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古為青州,有著悠久的歷史,青島有東方瑞士的美譽,是幸福感很強的一座海港城市,也是一個極佳的旅遊勝地,梁實秋先生曾在這裡留下蹤跡,對於先生我還是很有些情感的,先生是一代文學大師,一個強調自由的人,文學的自由是很關鍵的,創作也需要更加自由的思想和空間,文學的自由應該是每一個創作者都希望看到的環境。
青島梁實秋先生的故居現在已經成為民居,裡面是住人的,要觀看的話需要一些協調,我只在外面看了一看。青島是個人文情懷很濃烈的城市,即便是在外面看一看感覺也是非常不錯的,先生的《雅舍小品》是先生的文學巔峰之作,先生的房間都有雅舍的美稱,青島的故居即便已經是民居,這種雅舍的氣韻也還是有幾分的。
現在保存比較的梁實秋先生故居,實在臺北,臺北師範大學負責管理,梁實秋先生是個文學家但他在語言學上的成就更是不凡,在外國文學的翻譯上有著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莎士比亞作品的翻譯工作上,先生的貢獻是巨大,臺北故居當中,展示了先生曾翻譯的莎士比亞的作品,梁實秋先生與莎士比亞的結緣要感謝胡適先生和他的父親,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是胡適先生找的他,當時胡適先生找來聞一多先生、徐志摩先生、陳西瀅先生還有葉公超先生,能夠堅持翻譯莎士比亞作品三、四十年是因父親的一句囑託,梁實秋先生的父親希望先生能夠將莎士比亞的作品全部翻譯完成,先生莫敢忘父命,於是畢生致力於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直到全部翻譯完畢,所以先生與莎士比亞的情緣,不但是文學的意義和語言學上的意義,還是先生對父親的一種情懷和責任。
故居內還展示了先生的一些手稿和其它作品包括先生的一些書信等,這對於了解先生感受先生所強調的自由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先生的院中那顆讓先生去了美國都還掛念的麵包樹還立在那裡,讓人感慨頗多,梁實秋先生故居中的擺設不知都還保存的不錯,尤其是書房中的那個打字機,是先生生前用過的原物,很有些年代感,梁實秋先生的故居四周的環境還是非常不錯的,綠化很好,即便是過去散散心也是個很不錯的去處。
梁實秋先生按輩分來說在民國眾文豪當中算是晚輩了,徐志摩成名的時候,梁實秋先生還在清華讀書,徐志摩去清華演講還是梁實秋先生安排的,但是作為一個有獨立文學靈魂的人,梁實秋先生曾跟魯迅先生有過筆戰。但在後來談及魯迅先生的時候,梁實秋先生對於魯迅先生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並且表示兩人只是在一些文學問題上有些分歧,並沒有什麼個人恩怨,在那個時候,文學家的筆戰是很正常的一個情況,魯迅先生還和徐志摩發生過筆戰,但是對於對方的才華,大家都是互相認可的,這樣的一種文學環境也是令人嚮往的,參觀先生的故居也要去感悟這種精神,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