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叮叮車,遇見老香港

2021-01-20 數字尾巴

香港,一個世界聞名之地。

這裡,匯聚中外遊客;

這裡,齊集金融資本;

這裡,充滿現代元素。

然而,

就在這片人盡皆知的繁華之下,

她還是擁有一顆略微陌生的老道面龐。

最近在忙攝影團隊的工作,因此不像之前那樣總往外跑。最近剛好趁著工作上悠閒的時間,和家人往鄰近的「東方之珠」香港走了一轉。

這次我帶上了 Sigma sd Quattro 機身,還有 Art 18-35mm/F1.8 DC HSM、Art 50-100mm/F1.8 DC HSM 以及 Art 85mm/F1.4 DG HSM 三支鏡頭一同,專門到這個高度現代化的國際化大都市,尋找常常被人所忽視的老香港。

熟悉適馬和器材的朋友肯定會有疑問:適馬這臺sd Quattro機器,憑藉Foveon X3 Quattro,APS-C畫幅傳感器,卻依然可以輸出等效3900萬像素數碼照片,很多朋友都見識過它那種獨特且令人震撼的畫質,但都是以風光題材比較多。拍攝城市、紀實、人文類不知道勝任與否。這一次,我就手握著這一機三鏡,利用圖片展現老香港獨特的一面。

需要註明的是,這不是一篇鬆散的評測,也不是嚴謹的遊記,可以看作是一篇「看圖說話」的圖文而已。(從下圖開始,所有圖片均由 Sigma sd Quattro 機身拍攝,因此我只標註拍攝鏡頭和拍攝參數)

▲ Art 50-100mm/F1.8 DC HSM | 1/1000s, F4.0, ISO 100

出發當天,我經深圳灣過境,然後直接開始了香港之旅。這張照片我是感嘆深圳灣過境大樓的建築獨特,然後拿起手中的Art 50-100mm/F1.8 DC HSM咔擦了一下。剛好有一名工作人員經過廊橋,為冰冷的建築稍添了那麼一絲動態。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320s, F4.0, ISO 100

到達香港銅鑼灣,剛好是中午午飯時間,因此可以想像的繁忙人流穿梭在各大食肆中的景象便出現在我眼前。高樓大廈,似乎是香港這片地方最容易想到的「特產」。圖中這位女性正在拖著工作半天的疲憊的雙腿上天橋。(旁邊有人說我在拍「裙底風光」,實際不是啊~~~~)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200s, F4.0, ISO 100

當路過那一片繁忙的工作區域,我穿過了一條窄窄的,已經忘記名字的小巷。這小巷裡全部都是小攤販經營之處,當中商品都是些廉價的衣服、小商品。而這裡,卻是很多歐美遊客喜歡流連的地方。可能這就是最接地氣的體現吧。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400s, F1.8, ISO 100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50s, F5.6, ISO 250

▲ Art 85mm/F1.4 DG HSM | 1/125s, F2.8, ISO 400

要看老香港,必須要乘坐叮叮車才行。叮叮車,正確的名稱叫做雙層有軌電車,由於開車時司機踩到踏腳車子會發出「叮叮、叮叮」的聲音而著名,因此香港人們就親切地管它叫「叮叮車」。叮叮車是全世界在香港絕無僅有的公共運輸工具,其行駛的路線僅在香港島,包括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途徑西環、上環、中環、灣仔、銅鑼灣及維港沿岸。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250s, F4.5, ISO 100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125s, F6.3, ISO 100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100s, F5.6, ISO 100

▲ Art 85mm/F1.4 DG HSM | 1/125s, F1.4, ISO 200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125s, F1.8, ISO 100

得益於Foveon X3 Quattro傳感器的特殊設計,以及配合APS-C畫幅的優勢,無論是室內室外,只要在一定的光線下,我就能拍到只在傳統膠捲負片顯現的色彩,甚至有反轉片的味道。在數碼年代,無需通過後期處理,能有這樣的表現的機器,對於我這種到今天依然堅持膠捲拍攝的人來說,別說,這真的是一種突然的驚喜和莫名的感動。

