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太美太魔幻,很多朋友曾經去追到了極光,但也有朋友沒能遇見,稍留遺憾。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經追過。心中有光,就不怕黑暗。
著名人文地理攝影師蔡石拍攝
如果你也是曾去追過極光的旅行者,無論是否見到了極光,或者你目睹到的極光故事,都歡迎向小深分享您的極光故事。
本次深·活分享會就邀請到三位行友曾經追過極光的行友,分享他們追極光的故事 @秋葉聞歌風起舞 @萍蹤俠影 還有我們熟悉的好朋友@小楠子。
小科普:極光是太陽風暴吹過來的帶電粒子與地球高空大氣中的原子與分子在地球大氣層最上層(距離地面100-200公裡處的高空)運作激發的光學現象。極光的形成有三個重要過程:太陽風產生的帶電粒子、地球磁場把帶電粒子吸引到南北極、與大氣成分運作激發。
行友:@秋葉聞歌風氣舞
夥伴被拒籤,臨時拉上先生一起追
去看極光,是我一直的願望。但是到底是去挪威、去芬蘭,還是去冰島,我卻一直都沒拿定主意。後來,一位旅行社的朋友給了我推薦了一個芬蘭的行程,於是我決定參加。因為這位朋友很喜歡旅行,也有各國的籤證,所以我就放心將準備行程的事情全權交給她。沒想到的是,臨近出發前,我卻被告知她被拒籤了!原本想就此放棄這次行程,但因旅行社不能退款,於是決定索性把我先生拉上一起去追極光。
第一次追到了極光
在當地,我們參加了一個觀極光的攝影團。大概是晚上八點多出發,上車之後就有一個相當於導遊或者會攝影的人來幫助我們調試相機,說是將相機上的什麼按鈕調到什麼位置就可以拍出來極光。我們當時也沒帶什麼好相機,就給了導遊一個佳能的相機,但他說調試不出來,後來我們就用華為的手機給他調試。手機調試好後,我們就一路跟著他,大概是晚上十點左右,到了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準備等待極光出現。
後來極光出現了,我覺得我們還不錯吧,略微看到了一點點極光。只是那天的極光,確實不是大爆發的那種極光,只是還是能有一點點。但是比較掃興的就是,他帶我們去看極光的地方是在一個公路的邊上,公路上經常會有一些開著大燈的車輛經過,影響我們觀賞極光。這些照片都是我用華為手機拍的,看到這極光就那麼點亮光,跟想像中的極光大爆發的景象相去甚遠,於是連另外帶的一個佳能相機都懶得拿出來。
再見極光
前一天的極光看得意猶未盡,住玻璃屋這一晚,也希望還有機會看到極光。所以大概在夜裡三點多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在這個玻璃屋裡看,然後在院子裡走。下完大雪後的天瓦藍瓦藍的,就在非常非常近的地方,天空的暗紅色處,有一點點極光,好像幾個小點兒一樣。
基本上這次我們就沒看到非常非常漂亮的極光,但是住了玻璃屋,覺得還是蠻不錯的。
行友@萍蹤俠影
自駕阿拉斯加追極光
費爾班克斯是美國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北極星自治市鎮,地處高緯度,是北美洲最接近北極圈的主要城市。因費爾班克斯的冬季經常可以看到北極光,近年來到阿拉斯加追逐北極光的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越來越多,我們就是追逐北極光而至。
第一天抵達當地登記住宿後,詢問了酒店工作人員,說當天預報極光為3級,我們不顧旅途勞頓,帶著對北極光的極度渴望,馬不停蹄地驅車到離酒店約40公裡的一個北極光觀測點等候極光。
到達觀測點後,為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我們的車準備挪到邊上,但因光線太暗,車子一下陷在雪堆裡,3個車輪懸空打滑,無論往前、往後,都沒辦法衝出雪堆。
突然,漆黑的夜空中射來一束光線,耳邊傳來汽車行駛的聲音,我們立馬下車,站在路中間,伸手攔車。車駛近了停下,下來一位穿短袖的美女,問明我們的情況後,給我們留了一個救援電話。打完救援電話,在等待救援車到來的同時,我們又坐等北極光,等了半小時左右,北極光仍然沒有出現,第一天晚上沒能等到極光。
第二天晚上11點,我們又帶上手機、相機出發了。當晚預測極光為5級,這代表我們有極大概率能看到極光。到觀測點後,已經有幾輛車停在那裡,還有人架起了三腳架。天空萬裡無雲,彎彎的月亮掛在樹梢,應該是觀看極光的好天氣。這是極光出現的前奏嗎?帶著滿滿的期待繼續等著……可是,等到凌晨3點多再也未見極光的蹤跡。我當時想:不會吧?怎麼會這樣?連續兩晚未見極光,而我們計劃只在費爾班克斯待3晚,要是明晚還見不到極光,豈不是要帶著遺憾離去?我們只得失落地回到酒店休息。
事不過三,終於追到了極光
晚上11點鐘,我們又出發去觀測點看極光了。連續兩晚未見,心裡一直在打鼓,究竟今晚能不能看到?一直默默祈禱今天能得以一見,同時篤信"事不過三",內心安慰自己:今天是第三晚了,一定能見到!
