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愛與成長的故事,電影《西小河的夏天》,展現成長之痛

2020-12-24 維真情感說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一部關於愛與成長的電影《西小河的夏天》,這是一部江南水韻、東方意境的影片。 影片中熱愛足球的小男孩為了參加足球選拔,和自己執拗強勢父親之間的一場博弈。顧建華從剛開始是一副姿態的教導主任,像是號令百萬雄師的將領。到後來偎依在老婆腳下,哭得像個孩子,一個高高在上的男人是怎樣從一副姿態到敞開心扉,這種改變難道不是一種成長嗎?有人說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可是成長本身就是需要妥協的啊,這即是妥協也是對生活的和解。電影從一些小生活小細節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生活的解釋與追求。

有人說成長是扎向針尖拼命縮回的手,其實成長本身就是一種疼痛。顧曉陽發現爸爸和女老師有染,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著。不論是在合唱會上故意搗亂,還是和爺爺一起尾隨跟蹤爸爸,並且拍照取證,亦或者是穿著球衣上學。這些方式看似蹩腳和滑稽,卻來自一個少年最深的最隱秘的傷口。顧建華對女老師從情愫暗湧,再到被拒絕的尷尬侷促,被揭穿的窘迫不安,最後職場的失意不得志,也是一種疼痛,只是這疼痛近乎於一種羞恥。都表明了不同的人生階段將會經歷不同的成長之痛。

九十年代是一個思想發生很大轉變的年代,尤其是女性的社會地位以及認可。然而也是也是個下崗大潮,工廠的倒閉以及南下潮的發生。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的工人能保住一份工作很不容易。一份工作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每一個人都面臨巨大的壓力。顧主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壓力之下想競爭上位,失敗的心情猶如霜打蠟。中年危機也發生在他的身上,面臨著婚姻失敗的危險。也許在新時代女性的眼裡,男人的背叛婚姻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心裡仍然有一道疤痕,在影片後面夫妻倆在河邊的畫面就能深深地體會到即使原諒,但心中依舊不可能做的做到心無芥蒂。

在兒童的眼裡,大人的世界他們無法理解,不懂爸爸的嚴格,不懂爸爸對老師的行為,不懂人為什麼要離別。等最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離別的時刻了。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影片很好地解讀了三代人的性格思想,每個人物的角色演員都很好地表達編劇的中心思想。在這裡不得不讚揚老戲骨的表情,十分到位,尤其是爺爺笑的幾個表情,表情到位戲夠穩,是電影吸睛的一個點。影片的整個過程都是比較平靜的,是一個敘述的鏡頭故事,講述九十年代下以兒童角度闡述時代變化的故事影片。

電影表現的是最平凡的生活就是最真實的生活,孩子總是最敏感的,越想滿的事情越滿不住,家就是孩子的天。當家庭出現了問題,對孩子來說就感覺天塌了。大人總是會犯錯,欲望和固執就像捆綁自己的繩子,越掙扎越痛苦,只有當自己放下時,生活才能繼續平靜而溫暖的向前。每個父母都應該承擔起培養孩子的責任,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兒時的夢想是最簡單最純潔,也是最容易獲得的快樂。每段時光裡一定會有一個人,路過你的生命並且留下深深烙印。然後就會特別特別地渴望長大,希望長大之後就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可以好好喜歡與喜歡的那個人在一起。可是真的長大以後才知道,想做的那件事已經不適合再做了,很愛的那個人也只剩下烙印。慢慢地開始學會成長,忘記過去接受現實。

