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剛果河,被描繪成「充滿噩夢的地方」,被發現的過程曲折!

2020-12-10 雲煙成細雨

剛果河又稱薩伊河,位於中西非,上遊為尚比亞境內的贊比西河,河道呈弧形穿越剛果(金),注入大西洋17世紀歐洲探險家把它取名為「剛果河」,因為河的下遊居住著剛果人。1971年,比利時殖民統治下的剛果改名為薩伊,是當地方言,意為「河流」。於是這條河改名為「薩伊河」。隨後,薩伊再次更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薩伊河再次更名為剛果河。

剛果河由眾多支流匯合而成,全長4700公裡,流域面積370萬平方公裡。其流量僅次於亞馬遜河,年均4.1萬立方米/秒。

在剛果河廣闊的流域中,密集的支流、附屬支流和小河流被分成許多支流,形成扇形的河網。這些河流從周圍海拔270米-460米的一片匯聚的斜坡上流入一中央注池,其中,主要支流有烏班吉河、誇河和桑加河。

從剛果河源頭到河口,有上、中、下三個不同的區段。上遊的特點為多匯流、湖泊、瀑布和險灘:中遊有7個大型瀑布,稱為博約馬瀑布:下遊有兩段支流,形成了一大片廣闊的湖區,這就是馬萊博湖。

剛果河常年雨水供應恆定,流量均勻恆定。茂密的常綠林與受赤道氣候影響的薩伊河流域一樣廣闊,林區外圍是熱帶草原帶。河內盛產各種各樣的魚,兩棲動物中,鱷魚最引人注目。

1482年,葡萄牙探險家高發現了剛果河的入海口,但無法沿著咆哮的急流逆流而上,所以這條河400多年來一直不為外界所知,對19世紀的歐洲人來說,這裡是「最黑暗的非洲」。小說家康拉德曾在1899年出版的《黑暗的心臟》一書中,把這裡描繪成「充滿噩夢的地方」。

19世紀,蘇格蘭傳教士、探險家利文斯頓曾認為剛果河是尼羅河或尼日河的源頭,但當他聽說森林深處有可怕的食人族時,就不敢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直到1876 -1877年,出生在英格蘭威爾斯的美國探險家斯坦利沿著這條河探險,才發現真相。

剛果河的源頭只能部分通航。它向北穿過陡峭的巖石山谷,然後蜿蜒穿過蘆葦環繞的沼澤,然後流入基薩萊湖,那裡有白鷺、魚鷹和翠鳥出沒,也是當地漁民的捕魚之地在流到孔戈洛時,河水便開始不斷加速並擴大到500米寬,由此至下遊2800千米內,峽谷陡峭,有瀑布和翻的漩渦潭,被稱為「地獄之門」。

再往前,有幾段河流有陡峭的海灘。當他們到達Nyangawe的時候,河水進入了陰沉的叢林,也就是利文斯頓害怕北移的地方。1876年10月,斯坦利也從這裡出發,向南前往剛果,他花了九個月時間到達河口,他的探險隊與沿河居民進行了多次戰鬥。

在一次戰鬥中,斯坦利發現了七個瀑布,並以自己的姓氏命名。這就是現在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博約馬瀑布,大約每秒166850立方米。

剛果河在基桑加尼開始向西轉向,這是通往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的主要交通通道,下遊1600公裡。然後河流轉向西南,流經茂密的雨林。,這段河流又匯納了許多支流,更增加了流量,而且,林中猴子和各種彩鳥的叫聲,亦使得整個景致愈發顯得生機勃勃。

在連接阿魯維米河的基桑加尼以西,河水變得更寬。進入姆班達卡後,河流泥沙堆積成數千個小島,將河流分割成充滿水葫蘆的水道迷宮,裡面布滿巨大的蜘蛛網。

剛果河流經非洲中部後流入大西洋。它流經的雨林和草原面積約與印度一樣大,流域水資源佔世界已知水資源的1/6,紅樹林沼澤、茂密的叢林,以及沿途那些急流、峽谷、瀑布,也給世界留下了美麗的風景,當然總有吸引人的冒險故事。