到達觀測點,已經停了好多車,有人坐在車裡,有人守在車外,三腳架架了好多,中國人特別多。彎彎的月亮掛在天邊,天上繁星點點。車熄了火,我們坐在車上等。連日的困頓讓人昏昏欲睡……突然聽到一聲"來了",睡眼惺松地趕緊下車,朝天上一看,哇噻!一束很亮的綠色光映在黑色的天幕上,慢慢地越來越亮,光帶越來越寬,不一會兒極目所致,整個蒼穹都被綠色的光帶連接起來了,簡直太震憾,太奇妙了。
這綠色的光似舞動的綢帶在空中飄動,又似舞者不斷變幻著姿式,曼妙多姿又神秘縹緲……忘了用三腳架、忘了零下十幾度的寒冷,徒手舉著手機、相機拍攝下這些夢幻的瞬間。
行友@小楠子
其實我特別特別羨慕@萍蹤俠影老師和@秋葉聞歌風氣舞老師。你們都已經親眼看到了真正的極光,而我還沒有親眼看到極光。
我第一次追極光是2010年,轉眼間已經是十年前了。剛剛提到要在北極看極光,是非常非常冷的,到底有多冷啊?我給大家看一張我十年前拍的照片。這是一張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照片。因為當時的氣溫是零下55度。從我嘴裡呼出來的空氣遇到我的頭髮、帽子上的毛立刻就結成了冰。
零下55度的空氣,確實是讓人特別的害怕寒冷。當時我是跟一位獵人去徒步,走到這個冰原裡面去。先是做這個狗拉雪橇。然後呢,再去徒步穿過的冰河,然後到冰原裡的小木屋裡面去。經過這麼兩個小時,到了一個完全沒有光汙染的地方。
這位爺爺就是帶我們去找極光的瑞典老獵人
在冰河的邊緣,我第一次發現彩虹不是半圓弧形。我們平時看到的彩虹,其實只是其中的一段,完整的彩虹是一個正圓形。那個場面會讓人覺得特別有神性,好像是通往天國的門,內心無比的震撼。
但遺憾的是,我們在森林裡的冰河邊守候了一個通宵,還是沒有看到極光。那以後,我只要有機會去北極、瑞典出差,都會專門安排去看極光的行程,但始終都沒有看到。我去北歐追過那麼多次極光,可能是沒有緣分吧,沒有看到極光。我接下來的計劃是再試試去阿拉斯加追下極光。爭取在三年內實現這個目標吧!
我整理了一些追極光的攻略,今天也藉此機會分享給大家。
系統整理過攻略以後,我發現其實追極光並不是完全靠運氣,還是需要一些策略。我首先說明下,極光不僅僅是北極光,有一個現象叫「共軛效應」,就是當有北極光出現的時候,同時在南極也會對稱出現南極光,這是由地球磁場所引起的。
去哪裡追極光?
