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上海老家過年,節後返京時間寬裕,於是臨時起意,從上海出發,自駕杭州西溪溼地、莫幹山和三孔,一路玩回去。
要說避開旅遊高峰真幸福啊!沒有了人山人海的旅遊團,走哪都能安安心心的遊玩,旅遊體驗大幅提高,爽!
杭州西溪溼地,因拍攝《非誠勿擾》而出名,其實它在杭州這個城市還沒擴張到如此巨大之前,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子,當地村民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後來城市擴張後,土著居民都已經遷走,這塊地方也就被保護起來成了溼地公園。
奇怪的是,整個西溪溼地公園被分成了2部分,一部分是免費公園,另一部分是需要購買門票的,《非誠勿擾》的拍攝地就是在收費的範圍內。
非高峰期,門口巨大的停車場顯得空空蕩蕩的
濃濃的年味還未退去
這些房子當年都是真實的民居給保存下來了。牆畫很美,是不是有種越劇的情調?
有遊船,可以坐遊船遊覽哦!但我還是建議大家信步由韁的走走,體驗一下江南水鄉的風韻
這就是為什麼江南出門坐船的原因,哈哈哈!
四通八達的水系構成了江南獨特的生活方式
從斑駁的石板路上走過,沉浸在江南水鄉的故事中
江南獨特的建築
在北方已經大雪風飛,而江南還是綠樹成蔭,青翠的綠竹傲然挺立
河邊,木屋,綠瓦,翠竹,其實這是我最嚮往的田園生活
紅燈籠,過街樓
最喜歡牆角這一抹翠竹
龍骨水車,原住民用來泵水的,現在有了水泵,它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
典型的江南風格
原住民的木屋
西溪人家
這是啥菜?
站在二樓陽臺,推窗望去,綠瓦,小溪,滿滿的江南氣息
室內生活場景
灶臺。我小時候,外婆就用這種灶臺做飯,用它做的豬油菜飯實在太好吃了,雖說現在我用電飯鍋也能做,但畢竟不是那個味了。
看過《亮劍》裡,李雲龍去提親那場戲嗎?這就是經典的江南客堂。
臘梅
這種路在北方是沒有的,是用磚塊(就是砌牆用的那種)豎著排出來的,但這種磚也很特別,我們上海管它叫「綠磚」,是用一種黏土燒制的,排水性非常好,成品是墨綠色的,不是北方常見的那種紅色的。小時候還用這種磚當磨刀石用。可惜因為環保問題,這種磚已經早就不再生產了。
河邊種滿了蔬菜
江南的冬天,還是一樣綠意盎然
小橋流水人家
這種石階,以前都是在這裡淘米,洗菜,洗衣服的。
屋頂已經長滿野草
白牆、灰瓦、閣樓,江南建築特色
還保持著原來的格局
酒罈
湖邊的木屋。如果是夏天會更美。
不怕人的小鳥
遊船
建立西溪溼地公園後,水系得到了保護和疏通,動物們有了更好的生存環境。
繼續遊走
水井。江南地下水淺,打井不用多深就會有水
江南潮溼,所以,很容易長苔蘚,空氣潮溼,皮膚也會很好哦!
《非誠勿擾》中的一個場景,就是在這艘船上拍的。現在出名後被保護起來了,不讓人上了。
《非誠勿擾》場景之一
這些樹可有些年頭了
換個角度看一眼
小戲臺。越劇小巧,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船在畫中遊
野生斑鳩
畫在景中,景在畫中
北方的寒風瀟瀟與江南的臘梅盛開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景。
最後,老習慣,瀏覽圖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介紹手冊。公園其實很大,你要是想仔仔細細的逛,差不多得一天時間。
門票正面
全票80元一人,還行吧,不算太貴。當然你不能拿來跟故宮比,嘿嘿嘿!
船票60元一人可以在任意一個碼頭下,也可以在任意一個碼頭上,但只能上一次。體驗一下船在畫中遊的感覺也是很愜意的哦!
後記:
也許是因為我本身就是江南人,也許是離家久遠,我的內心始終一直深愛著江南,愛這裡的小橋流水,愛這裡的濛濛細雨,愛這裡的青磚瓦房。
喜歡撐著一把油紙傘在淅瀝瀝的小雨中踏過斑駁苔蘚的江南小徑;
喜歡站在拱橋上看著船工搖著擼消失在河浜轉彎處;
也喜歡在霧氣蒙蒙的清晨看著窗外河邊阿姨們淘米洗菜忙碌的身影;
這就是煙雨江南,我心中永遠的家鄉。