▲ Art 50-100mm/F1.8 DC HSM | 1/125s, F2.8, ISO 100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30s, F5.6, ISO 125

▲ Art 85mm/F1.4 DG HSM | 1/1600s, F1.4, ISO 100

▲ Art 50-100mm/F1.8 DC HSM | 1/160s, F1.8, ISO 400

​叮叮車途經香港最繁華的中環。這裡有著名的「外星大廈」滙豐銀行總部,以及司法立法精神所在的立法會大樓。作為一名法律科班出身的攝影師,只要每到一處和自己所學相關的地方,總會有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法律,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偉大的發明。它的誕生和存在,為文明社會的出現和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功能。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或地區,她的成功和發展,必定和其法治基礎和理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香港,在地理、歷史、經濟、文化這麼一個特殊的彈丸之地,卻是擁有著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古老的法治文明。這是老香港體現的又一佐證。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400s, F2.8, ISO 100

▲ Art 50-100mm/F1.8 DC HSM | 1/125s, F4.0 ISO 160

剛才說了,叮叮車的路線也會經過維港沿岸。我便把看到的一些自認為能夠代表老香港的元素給拍下:人力車,還有就是勤勞的工人。每個城市的建設,都離不開勞動人民的雙手創造。就算是偉大的羅馬和金字塔,都是要通過人手一塊塊磚頭給建造起來。尤其是香港這種由眾多移民聚集起來的城市,體力勞動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否則,香港很可能和當年那條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相差無幾。

▲ Art 18-35mm/F1.8 DC HSM | 1/800s, F1.8, ISO 100

由於廣州和香港文化、語言上同宗同源,幾乎毫無差別,又是地理上的鄰居,並且還有一些親戚定居在香港,因此我對這片土地並不陌生。每一次到訪,我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唯一不變的是,香港至此保留了很多在廣州已經消失不見的傳統和東西,例如上圖這杯充滿童年味道的富豪雪糕吧。

