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通報脫貧攻堅工作成效 記者 趙崗 攝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期俊軍)去年7月22日,宣威市海岱鎮魯河村委會舊屋村小組飲水安全工程問題發生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事件發生後,曲靖市採取了哪些措施有效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取得了哪些實效?7月2日,在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曲靖市專場新聞發布會現場,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世雄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回應。
羅世雄介紹,事件發生後,曲靖市堅決徹底抓好問題核查和整改工作。通過認真整改,2019年9月,海岱鎮舊屋村民小組已經實現通水;全市共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6.6萬件,存在問題820件,截止2020年3月底,所有存在問題工程已整改完畢;截止2020年5月,全市共完成投資4.9億元,建成1743件供水工程,解決了96.73萬人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其中貧困人口16.5萬人。
在抓好宣威點上問題整改的基礎上,曲靖市提出了8個方面的工作任務,將整改工作延伸到脫貧攻堅,延伸到「三農」工作,全面排查整改全市「兩不愁三保障」,以及群眾反映的行路難、就醫難等民生領域存在的問題。全市開展拉網式、全覆蓋、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全面排查整改面上問題以及深層次問題,逐村逐戶列出清單,逐條逐項抓好整改。全市共排查產業發展項目704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6.6萬件、移民搬遷項目1698個、林業項目547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509個、住房安全保障工程38.4萬戶、教育專項工程項目9920個、醫療保障項目191個、兜底保障項目754個,共排查出突出問題31327個,截至6月30日所有問題已經實現全面清零。
與此同時,全市從嚴從實,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深刻汲取海岱飲水安全問題教訓,以案為鑑、以案促改,集中整治扶貧領域存在的政策落實不力、資金管理不嚴、項目移花接木、行業監管缺失、監督檢查不到位等問題,嚴肅查處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持續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加大幹部教育監督管理力度,通過幹部作風的轉變推動工作的提升。2019年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62件,處理582人,通報曝光違紀典型問題43批114起245人。今年以來,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35件,處理280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17人;通報曝光14批32個問題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