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開始,上面這張名為「大學校友之大國工匠」的統計表在朋友圈迅速傳播開。到今早,在知乎、豆瓣、抖音等平臺上,都開始廣泛的傳播和討論。
這是一張什麼表?
其實就是央視系列節目《大國工匠》中對涉及軍艦、航母、轟炸機等總設計師學校來源的一份統計。
這樣一份原本並不引人關注的「理科生」關注的命題忽然成為熱點。能引發這麼大的討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張統計表所涉及的人,全都是國家最頂尖、技術難度最高、屬於國防安全最核心領域的大佬,也就是「大國重器」背後的「大國工匠」。
不過真正引起關注的還不是這些領域所涉「頂尖」,而是這些頂尖的「大國工匠」並非來自中國最頂尖的清華北大,超過一半出自陝西的幾所學校。我們看具體統計:
而從表中信息來看,35名「大國工匠」中,有20名來自陝西的高校,超出整個榜單的一半。其中西安交通大學3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名,而最值得關注的是西北工業大學,有12名校友進入,人數就佔到了榜單的1/3。
在中國當下高校的排名序列中,西北工業大學僅排到第30位(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2020年)),與這份榜單的統計形成巨大的反差。
如果這個榜單中清一色來自清華北大,或國防科大、中科大,可能不會多麼人驚訝,但這是排名並不名列前茅、行為又很低調的西北工業大學——反差足夠「令人咂舌」。
西北工業大學一直是一所比較獨特的學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西北工業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的大學。曾一度有傳言它會改名為「中國航空航天航海大學」。
當然,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高校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
有這樣的「野心」,也是因為西北工業大學確實牛掰,有這樣的實力。
在中國的航海航空航天領域中,西工大甚至形成「西工大現象」和「西工大模式」,這在中國高校中,絕無僅有。
「西工大」現象是指在國防科技事業中,西工大輸送了大量頂尖人才。中國歷史上6個學科的第一位博士,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臺地效飛行器、第一型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都誕生於西北工業大學這座西安友誼西路的高校。
人才的集聚讓西工大站在科研前端,尤其無人機領域。
今天無人機風靡全球,但其實早在35年前的1985年,西工大就籌建了無人機研究所,開我國無人機研製之先河。隨後,我國第一個整套無人機系統、第一個出口海外無人機生產線都出自西工大。目前,西工大擁有我國唯一的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中心,又正在籌建我國第一個專業的無人機測試中心。
西工大研發的無人機的確牛掰,它的「魅影」系列太陽能無人機,是國內太陽能無人機最長飛行記錄保持者。
在西藏的藏羚羊科考之中,要求無人機適應高寒氣候,而且要飛得足夠高,不被藏羚羊察覺,對清晰度的要求也更高,最後用了西工大的「魅影」,足見其科技含量。
國慶60周年閱兵中,無人機方隊全部3個型號、10架飛機均西工大研製生產;建軍90周年閱兵中,西工大自主研製生產的無人機,第二次以整個方隊入列閱兵式——那是西工大無人機的高光時刻。
無人機研究領域,西工大可謂「一騎絕塵」。
西工大不光會在研究室內搞研究,產業化也很有一套,而「西工大模式」指的就是這個。早些年開始,西工大就開始成立公司、打造基地,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西工大依託優勢學科成果,培育了一批在陶瓷複合材料、3D列印、高端裝備製造、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已成為西安乃至陝西經濟轉型升級的一股重要力量。
比如,不久前登陸資本市場的陝西明星公司鉑力特,就是從西工大這個大本營出來的,他的創始人、「80後」薛蕾就是從西北工業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畢業的。
此外,西工大自己成立的無人機系統及其動力裝置公司,早在1995年就被確認為中國最大的中小型無人機科研生產基地。2014年,經國際權威媒體評測,西安愛生公司成為國際無人機領域綜合實力TOP20企業。
2016年,西工大還與西鹹新區籤署合作協議,加速民用無人機產業化基地建設,未來陝西要在這裡打造中國最大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基地。
我們再說回榜單。雖然這張榜單讓很多人注意到了低調的西工大,但西工大的人也未必就能沾沾自喜。
何況查閱資料之後我發現,這張榜單中的轟20總設計師唐長紅61歲、殲20總設計師楊偉57歲,三型空空飛彈總設計師樊會濤58歲……這些「大國工匠」大多是30多年前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
換句話說,他們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西工大培養出來的,今天從西工大畢業出來的人到底怎麼樣,且等十年、二三十年後再看……
而且就目前的統計看,西工大的確在走下坡路。從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2020)中,西北工業大學排到第30位。而10年前的2010年,西工大在第28位,再往前10年的2001年是第21位。
也就是說,雖然近些年西工大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其他學校發展的更快,相較而言,在發展速度上,西工大還有點退步的意思。
這張表格迅速引起關注,當然和西工大體現出的實力關係很大,當然也離不開當下的形式和局勢。
首先,這張表格中的「大國工匠」所涉的領域都是中國最頂尖、最前沿的領域,但其實橫向比較來看,我們在很多高精尖的領域都受制於人。
比如,中國的晶片就一直被美國人卡了脖子,直接導致國內最優秀的企業,比如華為等公司遭到重創。歸根結底,核心問題就是我們在晶片領域的短板太明顯,延伸到產業,勢必然受制於人。
晶片只是一個領域。不久之前,還有另一張表觸痛了大家神經。有統計發現我國在多個領域都沒有核心技術,因而受制於人,比如工具機、軸承、半導體加工,甚至早些時候,包括原子筆筆尖上面的小珠——國人每天消耗多少原子筆啊……
其次,這張表格所涉的幾乎全部是軍工領域。而軍工產業最近引起新一輪重視,也與當下形勢有關。
前段時間我國和印度在邊境方面的頻頻觸雷,牽動人心,臺海也有不少摩擦,這必然讓一部分人將注意力轉向軍工領域,處在軍工研究前端的西北工業大學也就成了目光交匯之處。
此外,西工大引起關注,當然還有無人機產業的原因。最近幾年,以大疆公司為主要公司的無人機產業,成為全世界最受關注的產業之一,讓剛好在這一領域處在研究前沿的西工大走到了前臺。兩相成就。
◎ 作者l 秦直道 編輯 l 拓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