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 2009-2014年,在中國美容美發和個人護理市場,寶潔的市場份額已從15.2%逐年下降,跌至12.7%;在中國居家護理市場,2010-2019年,寶潔的市場份額從7.3%一路跌至6.6%,這一成績不如中國本土品牌立白。面對寶潔的衰落,業內分析認為,創新乏力是一大原因。
但在品牌營銷方面,寶潔往往能提供一些「教科書式」的營銷案例。近日,寶潔當仁不讓地搶先一步借力VR(虛擬實境)技術,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新營銷實驗,引領消費者走進全新的VR世界。這仿如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體驗,正是來自SK-II上個月在天貓粉絲狂歡節上推出的「神仙水探索之旅」VR實景大片。只需戴上VR眼鏡,便能瞬間「穿越」開啟一趟充滿夢幻的旅程。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在 2015 年年初時就表示:從文字到照片、照片到視頻、視頻到虛擬實境,未來社交網絡上的品牌內容必須要讓用戶越來越有參與感,而 VR——虛擬實境就是未來的科技趨勢。
VR技術這麼火,它能為品牌帶來些什麼呢?技術宅小C整理了 10 個使用 VR 技術的經典品牌案例,讓我們看看以下來自酒店、時尚、快消、汽車、科技和媒體這些主流行業是如何將這種全新體驗技術運用到用戶體驗中,希望能給化妝品行業的各位看官帶來一些啟發。
萬豪:VRoom Service——客房虛擬實境旅遊體驗
VRoom Service 是萬豪最新虛擬實境項目,客人佩戴 VR 設備就可以享受「在客房內環遊全球」,你可以在房間內看到盧安達、安第斯山脈還有北京的景致。萬豪酒店與三星公司合作並倡議在紐約馬奎斯萬豪酒店和倫敦萬豪柏寧酒店酒店對這個名為「VRoom Service」的服務進行為期超過兩周的試驗。
這並不是萬豪首次涉足虛擬實境,去年九月,這家連鎖酒店宣布推出的虛擬實境旅遊概念服務 「旅行傳送點(teleporter)」,該酒店通過 Oculus Rift DK2 虛擬實境頭盔為用戶帶來 4D 感官體驗,用戶只需進入旅行傳送點,戴上設備,就會被「傳送」到一個虛擬的酒店大堂,隨後他們會被再次傳送到夏威夷或倫敦。
迪士尼聯合谷歌發布《星球大戰:原力覺醒》VR體驗
迪士尼發布了首個 VR 體驗來配合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用戶可以通過將他們的智慧型手機卡在谷歌紙板VR眼鏡上獲得最佳虛擬實境體驗。星球大戰版本谷歌紙板VR眼鏡功能和標準的谷歌紙板VR眼鏡相同,紙板上印有《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當中四個人物,該體驗將支持安卓和 iOS 設備,粉絲們可以通過官方的《星球大戰》App 來獲得這款體驗。片段突出展示了星球大戰標誌性的序列—-千年隼號迎擊戰士 Jakku,與之前電影發布的一段預告內容一樣。
Dior:門店內設置虛擬實境頭盔,身臨其境時裝秀
法國 Dior 去年推出了這樣一款名叫 Dior Eye 的虛擬實境穿戴。這個 VR 頭盔 可以讓用戶身臨其境地去時裝秀後臺看看,「近距離」圍觀造型師是如何化妝,而模特們在登上 T 臺之前又在做什麼。Dior Eyes 的技術外援包括法國 DigitasLBi 實驗室和三星。前者負責製造生產 3D 的眼鏡模型,後者則提供了虛擬實境技術的核心技術——Gear VR 和顯示用的 Galaxy Note 4。
麥當勞:用開心樂園餐盒改造了一款VR設備
為了慶祝開心樂園套餐在瑞典推出 30 周年,麥當勞推出了這款由開心樂園套餐的餐盒改造而成的 VR 頭戴設備「Happy Goggles」。「Happy Goggles」只需要把餐盒進行摺疊穿孔後,插入虛擬實境鏡片,通過在手機下載相應 APP 放入其中,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麥當勞打造的 VR 世界了。
