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從化錢崗古村,建於宋代,從化建縣還早200多年

2020-08-28 從化民宿

​錢崗古村始建於宋代,已有800多年歷史,比從化建縣還早200多年,所以在錢崗村留下一句話——「未有從化,先有錢崗」。錢崗古村從建村至今,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等多個朝代,800多年來變化不大,保持了古而不拙、穩而不踞的古樸風貌。

古村村貌

村中建築東、南、西、北朝向,布局較為隨意,整個村子坐北向南,北高南低。到明清兩朝開始大規模建房舍、祠堂,築圍牆,修棚廳,鋪延閭巷小道,開挖水池,遂成現在之格局和規模。

東向人民食堂

古村有門樓4座,書院9間,祠堂3座,更樓4座。古村內的巷子多而深,且迂迴曲折,房舍、祠堂、棚廳、水池等一應俱全,是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政南巷

敬所書院

這是敬所書院,門是關著的,還有其它書院很可惜內部已經全部倒塌,本來前院雜草叢生,除剩餘一個圓門外後部內都是殘磚破瓦。

土磚房

據錢崗陸氏族譜和陸氏大宗祠中碑記記載,錢崗陸氏是南宋左丞相陸秀夫之後裔。從20世紀80年代起,漸漸富裕起來的村民陸續搬進附近的小樓房,古村處處斷瓦殘垣,荒草繁盛,僅有10多戶垂暮之年的老人與之為伴。

貼了春聯的屋子

有一些房子還貼有春聯,關是關著的,村內現保留的古屋,絕大多數都為清代所建,只是很多都已非常地破舊,也無法再居住。

殘亙斷壁的牆上長滿了野草

古村內的屋子因已經沒人住都已經坍塌,殘垣斷壁碎瓦間殘亙斷壁,而藤蔓也爬上了這些牆頭上,而村道長了草只露出一小徑可讓人行走。

腐化的房簷

一些房樑因為雨水和天氣的影響已經腐朽。

窗戶

東向叫「啟延門」,南向叫「震明門」,西向叫「鎮華門」,北向叫「迎龍門」。門樓之間用古老的青磚圍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古城堡式的村落。

村子周邊建有一些亭子供客人觀賞,休息。

錢崗糯米餈

出西門後有池塘一個,池塘附近種有大片荔枝樹,現正是荔枝成熟時,荔枝錢崗糯米餈最為有名,所產的鮮果果型大。

沿圍牆外有一條「護村河」,後來分隔成魚塘,魚塘既可養魚,又可調節村內氣候,一旦發生火災還可取水滅火,真是一舉三得。

震明門

古村的4座門均建有門樓,分為上下兩層,以木梯相連,方便上下。上層如閣樓,在門牆上設有瞭望孔,通過瞭望孔,可以觀察村子四周的情況。西門鎮華門的兩邊門牆下面,還專門開鑿兩處孔眼,內寬外窄。

瓦房

抗日戰爭時期,這兩處孔眼作為機槍孔,封鎖進村的道路,以抗擊日軍的進攻。

東江縱隊雕塑

至今,在門樓的橫檻上還有當年日軍進攻錢崗村時留下的兩處彈孔。東南西北4個門樓之間用石頭壘起高不可越的圍牆,把村團團圍起,外有護村河環繞,使整個村子看上去如一座古城。

古村風情圖

古村裡面還有人居住,但房子都已經是建成現在普通的農村建築,這是牆上的古村風情圖,描繪的是一片祥和,美好的市井生活。

看上去有點像哨崗

4個門樓中,南門鎮明門的設計有著嶺南文化中廣府建築的特色,門由「二重門」構成,第一重是由十幾根粗重結實的枕木組成的「趟櫳門」,第二重才是厚實的硬木雙扇門,如外敵想要強行入村,必須先把「趟櫳門」上的巨大枕門鋸斷,方能再撞擊大門。

石頭砌的路

每條街巷都是用山崖石、田園石、沙溪河石等不規則的石頭有序砌成,不用水泥,不用石灰,全靠巧手鋪成梅花狀,既簡樸又美觀。

廣裕祠

廣裕祠,是陸氏家族宗祠,大門橫額上書「陸氏廣裕祠」6個大字。「廣裕」是陸秀夫六世孫陸廣裕的名字。

廣裕祠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與北京故宮同年興建。大門的兩邊鐫著一副對聯:詩書開越忠孝傳家。這8個字記載著兩位陸氏祖先——陸賈和陸秀夫的豐功偉績。上聯指的是西漢陸賈說服南越王趙佗歸漢,下聯意為南宋陸秀夫精忠報國之事。據村中的老人說,陸賈是陸氏第五代後人,陸秀夫則是陸氏第五十五代後人。

