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十五回秦鯨卿得趣饅頭庵,第十六回秦鯨卿夭逝黃泉路。前一回這個小子還在風流快活,下一回就跟著黑白無常去了陰曹地府。
這兩件事是緊密相連的,秦鍾跟著寶玉鳳姐饅頭庵裡住了三天,與智能兒背地裡沒少練習周公之禮,小秦相公的稟賦本來就弱,饅頭庵可不比家裡,條件有限,一方面受了風寒,另一方面恐怕身體也有些虛脫,這不,一回家就病倒了。
這位小秦相公自從在賈府家塾附學,日日出入榮國府,智能兒也常常的跟著她的師傅靜虛來榮國府的,和榮府上下很是熟悉,比如她和四小姐惜春就很投緣,惜春還說過要剃了頭跟智能兒一起出家當尼姑的話。秦鍾和智能兒見面不少,關係早就很親密,寶玉曾說,有一回,在老太太的屋裡,沒有一個人,秦鍾摟著智能兒不知要幹什麼,可見,兩人很早就情投意合了。
秦鐘的這兩回重頭戲作者著墨並不多,有幾句話卻至關重要,原文寫道:
那秦鍾與智能百般不忍分離,背地裡多少幽期密約……偏那秦鍾稟賦最弱……又與智能兒偷期綣繾,未免失於調養……誰知水月庵的智能兒私逃進城,找至秦鍾家下……被秦業知覺,將智能逐出,將秦鍾打了一頓,自己氣得老病發作,三五日光景嗚呼死了。那秦鍾早已魂魄離身……又記掛著智能兒尚無下落……
這幾句話裡,有好幾處很是可疑,也很怪異,總結一下,至少要提出三問:
1、智能兒進城是家常便飯,咋這次進城找秦鍾就成了「私逃進城」了呢?她有什麼不得不行的大事,非得「私」「逃」呢?兩人日子應該不短,為啥以前不需要去秦家,這次非得見秦鐘不可呢?
2、秦業發現了智能兒,將唯一的還在病中的兒子暴打一頓,自己還活活氣死。到底是什麼事能讓秦業失去理智至此呢?
上流社會的青年公子有幾個超出友誼範圍內的男女朋友,不是很正常嗎?就算秦鍾胡鬧,招惹尼姑,看看柳湘蓮,還眠花臥柳呢,還有賈寶玉,小小年紀,就一堆說不清的男男女女的關係,更不用提什麼薛蟠、賈蓉之流了。
所以秦業的表現很反常,完全是申斥和嚴加管教就可以解決的,他的反應顯然過度了,到了不顧兒子和自己性命的地步,至少,秦鍾這個事戳到了秦業的痛點了。
3、秦鍾臨死牽掛著智能兒的下落,證明她沒有回水月庵,她為啥情願流落在外也不回去?是不是根本就回不去了呢?
有一個結果可以解釋這一連串的疑問,那就是:智能兒懷孕了。
因為智能兒懷了孕,甚至有可能被庵裡的老尼姑發現了,她才要「私逃」,她才要找秦鍾,她才被秦業逐出而且只能流落在外,無法再回水月庵。
可是如果智能兒懷孕了,秦業的氣憤可以理解,他這個舉動卻不太對路,秦家是什麼情況?人丁太單薄了呀,秦業已經七十歲了,秦鍾還未成人,而且身子單弱,那個年月的孩子說夭折就夭折,而且女兒剛剛去世,現在這個小尼姑懷了秦家的骨血,雖說不體面,可畢竟血濃於水,就當她是一個丫頭不就完了嗎。荒唐歸荒唐,這可是老天爺送來了親孫子,有什麼理由不要呢?別說智能兒是個尼姑,就算是個妓女,對於上流社會的人來說,她肚子裡的孩子可是高貴的家族血脈。古人和我們今天的人們對於傳宗接代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和概念。
秦業將智能兒逐出去了,也就是說,他已經憤怒到顧不得這些了。屏山一直好奇秦業一個六品營繕司小官,宦囊羞澀,一副本本分分過日子的樣子,曹雪芹為啥給他起名叫做秦業,也就是情孽。秦家三口人,女兒秦可卿(情可情),兒子秦鍾(情種),全部栽在了風月之事上,他們的父親更厲害了,直接叫情孽,這個七十歲的老人當年一定有所謂孽情,否則讓人家頂著情孽的名字可是沒道理。
曹雪芹從不會空穴來風,叫他情孽自有道理。能讓秦業產生如此劇烈的反應,應該是秦鐘的所作所為和智能兒的懷孕,戳到了秦業的舊傷疤,也就是他的孽情、孽緣。
屏山撰文寫過秦可卿就是秦業的親生女兒,並有五大證據和理由支撐,簡述如下:
一是秦業因為無子才從養生堂抱孩子,那麼他應該抱兒子,而且應該抱兩個兒子,豈不是更保險。
二是對抱來的這個女兒,秦業很疼愛,證據就是秦業給她取乳名可兒,這樣的寵溺可不像是抱來的養女,封建社會除了世家大族,對於女孩的重視往往不夠,起名字的並不多,叫個大姐兒、二姐兒了事,《紅樓夢》裡例子多的是。
三是秦家一家人顏值逆天,秦鍾是美過寶玉的絕世美男子,他的老爹一定是絕世大帥哥,抱養的女兒美過林黛玉薛寶釵,絕世大帥哥親生的概率恐怕更大。
四是秦業死時留下了三四兩銀子,一年前秦家掏二十四兩銀子都困難,突然出現的巨額財富只能是來自寧國府,無論是秦可卿留下的還是賈珍贈與的,都源於割捨不下的親情吧。
五就是這個「秦(情)」字,秦家和「情」「孽」緊密相連。
所以,秦可卿就是秦業孽情的產物,是他的私生女。當然,他費了如此大的周折將女兒還是抱回了家,其中曲折,當然不堪回首,甚至可能讓他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說不定。
秦業看到尼姑反應如此的強烈,會不會他在覺得兒子在走他的老路呢?會不會秦可卿的生母就是某個庵院的尼姑呢?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和看法。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裡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紅樓夢(上下冊)》(庚辰底本前80回)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