞不屑的說,「簡直毫無用處,人們卻把他看得這樣,珍貴。真是愚蠢啊!依我看呢,老實說,要是找到一顆大麥,我要高興的多!大麥雖然沒有珍珠好看,卻可以吃。愚蠢的人類,總愛這樣考慮問題。凡是對他沒有用處的,就是一無是處的廢物。」
何其有幸,身為人師,教學相長,終身學習。
當我們靜下來,和孩子同讀一本書時,我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