香港,再見吧。下次,我相信很快會再見。​

相關焦點

  • 乘著香港叮叮車:看到的是繁華和歲月留痕
    叮叮叮——在香港商業街區最常聽到的聲音;叮叮叮——一路經過了繁華的摩天大樓,穿越了古舊的市井小屋,在現代和歷史的交融中穿梭著;叮叮叮——無限的港片場景、TVB劇集中鏡頭浮現在眼前,一段段場景重現了香港的浮光掠影
  • 乘著叮叮車,穿梭香港繁華的街頭,香港懷舊的必體驗之一
    每次去香港,總有一個遺憾,就是沒有坐一次香港的有軌電車,又名叮叮車。問為什麼會喜歡它?因為它不僅可以代步,更是因為可以體驗香港的人文風情。它行走速度開很慢,但是勝在它的車費很優惠。大人只要2.6hkd,它不按裡程計算,無論你在哪裡下車或是從頭坐到尾,都只是要2.6而已。要準備好八達通或是零錢哦~車上是不設找贖的。
  • 叮叮車:香港不老的城市傳說
    12月25日,一輛叮叮車停靠在港島西終點站。  香港的叮叮車其實就是有軌電車,它得名於啟動時鈴鐺發出的「叮叮」聲。1904年以來,運行於港島北部的叮叮車已經不知疲倦地奔跑了一個多世紀,見證了香港的滄桑巨變,而當時的很多公交工具早已湮沒在時光的隧道裡。  除「叮叮」聲外,由於行駛緩慢,在變換軌道時它還經常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因此有人也把它叫做叮噹車。在躍動著快板式音符的香港都市,忽然一輛伴隨著「叮叮哐哐」聲的有軌電車在面前泰然駛過,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 【叮叮車】2014 香港叮叮車攻略,叮叮車路線圖
    所以,當你置身於香港街頭,突然看見一輛「叮叮」車悠哉悠哉地從你面前走過時,會突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叮叮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之一。因為行駛緩慢,經過之處皆可聽見車軸與軌道摩擦發出的「哐當哐當」的聲響,而且每當停站,必先發出「叮叮叮」的提示音,所以香港人稱之為叮叮車。
  • 香港叮叮車路線圖 香港叮叮車攻略
    導讀:叮叮車是香港的一大特色,如果你去到香港一定要體驗一下叮叮車哦。叮叮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之一,每當停站,必先發出「叮叮叮」的提示音。
  • 香港「老」玩法,95後女記者推薦了一條叮叮車拍攝攻略
    而最高時速僅有35公裡的叮叮車,似乎與著名的「香港速度」背道而馳。這次搭乘叮叮車,是我與香港的一次親密接觸。" 長按識別車上的二維碼, H5帶你進入奇妙之旅!
  • 老司機講述「叮叮車」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香港6月9日電題:老司機講述「叮叮車」的變與不變殷曉媛 章穎「第一次開電車是跑馬地到堅尼地城線,行駛到西環遇到浪大的時候,海水會拍打到電車車身,海水味道透過車窗瀰漫在車廂裡。」「老香港多數都會搭『叮叮』,甚至有的除了『叮叮』以外就不識路了。」鄧華澤笑著說,「開車時間久了也有很多熟客,能記住什麼時間、什麼人會來搭乘。」彼此的熟識,為「叮叮車」增添了濃濃的人情味,每天的車程,也像在與一個個老朋友相會。
  • 香港:回味叮叮車
    香港城西「叮叮」電車回顧展近日舉行媒體預展。本次電車回顧展將於8月9日至11月底舉行,展出珍貴電車及香港西區歷史照片、電車車票、電車郵品等,讓觀眾通過這些圖片和實物回味一百多年來香港電車的獨特魅力和歷史沿革。
  • 2018香港叮叮車攻略,叮叮車路線圖 (香港電車/電車線路圖 )
    叮叮車是香港的一大特色,如果你去到香港一定要體驗一下叮叮車哦。
  •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直播香港】 「叮叮車」:見證香港發展與變遷
    香港「叮叮車」「叮叮車」是香港最具歷史感的交通工具之一,作為香港特有的城市符號,這種雙層電車,也見證著香港的發展變遷,港島西部的屈地街電車廠是「叮叮車」的兩大總站之一。「叮叮車」承載港人記憶 亦是香港名片
  •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直播香港】「叮叮車」:見證香港發展與變遷
    香港「叮叮車」央視記者在屈地街電車廠進行採訪在香港,電車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叮叮車」,因它在行駛到站時會發出「叮叮」聲而得名。「叮叮車」是香港最具歷史感的交通工具之一,作為香港特有的城市符號,這種雙層電車,也見證著香港的發展變遷,港島西部的屈地街電車廠是「叮叮車」的兩大總站之一。
  • 藏在香港北角的春秧街,原汁原味幾十年不變,古老叮叮車遊客最愛
    北角位於中國香港東區中部,主要為住宅區,人口以福建人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稱號。近年來,不少訪香港遊客口味轉變,除購物外更加青睞文化旅遊,尤其對香港的老區、歷史人文風景更感興趣。如果想品味香港老街、老味道、老情懷,北角的春秧街就是最佳選擇。