對於我們追極光的攝影愛好者、旅行愛好者來說,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在哪些區域可以看到極光?觀測極光的地點並不是依據緯度來的,所以並不是緯度越高越好,也不是進入了北極圈就一定能看到極光,而是在於磁極的維度,磁極的緯度跟地球的緯度是不一樣的。
但凡追過極光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非常神聖的兩個字母叫「KP」。這個KP值,其實就是由分布在全球的13個地磁檢測站,記錄到的地磁幹擾平均值來反映地磁活動的水平。所以通常KP值越高,極光的活動水平就越高。
如果我們要追極光,科學的方法就是儘可能選擇到KP值偏低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 KP 值低的地方,哪怕不是極光大爆發,能看到極光的概率也更高。我們可以看到在北半球區域,整個冰島國家的 KP 值都是在KP3左右,挪威的幾個城市、芬蘭、瑞典這幾個北歐國家,都是在KP3的線上;俄羅斯北部、美國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黃刀都是在KP3-KP5之間的區域,這些區域即便不是極光大爆發的時候,也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極光。
什麼時候去追?
我們首先先選定去哪裡看,然後就是什麼時候去看?一般來說,極光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在夏季極晝的時候,都是白天,沒有夜晚,肉眼是看不到極光的。所以只能在北半球或者南半球有夜晚的時候,才可以肉眼觀測到極光。季節的話,就是北半球的冬天和南半球的冬天是可以看到極光的。
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南部,在極光爆發的時候可以觀測到極光,但是這些地方並不如北半球的極光觀測那麼方便、有那麼多可觀測的城市,所以大家更多願意選擇去北半球觀測北極光。如果去到澳大利亞或者紐西蘭南部旅行,正好又是當地的冬季,那不妨可以安排兩三天的行程去看一下南極光,同樣絢麗多彩。
如果我們看北極光,每年的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份是比較好的時間,每天的上半夜會更好,也就是12點前後兩三個小時,是比較好的觀測時間。我們要預定旅行可以選擇十月份到三月份這個期間去北極追極光。去北極,我推薦幾個地點比較好的地點:剛剛@秋葉聞歌風氣舞老師分享到的芬蘭拉普蘭地區,挪威的特羅姆瑟、還有斯瓦爾巴群島、羅弗敦群島,瑞典的阿比斯科,就是我之前去追極光的城市,還有冰島,美國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黃刀,也是非常的出名可以追到極光的地方。
極光可以預測嗎?
那極光是不是完全不可以預測呢?其實極光是可以預測的。十年前我們去追極光的時候,可能並不知道有這樣的一些預測網站或者是科研網站。現在已經有一些新的工具和信息可以幫助我們預測。
比如,我認為知名度最高或者說最靠譜的應該是NASA這個網站。他會有專門的極光service,每60秒會更新一次數據,它會更新太陽風的實時活動。極光的話,可以預測到三天內能看到極光的概率、大概時間。
Aurora Service
網址:http://www.aurora-service.eu/aurora-forecast/
SWPC.NOAA
另外一個官方網站——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太空氣象預測中心的網站。它是其它預測網站的基礎數據來源,其它網站都是依據它的數據來做預測。該網站基本可以做到27天左右的預測,最近的話,可以做到30分鐘內的預測。
27天極光預測網址:
http://www.swpc.noaa.gov/products/27-day-outlook-107-cm-radio-flux-and-geomagnetic-indices
3天極光預測網址:
http://www.swpc.noaa.gov/products/3-day-forecast
30分鐘極光預測網址:
http://www.swpc.noaa.gov/products/aurora-30-minute-forecast