在簷板的兩側,分別雕刻兩幅畫,右面的畫中,南越王趙佗倨傲地臥在大堂之上,陸賈正冠站立,不卑不亢,內容正是採自「說越當漢」一節。左面的畫中,戰船林立,硝煙瀰漫,陸秀夫背負宋帝,飽含悲憤與絕望,視死如歸,欲投海自盡,說的是「負帝投海」的壯烈情景。

文物保護單位

廣裕祠的門聯「詩書開越忠孝傳家」,高度概括了一段與民族生死存亡、山河破碎有關的辛酸歷史與陸姓家庭有關的豐功偉績。

廣裕祠正門前的牆

廣裕祠旁邊休閒的地方

古村由於受地形限制,加上布局隨意,全村有名的巷12條,無名的小巷無法計算,但沒有一條是筆直的,狀如蓮藕,多數是丁字巷,縱橫交錯。據說錢崗村屬藕形,街巷不能直,外地人進村,好像進入迷宮一樣,入時容易出時難。

燈籠

順石路隨意而行,每行數十米後,七拐八彎的道路就可能一剎間在眼前消失,不過也經常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古村上面長滿青苔

錢崗村土房子

村裡人說,「錢崗村有多少家房子,就有多少條路。外人進村後,如果沒有村民帶路,是難以出村的。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日本小分隊,貿然強攻入村,結果一進祠就被迷宮般的路弄糊塗了,被熟悉地形的村民一舉殲滅。

村落

自此,日軍再不敢輕易涉險。數次的掃蕩,也只把散落在村外的民舍燒毀。這也是錢崗吉村能在戰火中得以保存的原因。

中國傳統村落

錢崗古村落被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保護區。

蘭集堂

2019年1月10日被廣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為歷史建築的錢崗村——蘭集堂。

廣州市歷史建築

靈秀坊位於錢崗古村東面啟延門前。

牌坊是一座青磚結構4柱3門樓建築,面寬5.5米,磚柱寬0.6米,整體高6米多。歇山屋頂鋪素瓦,頂層四角挑起燕尾,寶珠頂,牆頭灰塑三重紅底白色蓮花託。柱腳抱鼓石高2.5米,外表粉紅色石灰。明間拱門寬1.4米,高3米,兩次間有拱,不設門,寬0. 95米,高2.5米。

錢崗秀才陸向晨考取第一名舉人,衣錦還鄉。


古村正門

古村正門的廣場,每到周末,節假日都有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愛好者前往。

古村正門的廣場

公元2003年11月29日,廣裕祠成了中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項目獎第一名的文物保護單位。

錢崗古村牌坊

錢崗古村擁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深厚的文化積澱,村子面積還挺大,景區建設也比較完善,沿途有相關介紹,遊覽錢崗古村由靈秀牌坊開始,進去後順著鵝卵石鋪設村道向內深入便可找到廣裕祠。

我花了兩個小時還沒有走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地鐵到錢崗還需要10多分鐘左右,這裡不需要收費,停車也方便。

