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伊始,一隻「雞」在網絡走紅。
2月17日,有網友發出一組盤點照,15部不同的TVB劇裡都出現了同一個畫著紅色公雞的碗,從83版「射鵰」到「大太監」,穿越了30年。在周星馳的多部電影,例如《功夫》《食神》中也頻頻上鏡……網友戲稱此為「一碗永流傳」。18日,記者採訪到了TVB監製莊偉建,他表示這種碗很常見,「至於多次用,一方面是為了環保,另外也是因為在香港很常見,比較容易買。」
本報記者沈參 長沙報導
動態 有一種傳承,叫「公雞碗」
2月17日,有網友盤點了「TVB第一道具的前世今生」,用圖片分別列出了15部不同的TVB電視劇劇照,儘管人物不同、場景不同,但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有一個華麗麗的「公雞碗」:該碗最明顯的特徵是上面有黑尾巴的大公雞。從《布衣神相》《帝女花》到《鐵馬尋橋》,甚至在1983年的《射鵰英雄傳》中,都出現了這種碗的身影,算上去年TVB上映的《名媛望族》,粗略估算這隻「公雞碗」已經橫行了熒幕近30年時間。
該盤點一出,瞬間引來了網友關注,「公雞碗」也一夜爆紅,該碗出現的其他劇集也紛紛曝光,原來該碗不僅是TVB御用,在周星馳的電影裡,也是常客,「星爺的好多電影,例如《功夫》《賭俠》《食神》《大內密探零零發》都有這個碗的存在,這是神器啊。」
「公雞碗」爆紅後,也讓不少商家動了心思,記者在網上發現,不少網店都推出了「正宗公雞碗」,還註明了「TVB專用道具」、「周星馳御用」。
回應 這些重複都是因為環保
2012年播出的TVB新劇《名媛望族》中,也出現了這隻碗:吳卓羲飾演的金木水正端著這隻碗在大口飲食,有網友感嘆,「這隻碗用了30年。」
「這隻碗我有印象,其實以前在香港很常見的,基本上每家都有。」2月18日,記者聯繫上了《名媛望族》的監製莊偉建,他笑言這個「御用碗」在南方很常見,「就是那種帶有彩色花紋,然後一隻紅色身子黑色尾巴的公雞嘛,我小時候都見過,很民間的。」在劇裡出現,莊偉建表示,因為這個碗很民間,比較符合人物的定位,「其實對碗的選擇並不是那麼的多,基本就是這幾種,顏色比較鮮豔,很常見。」至於為何會從「83射鵰」穿越到現在,他表示自己並不清楚,但並不違背歷史,「這種碗的歷史也有很長了,出現也不奇怪,而且這個碗在市面上現在還能找到,比較好找吧。」對於網友所說,「一碗永流傳」的說法,他則笑稱,應該不是同一個,「TVB有專門的道具庫,可能這種類型的碗有不少。」
至於被網友吐槽的戲服經常「撞衫」,他透露,「有時候是因為預算問題,」在他看來,這更是一種「環保」,「尤其古裝的戲服都很貴,不可能用一次就扔掉,或者說每次全部都換新戲服,這樣也太浪費了。」
類比 不僅僅是這碗,還有常見的它們
TVB在場景和道具上的「摳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一個場景在不同的電視劇裡一拍再拍,一套衣服在不同人身上反覆穿,出現了不少穿越「神器」。
御用裙褂TVB的劇集裡還有一件傳神的裙褂,梁小冰1994年在《天子屠龍》中穿的裙褂,萱萱於1999年穿進了《騙中傳奇》,到了2008年,鄧萃雯又穿著它,搖身一變成了《巾幗梟雄》中的四奶奶。
萬能豪宅因為TVB的劇大多在TVB電視城取景,所以看慣了港劇的觀眾,對於TVB那些場景也非常熟悉,尤其是一棟外面有浴池的白色別墅,更是成為了TVB富豪指定專用,幾乎所有家族劇的主要故事都發生在其中。比如《突圍行動》中的童家、《女人唔易做》中的上司家、《水滸無間道》中的宋波家、《溏心風暴》中的孫俐俐家。而《律政新人王2》《學警雄心》《謎情家族》《酒店風雲》等眾多劇集也在這裡拍攝。在這些劇集中,該別墅從外觀到屋內陳設,幾乎一致,由於拍得太多,幾乎讓觀眾看得比自己家還熟悉。
百變古屋除了專用以外,還有的場景是負責「百變」,TVB劇裡有一處古裝大宅,天天在上演「變形記」:在《倚天屠龍記》中是少林寺,在《天龍八部》中是天龍寺,在《尋秦記》中是王后寢宮,在《笑傲江湖》中是衡山大殿,在《醉打金枝》中是豹房,在《洗冤錄》中是王府,在《洛神》中是曹操府,在《天子尋龍》中甚至是唐皇宮……
[科普]香港大排檔專用食器
公雞碗是以黑尾公雞、芭蕉和花為圖案的一種碗,又叫起家碗,寓意擁有此碗就能發家致富。公雞碗最初誕生於廣東,上世紀60、70年代在香港盛極一時,是香港大排檔和食肆的專用食器,因其簡單耐用、不易打破的特點,陪伴了不少港人長大,即使在今日,仍有不少家庭在使用。
為何描繪公雞圖案,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因為舊時飲食沒有那麼豐富,所以就將魚和雞畫在碗上,寓意「有魚有雞」,另一種傳說是,因為皇帝用的碗上面畫的是龍,而平民百姓就以公雞早起是一天之始,象徵著精神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