這些網站都是英文網站,英文沒有問題的朋友,可以瀏覽這些網站,獲取一些一手的信息。手機上也有一些新的極光預測APP。我重點推薦兩個:
①Aurora Forecast
這款APP會有一些關於極光的基本信息,如極光預測示意圖、地磁活動概率、實時太陽風運動等等,特別之處在於會多一個極光通知警報,以提示極光的到來。(PS:開通極光通知警報需要支付費用。)
② My Aurora Forecast & Alerts
這款APP同樣具備一些基本的預測信息,還可以自定義KP值警報,功能免費。
極光拍攝技巧
剛才兩位老師都提到用手機拍攝到極光,那用相機應該怎麼設置,怎麼去拍攝呢?小楠子其實也是一個攝影的外行,但我們深·活圈兒微信群裡有一位「攝影大神」——蔡石老師。
蔡石老師在之前的分享會分享過極光的拍攝技巧,我當時做了筆記,給大家分享一下。
極光拍攝技巧
1、三腳架
2、快門速度:10秒-20秒
3、光圈:最大光圈
4、ISO:1000
5:廣角鏡頭
6、注意前景的選擇
如果是用相機拍極光,一定要準備三腳架。因為如果是手持相機拍攝,第一,你的手肯定會覺得很冷,就算帶著非常厚的手套,按相機快門會很不方便,所以最好是使用三腳架。快門速度調到10秒到20秒;相機的光圈調到最大;感光度千萬不要調得太高,如果感光度調得太高的話,拍下來的極光是翻白的,感光度調到1000就足夠了。儘量使用廣角鏡頭,才能拍出天空的廣袤。蔡石老師建議,如果你只拍天空,會顯得畫面非常單調,那麼有一點點前景,比如說樹木、人物,這樣拍出來的畫面會更好。
比如說,這就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關於極光的圖。這些極光圖拍的好不僅因為極光的絢爛,而在於前景的選擇也很好。有冰面、湖面倒映的山丘,有城市、建築,這樣的場景讓極光的照片更加生動。大家在拍極光之前,可以先拿著相機到處走一走,選擇更好的位置去選擇拍攝角度,這樣更能拍出特別的照片。
拍攝極光還有一點很重要:一定要去到沒有光汙染的地方。沒有光汙染的地方,也就是沒有城市光等人造光源,而只有自然的光線。還要注意避開滿月,比如初一、三十是比較好的,如果是十五的時候,正好是滿月,月亮的光線很強,拍出的極光就不那麼明顯。
那麼,如果用手機來拍拍攝極光應該如何設置?以華為手機為例,拍極光的時候,首先打開夜景模式,設置曝光時間20秒以上,這樣就可以把肉眼看不清楚的極光拍得更清楚。同樣不能手持,需要藉助手機三腳架或者將手機固定在一個地方來進行拍攝,這樣才能拍出清晰的畫面。
追極光怎麼給自己和相機穿衣
我整理的最後一條攻略,就是去追極光的時候怎麼穿衣服。
我們都是在溫帶生活習慣的人,去到北極這麼寒冷的地方,一時間身體確實很難適應。尤其是小楠子當時在零下55度的時候,其實身體是出現了一點點狀況。不僅僅是身體,我的十年前去追極光那次,當時帶的佳能相機,電池在極寒條件下就不能正常運行了。相機拍一張就顯示沒電了,必須相機和電池捂在衣服裡捂熱,再拿出來拍第二張照片。所以建議大家帶相機去極寒的地方拍攝,記得提前給相機穿上厚厚的防護罩,這樣相機才可以保持持續正常工作。
除了相機穿衣服,我們人也要穿衣服。像我們這樣的溫帶國家其實很少有適合北極零下55度穿著的衣服,除非去專門的戶外運動店。但是我們可以放心的是,很多專門追極光的正規的公司、旅行社,都會提供專業的保暖衣褲和鞋子。剛才@秋葉聞歌風起舞老師就提到他們去追極光、徒步的時候,旅行社就會提供專門的衣褲和鞋子。需要我們準備的就是抓絨衣、衝鋒衣、羊毛衫,保暖的羊毛襪;褲子一定要是羊毛和羽絨的褲子。可以把衣服尺碼選大一點,這樣可以多層套穿。
鞋子呢,儘量選擇防水的戶外登山鞋,儘量選靴子,不要選擇露腳踝的,因為如果是稍微有點兒雪掉進鞋子裡,就會非常冷。在那個地方不可能馬上買到鞋子,也沒有襪子給你換,非常容易感冒或者凍傷,所以大家一定要穿靴子。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讓精彩有趣的旅行故事伴隨大家渡過這場「戰疫」。
* * *
【今晚深活預告】
奇遇人生大表姐劉雯為什麼在此落淚?
流浪地球世界末日的種子庫為什麼在此?
北極霸主熊比人多的地方人類在幹什麼?
段祺瑞為什麼中國人到這裡不需要籤證?
今晚20:00-21:30
小楠子將在本群和大家分享—斯瓦爾巴的「密碼」·北冰洋巡航
還將有神秘嘉賓出場哦!
深行斯瓦爾巴|2020年7月北冰洋巡航之旅預約中
碼上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