不過,這副眼鏡和「Cardboard」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它濃濃的麥樂雞味了吧。據悉這款炸雞味的 VR 眼鏡全球只有 3500 副,僅能在瑞典的 14 家麥當勞門店才可以買到,售價每個 4.1 美元。不僅如此,麥當勞也推出了一款可與「Happy Goggles」搭配使用的滑雪主題 VR 遊戲「Slope Stars」,遊戲的靈感也來源於瑞典國家滑雪隊。
沃爾沃:用VR眼鏡試駕XC90
2014 年,沃爾沃成為第一個利用谷歌 Cardboard 做營銷的品牌。下載沃爾沃的 APP,把手機放置在簡單組裝的谷歌 Cardboard 眼鏡上,就可以 360 度體驗沃爾沃的新車 XC90 了。不但能看清汽車內部,還能「駕駛」它上路。
The Northface:運用虛擬實境(VR),讓消費者體驗極地場景
在韓國某個商場內,The North Face 的工作人員布置了雪地的場景,讓店內的顧客穿上他們的羽絨服,坐在雪橇上,並帶上 Oculus VR 體驗一把狗拉雪橇的快感。在工作人員指引下,一群雪橇犬衝破泡沫牆帶著顧客在商場飛奔了起來,可以看到 The North Face 在指定點懸掛的秋冬新品,顧客可以在雪橇路過時挑戰拿下,畫面非常刺激,顧客們也是收穫滿滿。
奧利奧:360 度全景體驗式廣告,讓你體驗新品製作過程
奧利奧卯足了馬力向 VR 廣告進軍。為了推廣新出的紙杯蛋糕口味限量版奧利奧餅乾,它發布的 360 度全景體驗廣告展示了童話般的倉庫——Oreo Wonder Vault,帶消費者體驗這款加入了香草奶油的新品製作過程。
《紐約時報》: 用虛擬實境看紀錄片
紐約時報去年向其訂閱用戶提供 100 萬個紙板谷歌 Cardboard 眼鏡,用於觀看一部名為「The Displaced」的影片。這部講述戰爭中流離失所兒童的影片由《紐約時報》雜誌發行,也是計劃呈現的虛擬實境系列影片的第一部。
三星:用 VR 幫助你克服恐高症或舞臺恐懼症
不少人患有恐高症或者舞臺恐懼症,最近三星巧妙地把其虛擬實境設備 Gear VR 和其營銷戰役「Launching People」 (實現你的人生)聯繫在一起。三星邀請了 27 名恐高以及恐公開演講的人參與「Be Fearless」勇敢無畏)的挑戰,頭戴三星 VR 頭盔進行了為期4周的訓練。訓練中,VR頭盔會模擬現實場景,比如恐高症患者要挑戰搭乘透明電梯、山路駕車、直升機高空滑雪、以及摩天大樓的空中走廊,而為公開演講恐懼症患者提供的虛擬實境則有課堂討論、工作面試、團隊會議、以及在一大群人面前演講。一個月後,這個實驗成功幫助大多數人治癒了這個心理障礙。
HBO:為推廣《權力的遊戲》讓你體驗 90 秒虛擬實境遊戲
作為《權力的遊戲》的影迷,一定有很多人幻想身臨其境劇中廣袤的疆土。HBO 為該劇作製作的最新的虛擬實境體驗,讓粉絲戴上虛擬實境頭盔前往著名的黑城堡漫遊,你將前往北境長城下的黑城堡總部,讓你探索黑城堡的生活。你還可以通過大門遠眺令人毛骨悚然的巨高無比的城牆。同樣,你還可以坐上咯吱咯吱的絞纜電梯攀登城牆。
這也不是第一部與《權力的遊戲》有關的虛擬實境體驗。去年 HBO 製作了《Game of Thrones:Ascend The Wall》虛擬實境體驗,為發布《權力的遊戲》的第五季做宣傳,同樣允許粉絲通過虛擬實境參觀維斯特洛的虛幻世界。
雜誌編輯 Jake Silverstein 表示:「虛擬實境的力量在於,它能在觀眾和人物事件中建立一種特殊的移情關係。」在他看來,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轉化的過程中,運用這種有巨大潛力的虛擬實境技術,可以帶來身臨其境的用戶體驗,讓觀眾了解那些最難深入的地區。
而從以上十個案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品牌的最終目的也就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品牌體驗,增加與用戶的互動時,讓他們在體驗中自己發現品牌的價值。用戶從被動的接受者成為主動體驗和參與品牌營銷的一部分,也更容易成為消費者並將這種體驗進行擴散。然而 VR 在國內還未真正得到普及,等到設備、內容以及 VR 的分享渠道三者一應俱全時,想必國內市場也將會出現 VR 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