相關焦點

  • 走訪從化錢崗古村,建於宋代,至今800多年歷史
    錢崗古村據有800多年歷史錢崗古村始建於宋代,已有800多年歷史,比從化建縣還早200多年,所以在錢崗村留下一句話——「未有從化,先有錢崗」。錢崗古村從建村至今,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等多個朝代,800多年來變化不大,保持了古而不拙、穩而不踞的古樸風貌。
  • 從化古村落 妝新展粵韻
    從化錢崗古村的牌坊。目前,從化市共有大大小小古村落200多條,其中保存完整具備開發條件的古村落共有16條,而溫泉鎮宣星村和太平鎮錢崗村古村落開發保護工作已經率先開始動工建設,修繕好的古樸村落不久之後將向遊客開放,屆時市民不出廣州就能欣賞到嶺南特色的古村落景觀。文/記者李大林宣星村:花海掩映古祠宣星村位於從化市溫泉鎮,始建於明末清初的宣華古村就位於宣星村中。
  • 講真,我嫉妒從化人!
    從化已經不是第一次美上熱搜了 除了清澈空靈的雲海 大從化還多的是讓人驚嘆的美景 從化,藏著廣州的詩和遠方 從化,廣州面積最大的一個區 它以珍稀溫泉聞名於世
  • 8個適合拍照打卡的從化景點,全都免費
    從化文峰塔▲▲▲從化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八角形的九層高塔每層蓋有琉璃瓦,登上塔頂便可一覽從化山水美景!▲▲▲從化溪頭村被譽為「廣東最美鄉村」古村石巷、溪流竹海、農家特色美食...春天花香雪海,夏天避暑納涼秋日賞楓吃柿,冬日賞梅吃橘蓮麻小鎮▲▲▲蓮麻村位於廣州地圖的最北端,這裡四面環山,滿眼蒼翠,小河潺潺,繞村而建的客家圍屋鱗次櫛比
  • 由廣州從化出發!沿千年古驛道,赴一場「穿越時空」之約!
    西至錢崗古村,東至上清幽,途經文閣村、錢崗村、顏村村和紅石村,全長約13.2公裡。一條錢崗古道將800年歷史的錢崗古村錢崗古村位於現太平鎮錢崗村和文閣村「未有從化,先有錢崗。」錢崗古村始建於宋末元初,三面環山,整體建築特色屬於防禦式的堡壘,古巷是用鵝卵石鋪砌而成的,迂迴曲折,錯落複雜,猶如迷宮,一不小心就會被困住。
  • 從化古村落 妝新展粵韻
    從化錢崗古村的牌坊。目前,從化市共有大大小小古村落200多條,其中保存完整具備開發條件的古村落共有16條,而溫泉鎮宣星村和太平鎮錢崗村古村落開發保護工作已經率先開始動工建設,修繕好的古樸村落不久之後將向遊客開放,屆時市民不出廣州就能欣賞到嶺南特色的古村落景觀。文/記者李大林宣星村:花海掩映古祠宣星村位於從化市溫泉鎮,始建於明末清初的宣華古村就位於宣星村中。
  • 周未從化遊:錢崗古村
    秋高氣爽,溫度適宜,從化古村走一走。從化區位於廣州北部,從廣州過來差不多60公裡,一小時車程。 甫一進村,就倍感舒適,或許是平整的鄉道,或者是清新的空氣,或許是小家碧玉的建築,開車窗,深吸一口氣,甜香靜美。
  •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錢崗
  • 錢崗古村|在喧囂大城市找片刻悠閒
    廣州周邊的古村以廣府風格建造,遊走在古村中,不僅可以看到青磚,灰塑工藝建築,還可以欣賞到「鑊耳」林立。廣東認為「水」為財富的象徵,所以古村村邊都會有一口池塘或小河,村口當然也會有高大的榕樹相伴。這一次再來,淅淅瀝瀝的雨中依然是靜謐的聲音,我便知道錢崗古村沒變,還是很直白很倔強的模樣。
  • 探尋廣州古村落系列,領略漸行漸遠的嶺南古村,從化錢崗村
    從化錢崗村,建於宋末元村,村裡的最大姓氏錢氏家族祖先一代是從韶關南雄珠璣古港遷徙而來,故而命名為錢崗村。後來村落逐漸向周邊拓展,故有「未有從化,先有錢崗」之說。錢崗村除了錢氏這一最大家族之外,還有一個更為有名的家族,這就是陸氏家族,宋末三傑」名臣陸秀夫的後裔。
  • 錢崗古村|在喧囂大城市找片刻悠閒
    廣州周邊的古村以廣府風格建造,遊走在古村中,不僅可以看到青磚,灰塑工藝建築,還可以欣賞到「鑊耳」林立。廣東認為「水」為財富的象徵,所以古村村邊都會有一口池塘或小河,村口當然也會有高大的榕樹相伴。行走在窄路與巷子中,一會兒就到了主路,因此那些安靜、有歷史底蘊的瓦房不斷映入眼帘,人們在房樓下擋雨,雨停了有阿叔坐在街旁,疫情還沒完全過去的錢崗古村沒太多人,只偶遇一對情侶依偎,走進一個小店遇到的老闆,他習慣性地向我說粵語。越在這待,便越想往裡面走,想躥進街道裡,混進瓦房中,看看在喧囂的大城市中隱藏的原生態靜謐古村落。