當孩子的夢想與父親的期望不一致時,就算有經歷很多波折,最後也未必能如願。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須子承父業或者聽父親的話才能有出息,經歷一番挫折才更懂得夢想的價值與成功的來之不易,希望為人父母能支持孩子的夢想。夢想的力量能使人持之以恆堅定信心,足以彌補先天或後天的不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理解和包容才能夠讓他們有追逐夢想的力量。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西小河的夏天》釜山載譽歸來 導演周全訴說「成長煩惱」
    《西小河的夏天》劇照。片方提供   電影《西小河的夏天》釜山載譽歸來 導演周全訴說「成長煩惱」  中新網平遙11月2日電 (記者 胡健)作為韓國釜山電影節唯一獲獎的華語電影,《西小河的夏天》入選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消息一經放出,就吸引了眾多影迷關注。導演周全2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講述了許多幕後故事。
  • 《西小河的夏天》獲釜山電影節觀眾評選大獎 成華語片唯一獲獎作品
    21日,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由新銳導演周全執導的電影《西小河的夏天》斬獲KNN觀眾獎,該獎項由參與釜山國際電影節的觀眾票選得出,《西小河的夏天》也成為了釜山電影節上唯一獲獎的華語影片。電影海報《西小河的夏天》講述了1998年世界盃期間,中國南方小城裡一個小男孩與鄰居大爺因為足球結下忘年交,故事圍繞小男孩的夏天和他眼中的大人世界而展開,這裡面有童年的煩惱、成長的陣痛,也有成年世界的無奈。作為青年導演周全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西小河的夏天》入圍了釜山國際電影節唯一的競賽單元「新浪潮」單元。
  • 《西小河的夏天》請回答1998,愛與理解,是家的羈絆
    所謂幸福的家庭不是在物質上的豐富,乃是充滿「愛」、「了解」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的家庭。」著名思想家拉爾夫·愛默生這句名言,大概就是這部《西小河的夏天》所要表達的故事。一個夏日的往事,正如門前那條靜靜的河水,一去不復返,流淌過的時光卻永留記憶。
  • 動畫電影《狗狗的瘋狂假期》:講述愛和成長的冒險
    動畫電影《狗狗的瘋狂假期》:講述愛和成長的冒險 2018-02-06電影中那些美好的畫面、感人的故事,講述著關於生命的善良、勇氣、堅持、愛與夢想,讓孩子們接觸這些電影,教會他們該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哪些好電影能直抵孩子心靈?又能給家長和小朋友們帶來怎樣的成長啟迪?小編為大家推薦暖心又勵志的動畫電影《狗狗的瘋狂假期》,該影片圍繞奧茲與小夥伴們的一段關於愛和成長的冒險,劇情跌宕起伏,豐富的想像力和去成人化的表達讓影片趣味十足,成為這個寒假闔家觀看的首選。
  • 《西小河的夏天》釜山備受好評 賈樟柯點讚新導演周全
    《西小河的夏天》主創合影。宣傳方供圖千龍網訊 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正在舉辦當中,《西小河的夏天》作為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的參賽影片之一,在本屆電影節上引起了強烈關注。「雖然這個電影的故事並不那麼宏大,是能夠在我們周邊看到的平凡事情,但通過電影的升華之後,變得引人入勝。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第一次看到之後,就感覺非常值得推薦;如果有機會在韓國上,我還想去再看一次。」還有觀眾說 「在一個快節奏而又浮躁的時代,很難看到這麼一部安靜而又細膩的電影,如風撫面。它用孩童的視角,展現了成人世界的苦痛和複雜;又以成人的視角,窺探了孩童世界的煩惱和單純。
  • 電影《艋舺》,通過幾個孩子的成長史,講述的是一個更宏觀的故事
    今天說的這部電影,就是《艋舺》。(發音:MENG XIA),說《艋舺》之前首先來給大家普及這麼一個故事,本來這部電影的劇本,主演都是以周杰倫量身定做的,當時鈕承澤很有背景完全請得起周杰倫,但是開拍之前周杰倫還是辭掉了這部電影,原因是因為周杰倫的奶奶不讓他拍攝黑幫題材的電影。
  • 今年夏天必看的電影,就是這場回憶殺
    我沒想到,會被這部電影又勾起那年的回憶——《西小河的夏天》這一點,《西小河的夏天》做得尤為漂亮。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998年的夏天。由外而內,由技術到感情,這是《西小河的夏天》帶來的一場全方位的「回憶殺」。
  • 一個不一樣的夏天,《菊次郎的夏天》,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很多美好的事情都是發生在夏天,明明是一個炎熱的季節,卻因為一些影視作品帶給了大家無限的感動,讓這個夏天變得涼爽了。北野武的清新溫暖電影作品《菊次郎的夏天》也在夏天上映了,故事發生在東京一位9歲的小男孩正男的暑假開始了,朋友們都和家人們出去玩了,而自幼和祖母一起長大的正男就顯得格外的孤獨。他決定背上書包,按照母親寄回來的信上的地址去尋找母親,但是沒有想到剛走過街角就遇到了搶劫,還好在祖母朋友的幫助下才得以化解。
  • 柴園樂主演電影《北緯25°天空下》講述成長故事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60周年慶典獻禮電影,影片講述了關於青春成長的故事。富二代青桐結識失意落魄的音樂人老羅,途中偶然邂逅安安,結伴踏上去往華南最高峰貓兒山的故事。旅途中不斷發生的意外、驚喜使他們成為了患難與共的朋友,年輕的心靈豁然開朗,獲得了重新出發的動力。
