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逛大陸購物網站買年貨在臺灣年輕人中悄然興起,不少年輕人通過網絡跨越海峽,在淘寶、京東等大陸電商平臺上採購他們的「小年貨」。
家住臺北的林雲媚是臺灣科技大學的碩士生,她同時也是大陸淘寶網的忠實「粉絲」。林雲媚告訴記者,最近她剛在淘寶買了四雙鞋子。「參加小叔叔的婚禮要買一雙,在學校做報告就又買了一雙,另外兩雙是買給自己的春節禮物。」
像林雲媚這樣逐漸習慣大陸網購的臺灣年輕人越來越多。記者通過微信、電話和網絡等方式,隨機向臺灣北中南等地的年輕人發送調查問卷,回答問卷的16位臺灣年輕人無一例外都對淘寶等大陸主要網絡購物平臺有較深入的了解,其中15位經常在淘寶等網站買東西。
林雲媚告訴記者,跟臺灣的網站比起來,上淘寶買東西品種多、價格便宜,一樣的鞋子,在臺灣的實體店要390元新臺幣起跳,而淘寶的售價換算成新臺幣只需要200元,便宜近一半。而且網購的速度也快,臺灣網上買東西要7到20天,而在大陸網購只要4到7天。
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臺灣籍教師陳經超說:「對於臺灣的年輕人來說,淘寶還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兩岸語言相通,這使得他們在大陸網購更加方便快捷。」
除淘寶、天貓之外,卓越亞馬遜、當當網和京東商城等網站也頗受臺灣年輕人青睞,他們購買的商品涵蓋衣食住行各方面,親友推薦和網絡搜索是他們接觸大陸購物網的主要渠道。
「我平均每個月在淘寶上要花一到兩千新臺幣。」家住臺南的黃怡琳說。小黃在臺南一家家具公司設計部上班,她被同事們稱為淘寶「小達人」。她告訴記者:「這個月初我在淘寶買了網卡,還幫朋友買了衣服、褲子和鞋子。
黃怡琳還在大陸電商「雙十一」「雙十二」促銷中「血拼」了一把。「我想買一件送妹妹的外套,在臺灣網店找很久都沒找到喜歡的,於是轉戰淘寶,恰逢『雙十二』,我很快買到一件打對摺的外套,妹妹收到以後非常喜歡。」
臺灣年輕人還流行在大陸購物網站「組團購」。黃怡琳說,現在從大陸到臺灣的物流費用還比較貴,一般要在150元新臺幣左右,所以大家喜歡用「組團購」的方式,可以省郵費。「我的朋友們買的汽車零件、頭飾髮飾和手機殼等小東西都是組團網購來的,物美價廉、非常划算。」
「『淘寶熱』拉近了兩岸年輕群體的距離」,陳經超說,臺灣青年的大陸網購熱也反映出兩岸年輕人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正逐步趨近,兩岸之間的商貿物流也日趨繁榮,隨著未來兩岸電子商務合作的進一步發展,針對臺灣顧客的網購環境會更完善便捷,逛淘寶買東西會成為更多臺灣年輕人的消費方式。(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