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甘肅也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為何一提到大熊貓就想到四川成都?這就是城市營銷的威力,大熊貓堪稱成都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現在國內包括國外提到大熊貓第一想到的就是四川、成都、青城山、臥龍等字眼,陝西甘肅同樣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陝西秦嶺一帶設立面積遼闊的自然保護區,用以保護大熊貓、秦嶺羚牛、雲豹、金錢豹、 紅腹錦雞 、大鯢、金絲猴、 朱䴉等珍稀保護動物。
羚牛漂不漂亮?金絲猴帥不帥氣?秦嶺大熊貓是不是憨態可掬?全世界唯一有野生朱䴉生存的地區——陝西洋縣是不是一個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全世界野生大熊貓棲息密度最高的地區,野生大熊貓該比繁育基地裡人工養殖的大熊貓活潑多了吧?但是這些都沒有贏得全國其他地區的關注。
東部人提起陝西第一印象可能是黃土高原,當然這也和陝北是我國革命老區有很大關係,但其實陝西豐富多彩的地形地貌非常值得觀光。還有,陝西的美食小吃絕大部分都不適合聚餐,這點是硬傷,你可以和同學朋友一起去吃火鍋啃兔頭下館子,但是同學朋友請客聚餐,去吃餃子泡饃葫蘆雞涼皮特色麵食,就有點煞風景了吧?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無不是年輕人佔比相當高的城市,全國各地數千萬的年輕大學生和數億青年勞動力,前赴後繼的前往這些城市獻出自己的青春,成都也非常善於經營自己的形象吸引年輕人,比如規模頻率都高的漫展、遊戲展、熊貓TV、夜生活、西方各國領事館(託了西藏的福)、文藝電影、商業電影、民謠、GAY圈、蓉新歐、渝新歐等,以上這些標籤都對年輕人有極大的吸引力。
反觀西安,處處透著一股土氣古氣,西安本地歌手創作的歌曲只有本地人才會偶爾聽,趙雷等民謠歌手的《成都》在外省人氣卻不低!舞臺以成都為主的電影可不少,舞臺以西安為主的呢?《高興》?《白鹿原》?高下立現!西安夜生活也沒有成都豐富,一些寫字樓的公司還沒下班,樓下300米開外遠的燒烤攤,就開始高音喇叭放「朋友的情誼呀,我們今生最大的難得,像一杯酒,像一首老歌」,你就說Low不Low?
兩個城市其實在城市宣傳和城市品牌的營銷上差別太大了。提到成都,給人的感覺就是,天府之國、熊貓故鄉、時尚休閒潮流之都,生活輕鬆(沒有大都市的壓抑,卻有大都市的便利)。有老年人喜歡的公園廣場蓋碗茶,有中年人喜歡的社區麻將館,有年輕人喜歡的IFS,太古裡,有潮流青年喜歡的各種音樂節,酒吧,小酒館和CLUB。
成都的這種營銷深入每個四川人的心,哪怕四川舉全省之力發展成都,讓成都狂吸資源,其他四川城市的人都對此沒有負面情緒,反而以成都為傲。而西安給人的城市形象,古都、黃土高坡,肉夾饃……這是大部分人對西安的第一感覺,許多人還一直以為鹹陽是西安市的一部分。陝西甘肅均為大熊貓主要棲息地,但一提到大熊貓就想到四川成都,這個案例充分說明,在城市營銷方面,西安和成都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