  • 《花滑女王》預售開啟 講述「冰雪公主」成長故事
    《花滑女王》預售開啟 講述「冰雪公主」成長故事  俄羅斯年度黑馬勵志情感電影《花滑女王》將於3 月30 日在國內院線公映,該影片曾打破俄羅斯影史首周票房紀錄,並收穫了超高口碑。
  • 《西小河的夏天》︱燥熱、溼漉、明媚
    一幅精雕細琢的江南水鄉工筆畫,一出溫情動人的兒童成長故事。影片《西小河的夏天》以10歲小男孩顧曉陽的視角關照成人世界的種種經歷,講述了發生在未經開發改造的江南水鄉的兒童成長故事,1998年皮耶羅決戰世界盃,顧曉陽是球迷一枚,但是忙於工作的父母無暇過多的關注顧曉陽以及他的愛好,隨著暑假來臨,顧曉陽結識了自己的新朋友鄭先生,他陪伴曉陽去訓練足球、看比賽、遊玩,在鄭先生的陪伴下,曉陽度過了愉快的假期,但是最終鄭先生離開了臺門
  • 《菊次郎的夏天》:兩個孩子的「尋母之旅」對應,突出成長的意義
    時隔20年,一部充斥著動漫風音樂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順利定檔,將於9月25日全國上映,抓住夏天的小尾巴,帶我們感受那年夏天的溫馨和快樂。這部曾經獲獎無數的經典作品,帶給觀眾滿滿的感動,一個留守兒童的尋親之旅,因為一個「流氓大叔」變得奇妙起來,雖然故事的基調還有些許悲傷,但整體看起來卻是輕鬆愉快的,對於觀眾來說,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用搞笑的方式講述悲傷的成長故事了吧。
  • 取材石家莊24中藝考班故事,電影《成長在陽光下》開機
    8月18日,院線電影《成長在陽光下》在河北傳媒學院興安校區開機。該片以廣西南寧、河北石家莊市第24中學藝考班發生的故事為原型,由著名導演李寶生執導,杜志國、鄭浩、小強等共同演繹。據了解,影片以師生共同成長為主題,以學生目標教育為主線,展示新時代新型的師生關係和嶄新的思想風貌。該片導演李寶生曾執導《駿馬少年》《寶貝快跑》等多部優秀成長題材作品,並憑藉《駿馬少年》獲得2011年第八屆美國聖地牙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 《中央車站》和《菊次郎的夏天》告訴我們:有一種成長叫嫁接成長
    《中央車站》是一部關於尋親的巴西電影,於1998年4月3日在巴西上映,豆瓣評分8.7分。影片以絕對的實力獲得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獎,導演沃爾特·塞勒斯則憑藉此片獲得第4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它講述的是為人現實的退休女教師朵拉,幫助9歲男孩約書亞去東北部去尋找他爸爸的故事。
  • 豬太郎的夏天究竟這部電影講的什麼故事呢?什麼時候播出呢?
    該片講述了一位常人眼中善良正直,甚至有點「一根筋」的「幼稚」語文教師和兩位性格各異的「成熟」小孩之間的溫暖故事。小學老師朱先生是個善良正直的笨人,他一直努力工作並希望能受人尊敬,卻接二連三地遭受了打擊和挫折。
  • 《千與千尋》巨嬰三連問:最愛成「醉」愛,巨嬰成長之痛,誰之過
    立足之地就是過去,就是歷史。 在我看來,沒有歷史的人和忘記了過去的民族,只能如蜉蝣一般消失,或者像一隻雞一樣只知埋頭生蛋,直到自己被吃掉。"—— 宮崎駿 《 異境中的千尋——這部電影的主旨》01. 你是誰?影片《千與千尋》,千尋為了救父母必須在招待各方神明的澡堂裡找到工作,她去找油屋主人湯婆婆求情,僵持不下的時候,震耳的啼哭響起。
  • 黃小超感悟《北緯25°天空下》講述成長的故事
    網易娛樂8月1日報導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60周年慶典獻禮電影,影片講述了關於青春成長的故事。該片飾演青桐的黃小超自出道以來作品不斷,2013年出演古裝神話劇《蓬萊八仙》飾演青年韓湘子正式進入演藝圈,2015年出演古裝探案喜劇《醫館笑傳》飾演天龍道長大師兄,2016年出演古裝仙俠愛情電影《蛛靈妖鑑之盤絲小仙》飾演小和尚戒空。《北緯25°天空下》作為黃小超首次出演公路題材文藝片,即是一次學習又是一次挑戰。
  • 《奮鬥吧少年》這樣講述成長的故事有點酷
    對焦網球運動,《奮鬥吧少年》是一個展現中國體育精神的故事,也是一個少年追夢的故事。作為芒果TV今夏重磅獨播大劇,濃厚的青春氣息、燃動的熱血氣質讓《奮鬥吧少年》成為芒果TV在青春劇領域創作升級和邊界拓展的又一次有益探索。文 | 霓星在李娜眼中,網球是一項能讓人熱血沸騰的運動。
  • 濟陽作家作品《迷失的花季》解讀成長之痛
    記者了解到,鞠慧創作的《迷失的花季》共分綠卷、藍卷2冊,每冊講述了20個青少年犯罪的真實事件,解讀了他們的成長之痛。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孩子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鞠慧申報了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走進山東未成年犯管教所、山東女子監獄等單位,深入生活。「與少年犯面對面交流,獲得了許多以往不曾了解到的更深層次的東西。」鞠慧稱。
  • 《日光之下》:智齒之痛,成長之謎
    2miao/文 架設在上世紀90年代東北邊陲小城,《日光之下》聚集一位搖擺於少女時代與成人世界的女孩,並極富洞察力地展現了她的困惑與迷茫。自國內電影節展活動陸續重啟,影片從上海國際電影節再次出發,先後在香港、北京、長春和成都等地的電影節進行了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