相關焦點

  • 非洲為什麼有兩個剛果國家?剛果(金)和剛果(布)為何不合併?
    ▲葡萄牙探險家在非洲其他地方刻畫的標識1482年,葡萄牙航海家迪奧戈·卡奧沿著非洲西海岸不斷航行過程中,憑藉著水中泥沙含量判斷出附近有一條大河,同時發現水中含鹽度極低,簡直等同於淡水。當迪亞哥駛向海岸後發現了一條流量巨大的大河,即剛果河。迪奧戈上岸後,特地立柱為證,宣示了葡萄牙的主權。
  • 非洲水量最大的剛果盆地,為何有兩個同名剛果的國家?
    印象中的非洲,乾旱而貧瘠。實際上,非洲部分地區的水資源是比較豐富的,世界級的大河就有三條:北部的尼羅河,西部的尼日河,中西部的剛果河。剛果河長4640公裡,這個數字看上去不是特別顯眼,在非洲也要排在尼羅河之後。
  • 你不熟悉的神秘非洲:世界深度第一的剛果河
    剛果河又稱薩伊河,位於中西非,上遊為尚比亞境內的贊比西河,河道呈弧形穿越剛果(金),注入大西洋17世紀歐洲探險家把它取名為「剛果河」,因為河的下遊居住著剛果人。1971年,比利時殖民統治的剛果改名薩伊,薩伊」是當地土語,意為「河流」。於是此河便改名為「薩伊河」。其後,薩伊再次改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薩伊河也隨之再次易名為剛果河。
  • 你不熟悉的神秘非洲:世界深度第一的剛果河
    剛果河又稱薩伊河,位於中西非,上遊為尚比亞境內的贊比西河,河道呈弧形穿越剛果(金),注入大西洋17世紀歐洲探險家把它取名為「剛果河」,因為河的下遊居住著剛果人。1971年,比利時殖民統治的剛果改名薩伊,薩伊」是當地土語,意為「河流」。於是此河便改名為「薩伊河」。
  • 聊聊非洲的四大河流:分別是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河流有無數條,很多河流都被當地的人們稱為母親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非洲的四大河流,分別是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尼羅河剛果河剛果河位於非洲的中西部地區,上遊盧阿拉巴河發源於薩伊沙巴高原,源頭位於尚比亞境內,發源後總體呈自南向北流動,進入剛果盆地後,稱為剛果河
  • 無人監管的剛果河,亂套了
    然而,以上遭遇跟剛果河上擺渡的當地人比起來,也不算什麼了,畢竟在剛果河上,當地政府連統計工作都不去進行,剛果河已經「沒人管了」,連溺死的人數都不得而知。日落時分,過度擁擠的駁船軋軋作響,向剛果河上遊駛去。
  • 姐妹看世界,帶你走進非洲,欣賞最深河流一一剛果河
    剛果河(英文名:The Congo River)也稱為薩伊河(方言意思是&34;),位置位於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僅次於尼羅河。幹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後注入大西洋,流經安哥拉、尚比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布)、剛果(金)等國,在剛(布)境內長達1000多公裡。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於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面積為370萬平方公裡,佔非洲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0%,佔全世界熱帶雨林總面積的25%,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我們一起欣賞剛果河!
  • BBC發布《剛果VR》紀錄片,帶你進入真實的非洲生活
    今天,英國廣播公司通過BBC VR應用程式發布了下一個虛擬實境(VR)項目,這個紀錄片系列名為 《剛果VR》,將觀眾帶入了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核心地帶。與BBC新聞非洲記者Alastair Leithead一起進入非洲最危險和最令人驚嘆的國家之一,這個由三部分組成的系列由BBC VR Hub和BBC News製作。
  • 非洲的剛果河可能是一個例外
    剛果河流域示意圖以上條件,就是形成三角洲的條件,那麼如果一條河流的情況剛好與之相反,比如河流含沙量很少,河流入海口地勢較陡,流速較快,那麼也就不容易形成三角洲了。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我們發現非洲剛果盆地中的剛果河,幾乎就符合上述條件。
  • 剛果河兩岸的民族藝術
    在非洲中部有一條河流叫剛果河,也稱薩伊河。是非洲的第二大河,僅次於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全長4600多公裡,剛果河流域是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僅次於亞馬遜雨淋。從剛果(金)的馬塔迪(第一大港口城市)往西流入大西洋。