  • 「最復古的香港玩法」乘坐百年叮叮車漫遊香港
    作者:笑妍日記叮叮車可謂是香港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之一,1904年開始營運,截止至今已經行駛了一百多年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之一。叮叮車每次停車之前,都必定先發出 「叮叮叮」的提示音,所以稱之為叮叮車。叮叮車行駛在香港島的主要區域,在香港島的西環, 中環, 灣仔, 銅鑼灣, 北角都能看的到叮叮車,因此形成的「電車路」也是香港島的重要標誌之一。叮叮車見證了香港的百年歷史。
  • 討論 |香港叮叮車乘坐指南
    ,目前只有香港還保留著。這一次去香港遊玩,就想體驗一下坐著叮叮車遊香港。那麼請教一下各位圈友,坐香港叮叮車有什麼注意的地方,或者有哪條線路可以遊覽到更全面的香港? 叮叮車速度較慢,一路經過街市或繁華的商業街,沒事坐著叮叮車欣賞香港也是很美好。叮叮車隨時都可以上車,但上車前注意分清「東行」還是「西行」,不要坐錯了哦。 如果想遊覽全景可以去總站上車:上環、銅鑼灣、堅尼地城、石塘咀、筲箕灣都可以。
  • 「香港攻略——叮叮車」搭叮叮車看今昔香港!
    叮叮車可謂是香港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之一,1904年開始營運,截止至今已經行駛了一百多年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之一。叮叮車每次停車之前,都必定先發出 「叮叮叮」的提示音,所以稱之為叮叮車。電車叮叮的響聲,從筲箕灣到上環的西港城橫貫整個港島區。
  • 香港叮叮車現身上海 傳遞地道港式情懷[圖]
    東方網9月23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歷經百年變遷的香港電車俗稱「叮叮車」,不僅是港島區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香港穿越古今、包容新舊的獨特城市底蘊的濃縮。日前,一輛巨型仿真叮叮車「駛入」上海浦東正大廣場,現場觀眾不僅可以登上叮叮車合影留念,感受地道的港式文化與情懷,還可通過車身上的多媒體互動大屏實時分享屬於自己的香港旅行故事。  香港,是東西方文化薈萃的中心,承接融貫中西之重任。隨著旅遊觀念日趨成熟,越來越多人以個性化的旅遊模式探訪香港,換個角度打量香港。100個遊客眼中,就可以看到100個不同的香港。
  • 慢遊族推薦 香港叮叮車的夜晚穿越之旅
    香港的叮叮車是香港的風景線之一。主要遍布在港島區域。緩慢的車、到站的叮叮聲而得名叮噹車。若是晚上閒逛無安排,不如坐叮噹車從頭至尾看風景,恍惚的風景中似乎有穿越到舊時香港的感覺。「叮叮車」目前共有164輛,6條線路,總長16公裡,貫通港島。其方便、經濟又環保,深受當地市民歡迎,也受到來港旅遊者的青睞。有人說,坐在二層巴士上,看繁華的香港,有種不真實感。懷舊,是對逝去歲月的深深緬懷。有軌電車從1904年開出以來,至今仍然在運營。一百多年,香港有了多少變化,可這緩慢笨重的老電車,仍然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中穿行。
  • 香港「叮叮車」駛進臺北 「老夫子」也亮相
    原標題:香港「叮叮車」駛進臺北 「老夫子」也亮相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老夫子50時空叮叮車」世界巡展臺北首站開展記者會今天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原松山煙廠)舉行。明天起(16日),松山文創園區將有真實比例的香港雙層電車行駛(民間稱「叮叮車」),車上繪有香港各著名景點及「老夫子」、「大蕃薯」等卡通人物。
  • 叮叮車見證香港歷史(行攝香港)
    叮叮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軌電車,也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之一。叮叮車從1904年開始營運,至今已經行駛113年。叮叮車每次停靠之前,都必定先發出「叮叮」的提示音,故而得名。叮叮車有很多懷舊車型,乘客坐車時,可以順便體驗香港的歷史風情。
  • 香港叮叮車:港島最值得體驗的觀光車,全港最特色的公共設施
    很多人來香港旅遊都認為去迪士尼樂園或者香港海洋公園遊玩才是最值得去的也是最有意思的,其實並非如此。我覺得來香港最有意思的還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香港的叮叮車。香港叮叮車是在一百年前城市有軌電車,因為行駛速度較慢,並且在運行過程中會發車「叮叮」的聲音而被形象的稱之為叮叮車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香港的叮叮車了。叮叮車不是整個香港所有的地方都有的公共設施,只有香港本島的西環以西的堅尼地城到東邊的北角這條路線上才會出現這樣的叮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