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這鐵路是經濟發展的命脈。中國作為基建大國,幫助落後的國家提升基建是合作共贏的事。中國鐵路近日在寮國就喜迎新發展,同時伴隨著鐵路走出國門的,還有中國製造和中國企業。這些正在不斷改變著寮國人的生活,給寮國人帶去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媒體報導,近日,中老鐵路最長隧道貫通,隧道兩頭的施工隊伍順利會師。中老鐵路項目線下土建工程全面進入收尾階段,工程建設將由線下土建向線上軌道全面轉換,這條鐵路具有非凡意義。
在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很多的寮國人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鐵路,他們說電視和網際網路上看到過鐵路,更沒有親身體驗過火車。並非寮國不願意修鐵路,實在是因為在寮國修鐵路難度大,技術不夠。寮國作為東南亞內陸國家,境內基本上都是山地高原,唯一一段鐵路只有3.5公裡,怪不得大部分寮國人都沒見過鐵路了。
而在中國幫助下,寮國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寮國人慕名前來,看看傳說中的鐵路。更多的寮國人開始期待等中老鐵路修好,「我們想坐火車去中國看長城」成了許多寮國人的一個心願。寮國的《人民報》稱:「中老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寮國『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項目,將引領寮國進入一個由鐵路驅動發展的新時期。」這條鐵路不僅推動將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將更多的中國製造送到了寮國,增加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伴隨著這條鐵路而來的中國製造和中國企業,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的人們的生活。在寮國首都的萬象機場,來自中國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企投資的水泥廠等大幅廣告牌十分醒目。走在寮國的大街上,各種大商店的招牌大多注有中文。包括華為、VIVO、格力等在內電子電器產品由於物美價廉,備受寮國人歡迎。
不僅如此,在鬧市區還能找到東方名剪、速8酒店的身影,這些中國「符號」,都是中國影響力的一個個小縮影。早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中國企業赴老,投資辦廠,並參與勞務和工程承包。尤其是近10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開始進入寮國,目前約有600多家中資企業分布在礦業、電力、農業等領域。隨著中資企業在寮國的紮根,寮國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目前約有20萬中國人在寮國工作和生活。當今的寮國隨處可見中國商品,到處都有中國氣息,中國製造的影子已經布滿了寮國的每一個角落。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局勢下,這條至關重要的中老鐵路還起著「中老經濟走廊」的重要作用。寮國的市場潛力巨大,這條鐵路將為兩國發展溝通起一座堅實的橋梁。隨著未來老中鐵路通車,兩國人員往來將更加密切,寮國將迎來加速發展的新時期。(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