  • 安哥拉:差點把民主剛果堵成內陸國,卡賓達飛地是如何形成的?
    ▲ 安哥拉和剛果(金)在非洲的地理位置一、葡萄牙殖民安哥拉在非洲的中西部,坐落著世界最大的剛果盆地,世界徑流量第二的大河—剛果河在盆地內流淌,最後向西注入大西洋。剛果盆地氣候溼熱,覆蓋著世界第二大的熱帶雨林,在它的南面是地勢高聳,氣候較為溫和的高原地區。
  • 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區別 剛果金和剛果布有什麼區別
    剛果金和剛果布名字相似,都來自非洲大陸,那麼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區別是什麼呢?  這兩個國家在13世紀,都屬於同一個王國,叫做剛果王國,而且當時,剛果王國在非洲屬於大國,在非洲極具影響力,到了17世紀,由於新大陸的發現,也伴隨著殖民者的到來,西方國家來到了非洲,看到了世界第一大盆地「剛果盆地」,想要把這裡變為自己的領土。
  • 剛果(金)為何會成為唯一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
    當列強紛至沓來要求中國與之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過程中一個貧窮落後的非洲國家竟也跑到中國天津要求同中國籤訂和列強一樣的不平等條約。這件事今天說起來令人匪夷所思,然而當時的清政府可沒少幹令如今的我們看來匪夷所思之事。清政府在經歷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後一度患上了「恐洋症」,以致於只要一見到洋大人就認慫。
  • 多數大河的河口都有三角洲,為什麼剛果河的入海口沒有三角洲?
    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都是大量泥沙沉積而成的地形形態。特別是黃河,由於含沙量巨大,使得黃河三角洲每年泥沙沉積的量也非常驚人,黃河三角洲海岸線每年以兩三公裡的速度往前推進,陸地面積不斷增大。
  • 非洲剛果的著名建築:國會中心!
    標題:非洲剛果的著名建築:國會中心!非洲,一個被全世界冠以「窮」的國家之一,大多數人還只是從電影電視上了解到非洲的情況。認為非洲還大多住著茅草屋,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其實,在非洲也有很多著名的現代化建築,而且這些建築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氣,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去剛果看看他們的著名建築,國會中心。剛果 Kintele 國會中心 / AVCIARCHITECTS新的 Kintele 國會中心和度假酒店(KCC)位於新興布拉柴維爾區域, 北部毗鄰新奧林匹克中心。這個選址可以看到南部的剛果河和北部的原始森林全景。
  • 剛果盆地是世界第二大雨林,也是非洲的樂園
    原始狂野和粗獷,這也許是人們對於非洲的第一感受。但當你靜靜的感受時,你會發現在那粗獷的表面下隱藏著的是人們自然真情的流露,是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枯黃的草地,奔騰的牛羊,湛藍的天空,非洲的一切,都透出一種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 地理學堂:非洲大陸兩個剛果,哪一個才是盧卡庫他們的「故鄉」?
    其中,以盧卡庫、本特克、奧裡吉、巴舒亞伊、蒂勒芒斯、孔帕尼來自非洲的一個國家——民主剛果。此外,中超勁旅,外號御林軍的北京國安前鋒巴坎布就是民主剛果的主力前鋒和進攻核心。翻看非洲地圖,我們發現除了民主剛果之外,非洲還有一個國家也叫剛果,即剛果共和國。
  • 全世界知名的探險之地剛果(布),我們攜手去探險吧
    剛果共和國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裡。布拉柴維爾位於剛果河(薩伊河)下遊北岸,隔河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相望。這裡四季常青,芒果、椰子、旅人蕉成行成隊,綠蔭如蓋,是座美麗的熱帶城市,有花園城之稱。
  • 世界就在我眼前04——丁丁在剛果(上)
    充滿造物奇景的非洲。剛果是丁丁旅程的第二站。這個地方就是當時比利時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剛果,這片橫亙於非洲中部的廣袤土地,面積是它宗主國比利時的20倍,而比利時的另外兩塊非洲殖民地盧安達與蒲隆地與之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非洲烏檀木」——剛果沙比利
    廣泛分布於非洲,東南亞國家及我國海南也有引種栽培。芯邊材區別明顯,芯材紅褐色至烏檀色,常具黑褐色同烏檀色條紋,因此常被稱之為非洲烏檀木。生長輪細膩不明顯。木材結構細,略均勻;強度較高;耐腐。乾燥宜慢,略有端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