  • 臺灣青年之家打卡了從化這些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參訪團參觀了灣區開放設計大學、鄉村振興實踐館、米埗小鎮、廣州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山景區、艾米小鎮稻香小鎮、錢崗古村等地,深入了解從化的鄉村振興發展和旅遊休閒文化。同時,實踐館還配備了觸控設備,展示精品民宿、仁裡集基層治理智能雲平臺、荔枝定製等內容;另外,還通過外圍展板,全面展示從化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新成果。
  • 城市印記:走進從化,暢遊北回歸線上的明珠
    從化歷來是廣州的所屬區縣,守護這廣州市的東北面,境內太平鎮是北回歸線的跨境之處。提起從化,你會想起什麼,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溫泉」,是的。從化以稀有溫泉聞名於世,有「中國溫泉之都」的美稱。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從化還有被喜歡戶外的「驢友」們稱之為,「從化十登」的,也就是從化十座未曾開發或者開發較少的山峰,登上這些山峰,相對會比較有難度,有挑戰性,所以被廣東「驢友們」封為必登的
  • 臺灣青年之家打卡了從化這些網紅景點,你去過了嗎?
    從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柱會見參訪團成員並陪同參觀,區委臺辦、良口鎮、街口街及鄉村振興辦相關負責同志陪同參觀。 參訪團參觀了灣區開放設計大學、鄉村振興實踐館、米埗小鎮、五指山森林公園、艾米小鎮稻香園區、錢崗古村等地,深入了解從化的鄉村振興發展和旅遊休閒文化。
  • 從化連續9年獲廣東旅遊綜合競爭力十強縣(市、區)第一名!內附全年遊玩攻略
    >十強縣(市、區)第一!位於江埔街的錦洞桃花小鎮「桃花之王」多年出自這裡。(桃園站出口)——934縣道——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地址二:從化區呂田鎮桂峰村交通指引:廣州出發—S4華南快速—G4京港澳高速—G45大廣高速—353省道—534鄉道—桂峰村從化錢崗古驛道旅遊路線
  • 從化|第八屆校園稻草藝術節本周六舉行
    其中,太平鎮錢崗八一小學製作的靈秀坊與廣裕祠造型展示著錢崗古村的特色和魅力;太平中學以壘球為造型,突出學校體育特色項目亮點;從化龍濤學校以抗疫英雄為主題,致敬堅強勇敢的抗疫英雄;太平鎮水南小學以「趁墟」為主題,展示中華民族的民間風俗……據從化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從化區教育系統堅持將新課程理念與農村實際條件有機結合,在開展好傳統美術教育的基礎上,對鄉村美術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發鄉土資源的培訓
  • 從化 第八屆校園稻草藝術節本周六舉行
    其中,太平鎮錢崗八一小學製作的靈秀坊與廣裕祠造型展示著錢崗古村的特色和魅力;太平中學以壘球為造型,突出學校體育特色項目亮點;從化龍濤學校以抗疫英雄為主題,致敬堅強勇敢的抗疫英雄;太平鎮水南小學以「趁墟」為主題,展示中華民族的民間風俗……據從化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從化區教育系統堅持將新課程理念與農村實際條件有機結合
  • 從化有一個記載了歷史的古遺址
    從化是廣州的一個很有點名氣的地名,現歸屬於廣州市管轄,是廣州市的一個區。儘管你是廣州人,可能你也未必知道從化有個」錢崗古村「,更不知道這個」錢崗古村「與中華南宋的終結還扯得上一點關係。 對」錢崗古村「這個地方,我也是偶然才知道的。今年元旦前後,我們幾個大學同學約起去從化我家跨年,為了讓我們的活動多一點內容和意義,我在手機上搜了一下從化的旅遊點,」錢崗古村「就這樣跳出來了。
  • 美得不像話的從化,你竟然是這樣的
    ,流溪水奔流直下,貫穿整個從化。古村美山水從化也有著廣州詩意的一面,作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從化北有溪頭、中有鳳凰、南有錢崗…小主們可以沉浸在眾多古村落的古韻裡一攬芳華。錢崗古村黃皮1995年從化引進了「雞心」黃皮果樹苗,經過多年的種植髮展,「雞心」黃皮因果大、肉厚、核小在市場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